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肝肿瘤

与成人相同,小儿继发性较原发性更常见。原发性肝脏恶性肿占小儿肿的1.2%~5%,其中最常见的是母细胞(hepatoblastoma)和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良性肿要是、错构畸胎母细胞细胞癌多见,几乎都发生于5岁前小儿,约50%病人年龄小于18个月。男孩较女孩多见,尤以细胞癌,男∶女为2∶1。发生细胞癌的高峰年......
目录

病因

肝癌病因过许多研究,虽有一定认识,但其原因迄今尚未明了,前研究认为致病因素:

1.硬化

细胞肝癌的患者约80%并有硬化,而且多数病人是大结硬化,这可能由于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成、残留细胞结性再生,成小,在反复增生过程中细胞可发生变异最终导致癌变。

2.病毒性

乙型炎与肝癌系较为密切,HbsAg阳性的病人,肝癌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病,丙型炎与肝癌的发生也有密切的系。

3.含有黄霉素的食物

含有黄霉素的食物被摄取后,消化道吸收,到达肝脏细胞变性坏死,继而增生癌变。

4.化致癌物

现已明确的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

5.机体的免疫状态肝癌的发生

一般和抗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尤其是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着密切的系。

临床表现

小儿多以不规则局限性肿大为最初症状,肿块位于右或右上部。病史中常记述肿生长迅速,有的可达脐下或超越中线,表面光滑,边缘清楚,硬度中等,略能左右移动,无压痛。早期除有轻度贫血外,一般情况多良好。晚期则出现黄疸腹水发热贫血、体重下降,壁可见静怒张,并可因巨大肿块造成呼吸困难。约20%母细胞病例有质疏松,严重者可导致多发骨折

很多病人就诊时有贫血增多,尤多见于母细胞患儿。母细胞患儿的功能常正常,但细胞癌病例因并发于炎或硬化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转氨酶可能增高。60%~90%细胞癌病例和90%以上母细胞病例的甲胎蛋白增高。母细胞病儿尿胱硫醚排泄增多。

其他原发性常见的有海绵状皮细胞两种,前者因肿生长可压迫组织,使细胞变性,有时肿有动静短路,可致小儿力衰竭或因肿破裂出死亡。小的生长慢,可无临床症状

皮细胞属于恶性,成。临床上可有疼痛、高热及黄疸。病程缓慢,但预后不佳。

错构畸胎及单发或多发囊肿等均极少见。

检查

和影像的不断发展为亚临床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各种法,临床上把诊断称为“定性诊断”,影像诊断称为“定位诊断”,穿刺活检或落细胞检查称为“病理诊断”这些法的综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1.甲胎蛋白(AFP)检测

AFP对细胞其准确率达90%左右,其临床价值有:

(1)早期诊断能够诊断亚临床病灶,可在症状出现8个月前左右做出诊断。

(2)鉴诊断因89%细胞癌病人清中AFP大于20ng/ml,因此甲胎蛋白低于此值又无其他肝癌据者,可排除肝癌

(3)有助于反映病情好转与恶化AFP上升者表示恶化,下降者如临床也改善则病情好转。

(4)有助于判断手术切除的彻底以及预示复发与否术后AFP下降至正常值者示切除彻底,降而复升者提示复发,也可在复发症状出现前6~12个月做出预报。

(5)有助于对各种治疗法做出评价治疗后AFP转阴率越高,其效果越好。

AFP假阳性,并非所有AFP阳性的病人都患有肝癌,AFP假阳性要见于炎、硬化,两者占假阳性病例的80%,此外还有生殖腺胚胎癌、消化道癌、病理妊娠、恶性纤维组织等。AFP阴性病人的诊断,AFP阴性不能除外肝癌诊断时,可进检查,其中较有临床意义的是:α1抗蛋白酶(AAT),γ-谷氨酰转酞酶(γ-GT),癌抗原(CEA),碱性磷酸酶(AKP)等,这些的化验结果在病病人都有可能上升,但都不是特异性。

2.穿刺活组织检查

对诊断基本明确的可以不做穿刺检查,因为肝脏穿刺有一定的并发症,最常见为出,另外穿刺时穿刺针会穿过门静道,此种情况就有可能会有癌细胞被带到起转移。

3.B超

可显示大于1cm的肿、诊断正确率为90%,可显示肿大小,部位态、数量、管、门静脾脏淋巴结等,同时对有无硬化脾大腹水也可做出诊断。

4.CT

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3%,最小分辨显示为1.5cm,其优点是可直接观察肿的大小、位置和门静系,并可诊断门静有无癌栓。

5.管造影

动脉造影可了解病变的运情况以判断手术的可能性及指征。可显示1.5cm左右的肿,是前影像诊断法中,分辨力最高的一种,同时对鉴有重要的意义,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可了解动脉有无变异现象,对切除手术有很重要的帮助,如果为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治疗时,可给以栓塞和(或)化疗。

6.MRI和CT相比

基本一致,但对一些难以鉴肿块有帮助,T1、T2图像能比较明确地分辨肝癌脓肿囊肿等。

7.放射性核素扫描

对难以和相鉴的病人可运用流扫描加以鉴,因放射扫描的分辨力低,一般很少用来做肝癌的诊断法。

8.腔镜

在难以确诊的病人可考虑用腔镜检查,直接观察肝脏表面肿物及的情况。

9.X线检查

X线透视下可见右升高、运动受限或限局性隆起,部分病例在X线平中可见肿钙化影,部分病例诊断时有转移

诊断

据上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助检查结果可以论断。临床诊断要点:

1.既往炎史。

2.区疼痛和其他临床症状

3.AFP>400µg/L持续4周以上,或者AFP>200µg/L持续8周以上。

4.B超、CT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可除外转移或良性肿

并发症

常并发黄疸、腹水质疏松,可导致多发骨折贫血增多等。

治疗

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病变,良性或恶性肿均可手术切除,大部分病例的病变可做完整切除。手术后4~6周组织可迅速修复,此时应复查CT及AFP和B超以作为日后复查的基础。肿相对的对放疗不敏感,联应用顺铂多柔比星(阿霉素)对母细胞有效,可使不能切除的肿转变为能手术切除的病变,并可清除转移灶。

广泛的良性不能切除者,前尚无有效疗法。对侵及左、右的不能切除的患儿,对力衰竭的如不能切除,可做动脉结扎张做动脉插管栓塞治疗。

预后

母细胞手术完整切除,存活率为85%,而细胞癌的存活率仅9%~35%。不完整切除肿的患者常有局部复发而最终死亡。移植的结果也不乐观。

其他原发性常见的有:海绵状皮细胞两种,前者因肿生长可压迫组织使细胞变性,肿有动静短路时,可致小儿力衰竭或因肿破裂出死亡。皮细胞可因肿生长慢而无临床症状

皮细胞属于恶性,病程缓慢,但预后不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鸡桑根

下一篇 心包间皮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