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降真香

降真香 降真香,又降真、降香香、紫藤香(与植物紫藤)。为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的木材。当降真香木受到环境因素(纬度、土壤候、地)或外力(、雨、雷、电及虫、蚁、鸟、曽)侵袭感染时,为求自我保护,防止健康状况恶化,本树会启动愈伤组织,分秘多种元素油汁,再与堆积的养分结成油脂固态凝聚物,最后再愈伤组织将之修复,长出新的组织。时间越久,油脂密度越高。与白木树身离后体积不等,成各异含脂......
目录

物种学史

降真香自唐宋以来,在宗教、香文化中占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从唐诗的记载来看,唐代的道观及达官贵人常用降真香。醮星辰用降真香,说明降真香在道教祭祀仪式中起着重要作用。《仙传》∶“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功力极验。降真之以此。”《本草品汇要》:“烧之能鹤降,功力极验,故降真,宅舍怪异烧之,辟。”

降真香含有丰富的肉桂醛、览香素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能镇痛、止、抗菌、消炎。《本草纲》:“辛温无毒,小儿带之辟恶气,疗折伤、金疮,止定痛,消肿生。”《本草丛新》: “周崇被海寇刃伤,出不止。军士李高,用紫金藤之,止痛定,明日结痂无斑,会救万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说明降真香部药用价值最高。

嵇含在《南草木状》中描述降真香:“紫藤香,长极坚实,重重有皮,白子黑,置中,历二三十年不腐败,其置烟炱中,久成紫香,可以降。”嵇含所指降,一指可以提出至真至纯的香,另意为降天上的仙,也即“烧之感鹤降”。所以清人吴若仪在《本草从新》中记述为:“烧之能降诸真,故。”

降真香曾是古代域外诸国朝贡中国的物品。明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校注》中,就详细记载了各国向大明皇帝进贡降真香的史料。其记述的二十三个南洋诸国,贡品中几乎全部涉及降真香。如占城国,明正统年间,“其国袭封,遣史礼。其贡物:象牙、犀牛角...... 奇楠香、土降香。”古人对降真香的利用基本与沉香檀香并驱,若以沉香粉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提出至真至纯的香降真香曾被列为诸香之首。由于历代宫廷和达官贵人的奢侈消耗,降真香资源几乎消耗殆尽。

形态特征

降真香,豆科大乔木。高10~18米。树皮灰绿色带有大白斑,老树表皮,有纵裂槽纹。互生,近革质,单数可状复叶,小9~13叶片。长4~7厘米,宽2~3厘米,小叶柄长4~5厘米。花序腋生,小,长约5毫米,初时密集于花序分枝端,后渐疏离;花冠白色浅黄色。种子的部分明显凸起,状如棋子,厚可达5毫米,有种子1枚,稀2枚。熟透为黑色白子黑。期3~5月,种子采摘期9~11月

降真香

植物分布及特点

降真香的产地要分布中国海南省的原始森林,野生树生长于阳光充足。海拔250∽600米之间。(因断代数百年或更为久远,国植物家还没完全给于降真香树种基源明确定义)。至今为止发现海南岛才有结香,世界各地暂无发掘。所有结香特点与沉香最为相似一致。其树与香比沉香更坚硬,更为稀少。

降真香

生长环境

降真香属亚热带海岛地区的树种,粗生易长,适生性强,生长适温20~30℃,喜光照。要分布在山坡、陡坡、山瘠、石头边生长

降真香

香味

香、麝香降香、果香、乳香、椰奶香等,香味稳定而持久。

降真香

成原因以及品级

1、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称为“倒架料”。

2、倒后埋于土中,再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末腐朽部分,称为“土埋料”。

3、树木受虫子、山蚂蚁、黑蚂蚁、红蚂蚁、蜜蚁侵入蛀食筑巢,结香后剩余的部分,称为“虫漏”“蚁漏”。

4、活树木被砍伐,白木加工而得者,称为“生香”。

降真香

主要成分

要化成分为:肉桂醛39.512%,水杨醛29.776%。所以香含有定香(保香)具有香强烈持久,有良好持香作用和挥发较缓慢的特性,及超强的药性。所以降真香能用于和香之香的香料。古书记载珣日:“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由于降真香强大的香用及药用功能,倍受古人推崇,并且颇有得。在西晋植物家嵇含所著的《南草木状》中就有记载:“紫藤香,长极坚实、重重有皮、白子黑,其置烟泉中,久成紫香,可降”。说明降真香有一奇的无力量存在!降真香自唐宋以来,在宗教、香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唐代的道观及达官贵人常用降真香。且降真香更是道教祭祀仪式、炼、焚香中起重要的作用。《仙传》:“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功力极验,降真之以此。”李珣日:“烧之,辟天,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恶气”。

降真香入药也是奇效,早在清代帝王中已得到推崇。《慈禧光绪医选仪》记载,降真香清热解毒功效,在宫中被记入秘笈,光绪十二年五月,慈禧光绪医选仪记载,奇楠香,牛黄降真香乳香、苏油等二十二种草药组药,短时间即见奇效。另还有光绪帝曾患有严重痛,御医曾选大降真香,配以没药麝香琥珀安息香等入药,最终治愈光绪顽疾》。

功用

气味辛温,无毒

降真,紫香,可降也。

降真,新绛也,推陈出新。降者大赤,易曰∶干为赤,坎为大赤,贯流先天一者欤。利率类以从阳,远于绝类以从阴也。烧之真降,诠降真。盖真者,仙变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命曰真。故,宅舍怪异,辟恶气。远于生阳,显诸死阴之属者,敛臼消灭,顾赤在中,重皮巩固,宛若卫外为固之为阳,藏起亟之为阴也。仲景先生祖革之半产漏下,以葱前通乎阳隧。君以旋复,诚营血之师帅。旋者周旋,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后新降起亟乎阴,卫外乎阳则者留,留者矣。本草失列品类,时珍补入纲,疗金疮折跌出不止者,此遵祖留而推展之。副降真,良有以也。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妇人吉,犹可系丈人之失与。--古人从中医的角度诠释“降真香的由来

类》

【释紫藤香(《纲》)、香。

曰︰《仙传》︰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功力极验。降真之以此。

时珍曰︰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与沉香同。

【集解】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

时珍曰︰今广东、广西、云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罗、渤泥、琉球诸地皆有之。朱《溪蛮丛笑》云;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周达观《真腊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也。

其外白皮,浓八、九,或五、六。焚之劲而远。又嵇含《草木状》云︰紫藤香,长极坚实,重重有皮,白子黑。其置烟炱中,久成紫香,可降︰嵇氏所说,与前说稍异,岂即朱氏所谓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国者与番降不同乎?

气味】辛,温,无毒

治】烧之,辟天,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恶气(李)。疗折伤金疮,止定痛,消肿生(时珍)。

【发明】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云可代没药血竭︰《医录》云︰周被海寇刃伤,出不止,筋如断,如折,用花蕊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掩之,止痛定。明日结痂,遂愈,且无瘢痕。叩其,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

【附】新二。

金疮降真香五倍子、铜等分为末,之。(《医林集要》)

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熏之,去恶气甚妙。(《集简》)

和香功能

单品降真香,生闻淡似兰麝,味超然。故用香篆品赏最为适。《香乘》用《已上集本草》与《本草纲》等同步记载有:“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新纂香谱》记载:“古人对降真香的利用基本与沉香檀香并驱,若以沉香做篆香,必加少量降真香,才可提出至真至纯的香”。就好比美味菜肴里的味,又如醇香咖啡中的咖啡伴侣(奶)。所以焚香,并不是全部以沉、檀、龙、麝等贵香为材料最好的。例如在做沉香线香时,加少量的降真香,能更好的释放出沉香的香,使其气味更加厚重甘醇,悠远持久。通过这样搭配,能闻到香品更高的境界。降真香被古人列为“诸香之首”,故有世间"奇珍异宝"之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