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鸡眼草

鸡眼草 鸡眼草(拉丁:Kummerowia striata (Thunb.) Schindl.),为掐不齐、牛黄黄、母草,豆科鸡眼草一年生草本植物鸡眼草或平卧,三出羽状复叶单生或2-3朵簇生,荚果或倒卵形期7-9月,果期8-10月。产于中国东北、朝鲜、日本等地,生于海拔500米的路旁、田边、溪旁、砂质地或缓山坡草地。全草入药,并可作饲料及绿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
目录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全株被短柔毛和生的毛。膜质,卵形、阔卵形卵形,长2-5.5厘米,宽1.5-3.5厘米,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浅心形,有时楔形,上半部边缘具齿;基出3-5条;叶柄细长,长2.5-6厘米,具短柔毛;托叶披针,长约5毫米。雌雄花同序,花序1-3个腋生,长5-9毫米,花序梗几无,雌花苞片3-5枚,长约5毫米,掌状深裂,裂,宽1-2毫米,最外侧的裂通常长不及1毫米,苞腋具1朵雌花雄花密生于花序上部,呈头状或短穗状,苞片卵形,长0.2毫米;有时花序端具1朵异雌花雄花花萼蕾时球,长0.3毫米,疏生短柔毛;雄蕊7-8枚;花梗长0.5毫米;雌花萼片3枚,近长,长0.4毫米,具缘毛;子房疏生长毛和柔毛,花柱3,长约1.5毫米,撕裂3-5条;花梗短;异雌花萼片4枚,长约0.5毫米;子房陀螺状,1室,长约1毫米,被柔毛,部具一环齿裂,膜质,花柱1枚,位于子房基部,撕裂。蒴果直径2毫米,具3个分果爿,果皮具疏生柔毛和毛基变厚的小体;种子卵状,长约1.2毫米,种皮稍粗糙;假种阜细小。期5-12月。

分布范围

产于河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贵州、广西和广东。生于海拔100-1 900米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或溪畔、林间小道旁草地。亚洲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越南和非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中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