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香草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草本,高10-15厘米;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根,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无分枝。叶片纸质或近膜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顶端广急尖至近圆形,有时微凹,基部心形,长6-12.5(-16)厘米,宽4.5-11(-14)厘米,边缘具不明显的细浅波齿及缘毛,7-9基出脉,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叶面具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脉平整,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有时毛脱落,脉隆起;叶柄长1.5-9厘米,密被长粗毛。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厘米,被长粗毛,稀几无毛或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倒披针形,有时呈突尖三角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厘米或更大,有时超过4枚,但极小;花梗长3-8毫米,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形,四棱形,长约5毫米,裂片广卵形,顶端点尖,长约1毫米;花瓣粉红色至紫色,广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顶端急尖,长约5毫米;雄蕊近等长,长8-10毫米,花药长4-5毫米,基部具小瘤或瘤不甚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顶端具冠。蒴果杯形,顶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外约2毫米,直径约6毫米;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
![]() | ![]() |
产地生境
主要变种
锦香草(原变种)熊巴掌、熊巴耳、猫耳朵草、铺地毡(广西)var. cavaleriei.
短毛熊巴掌(变种)(云南植物志)猫耳朵、熊巴耳(广西),猪婆耳、豆角消(江西),虎耳、叶下红(福建)var. tankahkeei (Merr.) C. Y. Wu ex C. Chen,本变种与前者的区别是,叶背于基出脉及侧脉上,除被平展的长粗毛外,尚有短刺毛,花萼有时被疏长刺毛。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产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江西、福建。生于海拔300-1400米的山谷、山坡密林下荫湿的地方及水旁。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南平。
长柄熊巴掌(变种)var. wilsoniana Guillaum.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是,茎被绒毛;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被微柔毛及糙伏毛;叶柄被绒毛,通常较叶片长;雄蕊花药基部通常无疣;子房坛形,顶端缢缩成冠。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