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锯齿溪蟹

齿溪蟹(:Potamon denticulatus)为溪蟹科溪蟹属的动物。多栖息在河、湖、水田或山溪中,常潜伏在砖石下。当地居民有时捕捉此蟹作为食用,或埋在田中作为把料。此蟹为人类蛭的中间宿,为了保持健康,食前应充分煑熟。医药便具有化瘀积,接消肿功效。民间多用于治症瘕积聚骨折、跌打骨折。头胸甲的宽度略大于长度,表面稍隆,前半部具少数颗粒,后半部光滑。区的一对隆起各具横皱襞。眼......
目录

形态特征

头胸甲的宽度略大于长度,表面稍隆,前半部具少数颗粒,后半部光滑。区的一对隆起各具横皱襞。眼窝后部的隆起也明显。中区与区之间有明显的“H”沟,侧区的后侧部亦隆起,鳃区稍隆起,其中部具一沟,斜向中区。宽,向前下倾斜,前缘中间凹陷,表面具颗粒。眼窝缘及外眼窝齿的边缘均具细锯齿。外眼窝齿与前侧缘之间具一缺刻。 前侧缘稍弯,具细齿。两性螯足均不对称,长的边缘有锯齿缘近末端处具一小齿,腕末角具一锐刺,外侧面末绿具小齿数枚,掌肿胀,指光滑,两指绿具不规则齿。第二对步足最长,长缘具皱襞,腕前缘有小刺,前缘均具小刺,指周围具棘。头胸甲长35.8毫米,宽43.2毫米。

生境习性

多栖息在河、湖、水田或山溪中,常潜伏在砖石下。亦通常沿河流两岸打洞居,洞离河面30-60cm,通常长度约为70cm左右,总体呈向上趋势,夹角约为30°左右(这样的洞态非专家认定为应对河水上涨)。由于长江流域污染,长江中的齿溪蟹普遍体存在寄生虫。

地理分布

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重庆等地。

经济意义

食用

当地居民有时捕捉此蟹作为食用,或埋在田中作为把料。此蟹为人类蛭的中间宿,为了保持健康,食前应充分煑熟。

药用

齿溪蟹

汉语拼音:ju chi xi xie

英文:Crenated Crab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otamon denticulatum (H. Milne- Ed Wards).

归经

功效:化瘀积;接消肿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属分类:溪蟹科

治:治症瘕积聚骨折、跌打骨折

采收和储藏:随用随捕,鲜用或腌制。

功效分类:软坚药

用法用量

药用:全蟹食,壳晒干研粉冲服,每次1只。

食用:

1、全蟹置于炭之上,翻烤约1分钟左右,待蟹香扑,即可食用。

2、亦置于加热锅中,炕(重庆市丰都县言,意为:锅中不加入任何助加热材料(食 物用油,水等)对食物进直接加热)至全蟹金黄、闻蟹香即可食用。

出处:《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下一篇 锯鲨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