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韭兰

韭兰 韭兰(拉丁: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韭莲,石蒜科葱莲多年生草本植物韭兰鳞茎卵球,直径2-3厘米。基生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长15-30厘米,宽6-8毫米。单生于端,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常带淡紫红色,长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原产南美,中国栽培供观赏。葱兰和韭兰的区在于韭兰比葱兰的子要更宽、长一些。韭兰也没有葱兰......
目录

形态特征

韭兰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直径2-3厘米。基生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长15-30厘米,宽6-8毫米。单生于端,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常带淡紫红色,长4-5厘米,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长2-3厘米;玫瑰红色或红色花被管长1-2.5厘米,花被6,裂卵形端略尖,长3-6厘米;雄蕊6,长约为花被的2/3-4/5,花药着生;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深3裂。蒴果近球种子黑色期夏秋。

韭兰株高约15-30厘米,成株丛生状。叶片线形,极似韭菜丛中抽出,花瓣多数为6枚,有时出8枚。韭兰较大,呈红色花瓣略弯垂,呈浓桃红色,成株每个鳞茎都能,丛生的团,在艳阳下大放异彩,千娇百媚,人见人爱。韭兰期4-9月;小韭兰期夏季约5-8月。适坛缘栽或盆栽。跟常见的韭兰的区较小,色更深更艳,花瓣比较硬挺,不易下垂,型能保持得很好。韭兰土壤变化,品种也会发生变异,例如在中国北大棚,叶片比较宽厚,在美国加州种植,叶片比较窄,香味也比较重。

生长习性

韭兰生性强健,耐旱抗高温,栽培容易,生育适温为22-30度,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韭兰喜光,但也耐半阴。喜温暖环境,但也较耐。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壤土。喜湿润,怕水淹。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球茎萌发力也强,易繁殖

分布范围

西哥南部至危地马拉;昆明、绥江、屏边、富宁、鹤庆等地普遍栽培,中国南北各地园都栽培贵州、广西、云南常见。

繁殖栽培

栽培环境

韭兰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坛缘栽每1植3-5个球,约15厘米,盆栽每17厘米盆植5-7个球,栽植后注意灌水保持湿度。栽培地点要日照充足,荫处不易分生子球,也不容易肥料可使用有机肥料如油粕、堆肥或氮、磷、钾肥料,每2-3个月施用1次,比例增加磷、钾肥,能促进球肥大,良好。植株丛生而显拥挤时,必须强制分株。生性强健,耐旱抗高温,栽培容易,生育适温为22-30度。

繁殖

韭兰可用分株法或鳞茎栽植,全年均能进,但以春季最佳。只要将球掘起,每处植3-5个球,浇水保持适当的湿度,极易成活。掘取球时,注意勿使球受伤。若带有太多叶片,将上部剪除,保留完整的球及6-8厘米的叶片种植即可。若球萌发蕾,分枝后充分浇水,仍能

韭兰种子一般在9-10月成熟。由於其期较长,因此,种子采集时间也不集中。注意观察在果皮绿色变为黑色时选择饱满充实的种子及时采收,否则果实裂,一落则不易采集。果实采集后,应及时晾晒,待果皮裂后,及时粒,清除杂物即得纯净种子。由于韭兰性稍差,应采用春季播种。

韭兰

种子的保存

韭兰由於韭兰种子比较小,含水量低,待充分干后,即将处理好的种子装入牛皮纸袋保存即可,以防霉烂。

病虫害防治

韭兰病害有锈病、斑点病;虫害有蛴螬。小韭兰病虫害抗性较强。发生病害时可用1:3000甲基托布津进全株喷雾,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对植物浇灌。

主要价值

韭兰坛缘栽或盆栽,中国栽培供观赏。韭兰可以作为坛、径或者草地的镶边材料。具有一定的绿化效果。我们常见到韭兰的地,往往是在普通的路边或者墙边,可以作为野外的绿化也可以作为盆栽种植在室,是具有园艺价值的一种卉,可以好好地利用。

植物研究

韭兰葱兰和韭兰的区

(1)叶片

葱兰的叶片的,直立而不大容易弯或倒伏;韭兰叶片是扁的,比较宽一点,较容易弯或倒伏。

(2)

葱兰的色一般是白色的,韭兰朵一般是红色的,韭兰朵比葱兰的稍大。

要品类

石蒜科,韭菜莲(北京),番红花(广西、贵州),旱水仙、空韭菜贵州),菖蒲莲、红帘、(华北)、红菖蒲莲(北京),株高约15-30厘米,成株丛生状。叶片线形,极似韭菜丛中抽出,花瓣6枚。小韭兰呈浓桃红色,成株每个鳞茎都能。原产西哥南部至危地马拉,我国南北各地园都栽培贵州、广西、云南常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