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簕
基本信息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单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Mono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百合目 |
目英文名 | Lilliflorae (Liliales) |
科中文名 | 茜草科 |
科拉丁名 | Rubiaceae |
属中文名 | 鸡爪簕属 |
属拉丁名 | Oxyceros |
种中文名 | 鸡爪簕 |
种拉丁名 | Oxyceros sinensis Lour. |
种下等级 | Randia sinensis (Lour.) Roem. et Schult. |
生境 | 生境: 村边, 开阔地, 林缘灌丛, 山谷, 山坡, 石坡密林, 杂木林中 |
海拔下限 | 40 |
海拔上限 | 1100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内分布 | 台湾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州省, 云南省 |
Randia sinensis(Lour.)Schultes
茜草科:(Rubiaceae)
![]() | ![]() |
一般特性
叶:具短柄,纸质,矩圆形,有时卵形,长4-10厘米,宽1.8-4厘米,先端短尖或钝,上面秃净,背被小柔毛或沿脉上有疏粗毛;托叶基部阔,先端锥尖,长3-5毫米,被粗毛。
花:聚散花序顶生,稠密,具短柄,多花,长约4厘米,宽约6厘米;花萼钟形,长约2.5毫米,被粗毛;花冠白色,高脚碟状,外面秃净,管柔弱,长1.2-2厘米,裂片矩圆形至披针形,长4-8毫米。花期:秋冬。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攀援状,多分枝,高1-7米;枝粗壮,灰白色,小枝被黄褐色短硬毛或柔毛;刺腋生,成对或单生,劲直或稍弯,长4-15毫米。叶对生,纸质,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卵形,长2-21厘米,宽1.5-9.5厘米,顶端锐短尖或短渐尖,稀稍钝,基部楔形或稍圆形,两面无毛,或下面密或疏被柔毛,或仅沿中脉和侧脉或脉腋内被柔毛;侧脉6-8对,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或稍凸起;叶柄长5-15毫米,有黄褐色短硬毛或变无毛;托叶三角形,顶端长尖,被柔毛,长3-5毫米,脱落。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多花而稠密,呈伞形状,长2.5-4厘米,宽3-4.5厘米,总花梗长约5毫米或极短,密被黄褐色短硬毛;花梗长1-1.5毫米或近无花梗,被黄褐色短硬毛;花萼外面被黄褐色短硬毛,萼管杯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檐部稍扩大,顶端5裂,裂片狭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4毫米,顶端尖;花冠白色或黄色,高脚碟状,冠管细长,长12-24毫米,宽1-4毫米,喉部被柔毛,花冠裂片5,长圆形,长5-9毫米,宽约4毫米,开放时反折;雄蕊5枚,花丝极短,花药伸出,线状长圆形,长4-5.5毫米;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数颗,花柱长12-18毫米,柱头纺锤形,长3-5.5毫米,顶端短2裂,伸出。浆果球形,直径8-12毫米,黑色,有疏柔毛或无毛,顶部有环状的萼檐残迹,常多个聚生成球状,果柄长不及5毫米;种子约9颗。花期3-12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生态分布
备注
参考文献
Oxyceros sinensis Lour. Fl. Cochinch. 151. 1790, ed. Willd. 187. 1793; Yamazaki in Journ. Jap. Bot. 45: 340. 1970. ——Randia sinensis (Lour.) Schult. in Roem. et Schult. Syst. Veg. 5: 248. 1819; Benth. Fl. Hongk. 155. 1861;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82, 1888; Kanehira, Formos. Trees ed. 2. 681, fig. 636. 1936; 广州植物志508. 1956; Li, Woody Fl. Taiwan 871. 1963; 海南植物志3: 321. 197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237, 图5888. 1975; J. M. Chao in Li, Fl. Taiwan 4: 332. 1978. ——Fagerlindia sinensis (Lour.) Tirveng. in Nord. Journ. Bot. 3 (4): 458. 1983.——Oxyceros bispinosus auct. non (Griff.) Tirveng. (1983): C. Y. Wu et H. Chu in Acta Bot. Yunnanica 12 (4): 380. 1990.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