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前认为与硬化病毒性炎以及黄霉素等化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1.区疼痛半数以上病人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要是由于肿迅速生长,使......
目录

病因

原发性肝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前认为与硬化病毒性炎以及黄霉素等化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

临床表现

1.区疼痛

半数以上病人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要是由于肿迅速生长,使包膜张力增加所致。位于部的癌肿累及横,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部。当肝癌发生坏死、破裂,可,出现腹膜刺激征等症表现。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

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水肿、皮下出恶病质等。

3.肝大

肝大呈进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呈大小结或巨块。

4.肝癌转移症状

肝癌如发生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少数病人可有糖症、红细胞增多症、高钙和高固醇血症等特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并发症要有昏迷、上消化道出、癌肿破裂出继发感染

检查

1.肝癌清标记物检测

(1)清甲胎蛋白(AFP)测定本法对诊断本病有相对的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临床上约30%的肝癌病人AFP为阴性。如同时检测AFP异质体,可使阳性率明显提高。

(2)液酶及其他肿标记物检查肝癌病人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及其同功酶、异常酶原、碱性磷酸酶、乳酸氢酶同功酶可高于正常。但缺乏特异性。

2.影像检查

(1)超声检查可显示肿的大小、态、所在部位以及或门静有无癌栓,其诊断符率可达90%,是有较好诊断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法。

(2)CT检查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率可达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

(3)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占位病变,特的鉴优于CT。

(4)选择性动脉动脉造影检查管丰富的癌肿,其分辨率低限约1cm,对<2.0cm的小肝癌其阳性率可达90%。由于属创伤性检查,必要时才考虑采用。

(5)穿刺针吸细胞检查在B型超声导引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阳性率。适用于过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但又高度怀疑者。

诊断

凡是中年以上,特是有病史的病人,如有原因不明的区疼痛、消瘦、进肝大者,应及时作详细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等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甚至可检出早期肝癌

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应与硬化、继发性肝癌良性肿脓肿以及与毗邻器官,如右腺等处的肿相鉴

治疗

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个体化综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键;治疗法包括手术、动脉结扎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法。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肝癌也多有应用。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法。手术法有: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等。

2.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治疗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据具体情况,采用术中动脉结扎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

3.化药物治疗

探查发现癌肿不能切除,或作为肿姑息切除的后续治疗者,可采用动脉和(或)门静置泵(皮下埋藏灌注装置)作区域化疗栓塞;对估计手术不能切除者,也可放射介入治疗,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动脉,注入栓塞(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化疗栓塞,部分病人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4.放射治疗

对一般情况较好,功能尚好,不伴有硬化,无黄疸腹水、无功能亢进和食管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治疗为的综治疗。

5.生物治疗

常用的有免疫核糖核酸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可与化疗联应用。

6.中医中药治疗

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应用。以提高机体抗病力,改善全身状况和症状,减轻化疗、放疗不良反应。

预后

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总体疗效有所提高。但肝癌即使获得治性切除,5年仍有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术后用AFP检测及超声波检查定期观察,以尽早发现肝癌的复发和转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