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华南皂荚

华南皂荚 ,为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全株、果实。为高大乔木,盛果期有200年,是一种在中国有广阔发展潜力的生态济型多用途树种。可用以治疗肿、疮毒乳腺炎乳痈、癣疮、肿便毒及各种肠道寄生虫。分布于广东、广西。【药 华南皂荚 【中文华南皂荚 【拉丁】Gled-itsia fera (Lour.) Merr 【拼 音】 huánánzàojiá 【来 源】为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目录

基本介绍

  【药 华南皂荚

  【中文华南皂荚

  【拉丁】Gled-itsia fera (Lour.) Merr

  【拼 音】 huánánzàojiá

  【来 源】为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华南皂荚的全株、果实

  【功 效】杀虫疗疮。

  【 治】可用以治疗肿、疮毒乳腺炎乳痈、癣疮、肿便毒及各种肠道寄生虫。

  【性味归经】苦,。入肝经

  【用法用量】服:6一15克,水服。外用:水后擦洗患处,或捣烂患处。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考 】始载于《广西植物录》。

  【中药化成分】全株果实含皂甙,有毒。还含蜡醇(Ceryl alcohol)。

  【所属卷】Gleditsia L.

  【所属科】Caesalpiniaceae nom conserv.

  【文献来源】Gleditsia fera(Lour.)Merr.(1918);Merr.(1935),p p excl syn Gl australis;Merr et Chun(1935);豆科图说(1955)*;pro parte;广州植物志(1956);海南植物志(1965);proparte excl syn G australis Hemsl.;Gordon(1966);J E Vidal in A Aubrev et Jean-F Leroy(1980);中国植物志(1988)*

  Mimosa fera Lour.(1790);G thorelii Gagn.(1912) et in Lecomte(1913).

生态习性

  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属于深性树种。需要6-8年的生长才能结果。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期4-5月;果熟期10月。

园林用途

  皂荚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另外、皂荚果实富含皂质,故可以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荚水还可杀红蜘蛛。皂荚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皂荚描述

防护树种

  皂荚为高大乔木,盛果期有200年,是一种在中国有广阔发展潜力的生态济型多用途树种。皂荚耐旱水,根系发达,适生于无霜期不少于180天、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0℃、光照不少于2400小时、降雨量不超过800毫米的区域。皂荚耐热、抗、抗污染,是用于城乡景观林和道路绿化的好树种,也是重要的绿篱树种。皂荚能固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综价值高,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优选树种,能较好地改良土壤,与松树混交可抑制松毛虫的发生。

优质植物

  皂荚树生长较快,木材物理性质好,较坚硬,是优良的工艺材和蜜源树种。 我国对植物的年需求量在4万吨以上,但我国年产量不足3000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除用耗费大量粮食生产的相物质作为代用品外,每年还要4亿元的资金从国外进瓜尔。而我国科家从皂荚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皂荚植物与进的瓜尔具有相似的体性质,并且皂荚种子量高达30%~40%,远远高于草本植物的含量。

栽培品种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东欧国家等纷纷建起了皂荚园,像栽植果树一样培育皂荚,皂荚的栽培也逐渐走向品种化。中国林科院林研所等单位的有专家过近10年的勘察、田间试验和分析,搞清了皂荚在中国北的分布状况,构建了皂荚北产区的核群体,选出了4个优良种质,并进了异地保存和种子的低温保存。乔木,高8—30米;树皮光滑,小无毛,刺粗壮,,有分枝,长可达13厘米。一回羽状复叶,长14—18厘米,小5—9对,纸质或薄革质,斜状长,几无柄,长2—7(—12)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微凹,基部钝,偏斜,边缘有齿状锯齿,两面均无毛,有光泽,中脉及网两面均明显;叶柄长10—12厘米,有槽,被毛。杂性,绿白色,组成花序雄花直径6—7毫米,萼片花瓣稍短;花瓣5,长雄蕊10,退化雌蕊线状柱,长4—5毫米,被长柔毛;两性较大,直径8—10毫米,集成总状花序花萼长6毫米,裂5,长披针花瓣5,长,稍长于萼片,钝,面被粗毛;雄蕊5—6,花药尖;子房近无柄,密被黄色绢毛。荚果带状,长13.5—26厘米,宽2.5—3(—6.5)厘米,扁平,直或稍弯,革质,有短黑褐色,有光泽。种子10—12粒,卵形,压扁,长8—11(—14)毫米,宽5.5—9毫米,棕色或黑棕色,光滑。期4—5月,果期6月至翌年1月。

分布生境

  产河、屏边、思茅、西双版纳;生于海拔300—1 000(—1 500)米山坡疏林或村旁。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区有分布。越南也有。

果实用途

  果实含皂素,汁可代皂用于洗涤。又可作杀虫药。

相关信息

图片  位于沭阳县城大街的沭阳宾馆院,有一株高耸而挺拔的大树,茂盛,郁郁葱葱。树冠高30多米,已有170多年历史,此树曰“皂荚”。皂荚,世称皂角,是一种豆科落乔木上有小刺针,卵形。春季朵为黄白色,向四周发淡淡馨香。结的荚果带状,微肥而厚。皂荚的作用很多:它的木材特坚硬,可供制造家具、车辆、农具等用,是一种珍贵的木料。荚果富含皂质,用于洗涤丝绸以及贵重家具,可不损光泽。荚果也是中药,有祛小毒、祛开窍的功能。特是治疗咳喘多、中口噤癫痫等症,有独特的疗效。皂荚的针刺又叫皂荚刺,功能托毒排脓,疮毒。皂荚种子能润肠通便,治肠便秘。 据沭阳城的老人介绍,这株皂荚原是清代大地程震泰院中的树木(沭阳宾馆的前身即是程震泰的大院),于这棵皂荚,有几种传说。其中一种传说是:清代道光年间,程氏第三代程聚家的财产居“淮北之冠”。程聚“为国库助饷20万金,授儒林郎,布政司理问,特奖二品戴”,“以子立炜封资政大夫,议叙道衔加五级”,到了程家极盛阶段。在此之前,程常在外做生意。有一年他在山西,大腿生了个疮,红肿疼痛难忍。有人说 是肿毒,有人说是贴,请当地医生治疗,不见效果。一天,当地的一位财来看望程聚,看到他腿上的疮毒,说:“我拿样东西给你治治。”这个财用家中的皂荚刺砸碎在程的疮毒上,疮毒渐渐好转。程聚回访这个财,并问其究竟。财指着院中的十几株皂荚,说:“就是它的功劳”,并告知皂荚的各种功能。程聚听后动了思,买下该财的一株皂荚苗,带回植入程家院中,并妥善保护。这株树逐渐长大,荣,年年挂满皂荚,成为程家一棵药物树;而且,上上下下,洗头洗衣,摘下皂荚砸碎,便作为洗涤于这棵树的来历,也有其它传说。不管哪种传说,而这棵皂荚植于程氏大地的旺盛时期,是不会错的。民国年间,程家败产,这棵皂荚受到社会各界保护。新中国成立后,这株皂荚专家鉴定,栽植年代约为1830 年左右,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如今,皂荚仍然挺拔茂旺,四周加上栏保护。每到春天,皂荚香,飘满招待所整个院落。直至初冬,子仍然青翠碧绿。每年有大批住沭阳宾馆的干部、客商以及人游客观赏询古。可惜有一个大树膀因建造楼房被割掉,所幸杆未损,它实属宿迁市范围十分难得的木。

皂荚树木

  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 Lam.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乔木,棘刺,常分支。羽状复叶互簇生,小6~16,卵形至长卵形,长3~8cm,宽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齿总状花序腋生及生,杂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黄色;雄蕊6~8;子房沿缝线有毛。荚果扁长条状,长12~35cm,宽2~4cm,紫棕色,有时被白色蜡粉。期5月,果期10月。生于路旁、沟旁、宅旁。河南、江苏、湖北、广西。皂荚药材 猪牙皂为干不育果实,呈,略扁而弯,长5-11cm,宽0.7-1.5cm,表面紫棕色或紫褐色,被灰白色蜡质粉霜,擦去后有光泽,并有细小的状突起及线状或网状的裂纹,端有鸟花柱残基,基部语言果梗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棕黄色,中间较软,有淡绿色或淡棕黄色的丝状物与斜向网纹,偶有发育不全的种子微,有刺激性,味先甜而后辣。 皂荚刺皂荚刺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时再分小,刺端锐尖,基部扁柱状,全长约10cm或更长,基部直径0.8~1.2cm。表面紫棕色红棕色。体轻,质坚硬,切断面木部黄白色疏松,棕色,无臭,味淡。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部发生独立的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冬季或旱季落与否又分为落乔木和常绿乔木乔木类 树体高大(通常6米至数十米),具有明显的高大干。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四级。乔木(1920.8—2002?5)大年,斋号南有斋,河北滦县人。擅长中国画。1941年从江汀习国画,为“获舫”入室弟子 。 1961年任教于上海市美术专科校,后为上海美术院国画系副教授。现为上海美术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著有《鸟画基础技法》、编有《鸟草虫入门》,作品有《彩霞迎春》等。

相关新闻

  广州日报讯(全杰 卢绍琨、左西尧、唐炯)在黄岗公园参天树木中,有一棵华南皂荚的大树已是171岁的“高龄”了。昨日,这棵古树正式由市政府确认为广州市第五批保护的古树木。前,广州受到统一保护的古树木已近1100株。

定期体检

  在华南皂荚古树的挂牌现场,记者看到面前的大树树干非常粗壮,起码要两人围抱才能把大树完全抱住。老树的树干在历了接近两百年的今天,已微微地向一边倾斜生长,看起来就像一个始弯的老年人。老树身上裂树皮成一条条横竖有序的裂纹,让人不感受到古树历过的沧桑,但看到古树茂盛、特是手指头般大小的树嫩绿鲜润,又让人感到古树焕发出来的盎然生机。 在大树被挂牌正式成为广州市第五批保护的古树木后,这将标志着这棵大树从今以后将有专门负责日常保护事宜,“包括会有专业人员对大树进白蚁防治工作,并且还会进定期‘体检’检查大树状况,以防止古树出现病害。”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说。

  从2006年下半年始,市政园林局展了第五批古树木的普查和鉴定工作。通过通市民申报热线,并由各区园林绿化管理办公室组织街道、村镇展普查工作,最终统计出待鉴定的829株大树。

筛选古树

  该项工作历时1年多,最终从829株待鉴定大树中筛选出268株古树木,其中古树264株,木4株。分布于广州市各区,并以南沙区居多,其中白云区31株,海珠区3株,黄埔区28株,萝岗区16株,南沙区168株,天河区3株,越秀区19株。树种20种,以荔枝木棉、细榕为芒果树、大榕次之。这批古树木还包括了前1至4批没有的一些树种,如佛肚树、橄榄、假桂,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等。古树的树龄集中分布在100年以上200年以下,有251株,200~300年的有11株,超过300年的有2株。

药用价值

  1、脱发,白发。用皂角加以何首乌研磨成粉末状,每日洗头,可减轻脱发,白发状况

 2、痛、不能履地。用皂角子一千二百个,洗净,以、少许香,研为末,加蜜做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空服,以蒺藜子、酸仁汤送下。

  3、大肠虚秘(时泻时秘)。治同上,服至百,以通为度。

  4、下痢不止。用皂角子瓦为末,加米糊和成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陈送下。

  5、肠风。用皂角子、槐实各一两,加粘谷糠香,去糠,研为末,每服一钱,陈粟为汤送下。此”。

  6、里急后重。用无蛀的皂角子(米糠过),加壳(过),等分为末,以饭和末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热汤送下。

  7、小儿流涎(由于脾热)。用皂角子仁半两、半夏(姜汤七次)钱二分,共研为末,加姜汁调成子,如麻子大。每服五,温水送下。

  8、妇女难产。吞皂角子二枚。

  9、牙痛。用皂角子研为末,棉裹末约弹子大两颗,热,交替熨患处。每且可熨三、五次。

  10、一切

  1.中口噤、涎潮上。用皂角一挺,去皮,以猪油涂黄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调下。体壮者可服二钱,以吐出涎为度。

  2.中。用皂角五两,去皮,为末,加陈年老调匀,左 涂右侧,右 涂左侧。药干再涂。

  3.中暑不省。用皂荚一两(烧存性)、甘草一两(微为末),以温水调一钱灌下。

  4.喉痹。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即愈。

皂荚

  5.咽喉肿痛。用皂荚一挺,去皮,米浸、七次,勿令过焦,研为末。每次少放入,吐涎则痛止,病渐愈。

  6.疾。用皂荚(烧存性)四两,苍耳(日干)四两,密陀僧一两,共研为末,做成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四十枣汤送下。一天服二次,病稍减,只服二十。此“抵住”。

  7.咳逆上气、唾浊,不能睡卧。用皂荚(,去皮、子)研为末,加蜜做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一,枣膏汤送下。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

  8.咳嗽。用长皂荚三长(去皮、子),一荚中装半夏十粒,一荚中装中巴豆,蜜制夏。再一起黄色,研为末。每用二、三分,于临卧时以姜汁调服。用特效。

  9.喘息中有声。用肥皂荚两挺,取肉,研为末,加蜜做成子,如豆大。每服一,以微泻为度,不泻再服药。一天服一次。

  10.部肿痛。用皂荚(去皮、子)黄为末,加一斗,以后饮服。一天服三次。

  11.二便不通用皂荚烧过,研为末,稀饭送服三钱,立通。又:用皂荚过,去皮、子,研为末,加、面糊成子。每服五十送下。又;用皂荚烧出烟,放在桶人坐桶上受烟熏。亦有效。

  12.黄肿气喘。用无蛀的皂角,去皮、子,涂,焦为末,取一钱,加巴豆去油膜)七枚,以淡研好和成子,如麻子大。每服三,饭后服,陈桔皮汤送下。一天服三次,隔二日增药一,以愈为度。

  13.身、面发肿。用皂荚去皮黄。锉取三升,放一斗中浸透后沸。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14.脚肿痛。用皂角赤小豆,共研为末,调匀贴患处。

  15.突然头痛。用皂角研末,吹入中,令打喷嚏

  16.风热牙痛。用皂角一挺,去子,装满盐,再加白矾少许,黄泥封固,后研为末,每日擦

皂荚

  (17)牙痛。用皂荚研末涂齿上,有涎即吐去。又:用皂荚、食盐等分为末,每日擦

  18.肠风。用长皂角五挺,去皮、子、三次,研为末,羊肉十两,细切,捣烂,和皂角末为,如梧子大。每服二十,温水送下。

  19.肛。用无蛀的皂角五挺,捶碎,加水揉取汁浸患处,自收上。收后以热水烫肚上下,令皂角,好不再肛。另外还须用皂角去皮,乐为末,加枣肉和成子,米汤送服三十

  20.囊偏痛。用皂角连皮研末,调水涂痛处。

  21.肛门肿痛。用皂角焦)、水粉(),等分为末,热调匀,摊巾贴患处,频频以水潮润。又:用皂角黄,去皮,出火毒后研为末。每服五钱,空服,温送下。

  22.妇女吹乳。用皂角去皮,蜜,研细,送服一钱。又:“妇人吹奶法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热一杯调八:一等于分五厘),管教时刻笑呵呵。”

  23.丁肿恶疮。用皂角去皮,焦。研为末,加麝香、人粪各少许,调匀涂患处,几天后疮拔出。

  24.小儿头疮。用皂角烧黑为末,剥去疮痂涂。几次即愈。

  25.足上疮(甚痒)。用皂角患处。

  (26)大癞。用找皂角二十条,过,去皮、子,以稠,滤过。冷后,加入雪糕做成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送下。

  27.积年疮疮。用皂角猪肚熟,去掉皂角,只吃猪肚

  28.。用皂角研末,吹取嚏。

  29.阴痒。用稻草烧皂角,烟熏十多次,痒即止。用皂角子仁研末涂,几日可愈。

  10、年久瘰疬。用无蛀皂角子一百粒、米一升、硇砂二钱,同干,。依疬子多少,每一疬子服一粒,细嚼后米汤送下。服亦可。体虚的病人不用硇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