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上颌窦癌

上颌窦癌指原发于上颌窦黏膜的癌肿。上颌窦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以鳞癌为,占90%以上。其中,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较多,高分化和低分化均较中度分化少见。好发于50~60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正常人体有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正常细胞的生命过程都严格遵这一规律,即生长、分裂增殖,最终死亡;幼年时,由于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于细胞死亡速度,人体就会生长;到了成年,细胞分裂只是补充一些衰老,死亡或者以外受伤的......
目录

简介

正常人体有40-60万亿个细胞组成。正常细胞的生命过程都严格遵这一规律,即生长、分裂增殖,最终死亡;幼年时,由于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快于细胞死亡速度,人体就会生长;到了成年,细胞分裂只是补充一些衰老,死亡或者以外受伤的细胞,维持生命延续所必须的平衡。

癌细胞是身体某部分细胞生长失去正常控制,成肿块后不断增大。这种肿块在增大的过程中,会不断争夺人体的养,同时还在局部侵犯重要的器官,影响这些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最危险一个特征就是能顺着管和淋巴管跑到身体其他部位,并在新的部位寄住下来,不断分裂增殖成一个新的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转移。恶性肿不处理会逐渐扩全身,消耗机体养,侵犯器官造成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癌症形成

癌症成是由于DNA异常造成的。正常肿细胞生长确的调机制,控制细胞有序生长,增殖和死亡,而控制细胞生长是由DNA组成的基因控制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肿细胞的DNA变异,有些变异对机体影响是没有意义,有些变异作用很小,有些重要功能基因的变异后对细胞影响很大,如P53。这些变异不断积累后,有些细胞就逐渐离了正常的生长轨道,变成了癌细胞。这种DNA异常通常是不遗传的,往往是后天因素,如吸烟,饮,射线损害等造成。人体正常情况下可以校正这些异常,但是每个人校正的能力不一样。这就是同样一个人群,都一样吸烟,有的人可患癌症,有的人却很健康的道理。

良恶区别

简言之,良性肿生长也出现失控,但是良性肿没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所以良性肿对周围组织只是压迫作用,由于不侵犯所以也没有远处转移,所以良性肿对人体的危害就大大降低。

疾病分类

上颌窦恶性肿多见于40-50岁男性,80%发病患者在45岁以上;男女发病比率为2:1。鼻窦上颌窦鳞状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神经细胞,软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可恶变成不同组织

鳞状上皮可以恶变鳞状上皮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可以恶变成腺癌,腺样囊腺癌和粘液表皮样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可以恶变成淋巴,其中以NK/T细胞淋巴最多见,这种病以前叫中线恶网;神经细胞恶变嗅神经母细胞,软细胞可以恶变为肉瘤肉瘤。有些肿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态幼稚,无法分清组织来源,这种肿叫未分化癌。

虽然上面列的这些肿统称上颌窦恶性肿,由于组织其来源不一致,肿的生物为差异大,治疗法也大不一样。

发病原因

上颌窦病因尚未明确,与以下因素有,常为多种致癌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1)工作环境:接触粉尘者,如家具制造厂、锯木厂、纺织品粉尘(纺织厂)、皮革粉尘(制鞋)、面粉(烤及制粉)、镍和铬粉尘、芥子;接触镭等放射性元素;接触甲醛及机溶。2)吸烟:烟草燃烧后产生苯并芘可使粘膜充水肿、上皮增生、鳞状上皮化生,纤毛运动停止或迟滞,有致癌性。3)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状病毒。这种病毒有100多个亚型,其命来源于其导致的肿呈乳头状增长。这种病毒起的肿预后比其它原因起的肿要好。4)网膜母细胞:部分网膜母细胞患者放射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发病险提高。5)遗传因素:尚未上颌窦癌是否具有遗传倾向,研究表明鼻腔鼻窦恶性肿与p53肿抑制基因突变相。因此,戒烟,避免接触各种致病因素是预防上颌窦癌发生的要措施。

疾病预防

如何预防上颌窦癌呢?前还没有办法杜绝上颌窦癌的发生。但是通过避免接触上颌窦癌的致病因素还是可以降低上颌窦癌的患病险。避免接触上述列的有毒体和挥发性有毒物质,戒烟也是可以对预防鼻腔都肿是有积极意义的。由于还有很多导致上颌窦癌的致病因素和环并没有被发现,所以前还不能有效预防这些肿

临床表现

症状: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不易察觉,容易漏诊和误诊。肿破坏壁,侵入临近器官,出现面外改变后就诊,多已发展至中晚期。早期症状:1)涕:常为单侧,量不多,或为涕中带,色暗红,常有特殊臭味,晚期可出现大出。2)疼痛与麻木:多为神经痛,为眶下神经受压时,可出现一侧面颊部,上及上列牙齿麻木疼痛感,上及眶下区蚁感,对早期上颌窦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至晚期,据肿侵犯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不同:侵犯口咽部多为牙齿松动、落、软肿胀神经疼痛等;侵犯部为鼻塞涕或鼻腔肿物;侵犯眼部,症状多为面部肿胀眼球突出复视眼睑下垂等;侵犯翼窝为张受限;侵犯中枢神经,症状耳聋面瘫头痛等,可出现衰竭、消瘦贫血恶病质表现。

体格检查

1)上颌窦肿块:为本病要体征,占90%以上。多出现于尖窝上,为边界不清的局部隆起,呈橡样硬度,固定,可有轻度压痛,颊沟触诊尤为明显。肿块亦可出现于槽突或硬。一般表面粘膜完好,晚期可穿破粘膜或皮肤。肿块突向鼻腔时,阻塞鼻腔,甚至推挤中隔致对侧鼻腔大部阻塞。鼻腔可见脓性渗出液,粘膜水肿,少数可见肿组织,触之易出。少数可见肿孔突入鼻咽。晚期肿侵入眼眶可压迫眼球移位。

2)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的淋巴结质地硬,可以超声检查和增强CT明确诊断。

辅助检查

影像检查:1)高分辨率CT可见上颌窦实性肿物影,伴有周围质破坏及吸收,晚期时可见肿侵出窦腔累及周围组织,肿轻度增强。2)MRI影像检查上颌窦的实性肿物,T1加权像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可有轻度增强。病理检查是诊断上颌窦癌最可靠的法。

早期诊断

上颌窦是一个空腔,早期肿在其生长而无任何症状,所以大部分上颌窦癌就诊时很多已属于晚期。因此,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定期展癌症普查工作,改善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提高临床医生的医疗水平,尽可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治疗,这是提高上颌窦癌治愈率的键所在。临床上凡遇原因不明下述症状:慢慢加重的单侧鼻腔充阻塞,眼球下疼痛,涕带,嗅觉减退,面部麻木,眼球上颌磨牙不适或疼痛,面部肿胀,皮肤知觉减退或困难等症状,对症治疗无效时,尤其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均应上颌窦的临床及CT检查,必要时行上颌窦探查术以排除本病。

疾病分期

由于恶性肿的预后和肿的早晚密切相,晚期肿的治疗案也不一样。所以据肿的大小进分期,以指导临床量体裁衣的治疗。肿分期通过三个指标联评估的。TNM分期包括:T分期(描述肿局部大小),N分期(描述肿局部是否有淋巴结转移),M分期(描述肿是否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Ⅰ期:肿局限于窦腔,无质破坏及临床转移。相当于T1N0M0;Ⅱ期:肿虽未超过窦腔范围,但已侵犯窦腔的前、下或壁,成局部质破坏,无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颈部有直径小于3cm、可活动的可疑淋巴结转移,相当于T2N0M0;Ⅲ期:肿破坏窦腔上壁或后壁,侵入翼窝、眼眶、鼻腔筛窦口腔、面颊软组织等处,已有可疑或明显的颈淋巴结转移,相当于T1~2N1M0或T3N0M0;Ⅳ期:肿超过窦腔之外,致面颊、颧部、肿胀或破溃;或侵犯颅底,侵入对侧鼻窦;颈部转移淋巴结已固定;或已有远处器官转移。相当于T1~3N2M0~1或T4N0~1M0。

鉴别诊断

诊断:1)上癌:初发症状粘膜病变,短期破溃并成外突肿块,组织病理多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X线可见槽突质破坏。2)筛窦癌:多有内眦肿胀,少见堵,常破坏眼眶内壁,将眼球推向外。X线检查筛窦质的破坏较上颌窦严重,肿类型除鳞状细胞癌外,常见恶性涎腺型肿。3)其他恶性肿:恶性涎腺型肿纤维肉瘤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高龄者较少。纤维肉瘤生长较快,而恶性涎腺型肿病期较长,一般可达1~2年或更长,两者要依靠组织病理加以鉴恶性淋巴多原发于鼻腔鼻咽,原发于上颌窦者甚少。一般好发于青年或成年,体较大,常堵塞鼻腔腔,对放射线敏感。此外,原发上颌肉瘤很少见,皆需依据病理确诊。4)良性肿上颌窦乳头状上颌窦乳头状由HPV病毒起,一部分上颌窦乳头状可以恶变成上颌窦癌。确上颌窦乳头状是一定要仔细鉴,排除上颌窦乳头状癌可能。

疾病治疗

上颌窦癌的治疗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前大多数张以手术治疗为,以放疗、化疗等综治疗针,的是尽可能除肿,保存或恢复功能及美观,防止肿复发,预防新癌成,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应据病变原发部位及侵犯范围而定。术前结镜及影像等检查确定肿范围,术中明视下保足够安全界切除肿。手术式有上颌部分切除术、上颌切除术及治性上颌切除术等。对于晚期上颌窦癌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应常规穿刺细胞检查或活检,已确诊淋巴结有癌转移,在术前放疗或化疗后,可同期颌颈联治术,也可分期手术,无可疑淋巴结者不再常规预防性颈廓清术。

近年来,有一个进展是镜微创治疗早期鼻腔鼻窦恶性肿。虽然前这种治疗法还有不同意见。但是国外的文献(欧洲和美国各一篇)已显示:选择早期病例,并由验丰富的大夫治疗,患者不仅可以保留面容完整,术后3年生存期比低于传统放式手术。这些资料报道是以鼻腔,也有少数上颌窦的恶性肿应用报道。应该严格选择病例,由具有丰富的镜手术验同时通晓上颌窦癌综治疗的大夫谨慎地展此项新技术。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上颌窦癌的重要手段,多张与手术切除联应用。术前放疗可使肿缩小,减少淋巴转移,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于眶区侵犯的患者,术前适量放疗可增加保留眶容的机会。术后及时放疗可杀灭微小残留病灶及亚临床颈淋巴转移灶。对于已丧失手术机会的晚期肿患者,放疗可延长生命。术前放疗量一般为50Gy,术后量应达到60 ~70Gy。放疗并发症有:皮肤损伤、神经损伤、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口腔咽喉疼痛、困难、听力下降、声音嘶哑、味觉减退、放射性坏死、放射性骨髓炎等。

化疗:助性化疗虽然对提高上颌窦癌病人的生存率作用不大,但是对预防和消除残留癌细胞和远处癌转移有重要作用,对于手术或放疗后的复发和转移性晚期病人采用姑息性化疗,可延长其带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化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手足皮疹、口腔溃疡腹泻、感染险增加、出或瘀斑、疲劳乏力等。

靶向治疗。新近的研究显示头颈部肿,包括上颌窦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上调,通过用靶向药物EGFR阻断能够控制肿生长,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泰欣生都显示良好的抗肿作用。这些药物的特点在于副作用小,联化疗放疗能够提高疗效。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输入免疫激活淋巴细胞、LAK细胞、白细胞介素及干扰素等。文献报道,免疫疗法配手术及放疗,虽然不能提高上颌窦癌病人的生存率,但能提高生存质量。

姑息治疗:缓解症状,减少痛苦,调精神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补充及替代疗法:包括维生素草药、特殊饮食、针灸按摩等。

上颌窦癌的发病特点决定了需要综治疗。首先,上颌窦局部解剖系复杂,肿扩展后会累及临近重要组织器官;上颌窦癌位于窦腔,放疗后水肿,可以导致窦阻塞,肿充满窦腔而细胞乏氧,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降低;上颌窦鳞癌发生率高且属于中度敏感性癌,放疗后可残存癌细胞,导致再次复发。因此选择单纯放疗难以治,如施治性放疗,可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再手术又不利于重建;单纯化疗,前尚无理想化疗药物,加之考虑到患者机体情况,癌对药物的抗药性或耐药性及药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等;手术治疗也很难完全切除肿。因此,综治疗案是治疗上颌窦癌的最佳选择。采用现代放射治疗技术,姑息性放疗,助区域性动脉化疗,使癌部分缩小,或短期控制其发展,作减量手术,兼顾功能和美容,尽可能多地保留其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达到癌治愈的的。

疾病预后

预后是医生判断肿对患者生存长短影响的一个专业术语,其中最常用的是5年生存期。意思是在一群某种恶性肿患者中,确后五年依然存活的比例。例如:5年生存期55%意思是100患者,确诊恶性肿5年后,还有55活着。还有个词叫5年相对生存期,即确五年后总人数减除因肿直接死亡的人数,这里的数据除去了其它原因导致患者死亡的人数,所以这个概念更加确。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人来说,没有具体生存时间的指导价值,但是可以从具体生存期数据中判断生存期超过5年的概率。

上颌窦癌的预后要与原发肿浸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及是否有效控制局部复发有。临床分期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为75%、36%和11%。有效控制局部复发是提高上颌窦癌5年生存率的键。综上所述,早期诊断是提高上颌窦癌病人生存率的键,以手术为的综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案。

心理护理

此外,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惧怕复发转移的理隐患,如果不能克服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十分不利,坚定的生活信仰,保持情绪舒畅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与此同时,理饮食及适量运动对于疾病康复,也尤为重要:如有恶心食欲不振等症,可少食多餐,逐步调整,增加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绝烟、辛辣刺激食品和盐腌食品,提倡细嚼慢、定时定量、愉悦进食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可减轻疲劳感。

疾病随访

随访:恶性肿的生物特性具有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的可能性。因此,对肿的任何一种治疗后,不能以患者的顺利结束治疗及恢复宣告结束,还应定期复查和随访,专家建议,治疗后第一年半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视不同疾病分期及治疗法而定;治疗后一年在近期随访中,医生要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并据具体查体、液及影像等复查结果来调整用药;远期随访可获得某一治疗案的半到三年要半年一次,治疗后3年到五年,要每年一次。长期疗效、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时间信息,有利于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法,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通过随访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患者及家属要重视随访。复查时需携带相检查结果,如病理报告、CT,MRI,以及手术记录、放化疗具体案等病例资料。

患上颌都癌后,患者要向医生问询哪些信息?

我患的那种上颌窦癌?

具体原发位置可能在哪里?

我的肿是否侵犯到周围组织,如眼睛,膜,牙齿,颈部淋巴结

我的肿分期是多少?五年生存概率是多少?

我的综治疗案是哪些?分是哪些大夫负责?

是否需要放疗?术后还是术前?

是否需要术后化疗?

你对这种肿的治疗验?

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手术有哪些并发症?

这种手术是否影响我的外观?是否有可以避免毁容的其他选择?

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是否要调整?如何调整?

治疗前我还要做哪些准备?

我如何随访?

相信在医患共同努力下,随着分子生物、影像镜等技术的发展,上颌窦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将被阐明,早期诊断及治的愿望将会实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