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睑板腺癌

腺癌(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是一种起源于皮脂腺的恶性肿。发病率很高,眼睑恶性肿的第二位。在性面,女多于男。在发病部位上,下睑多于上睑。它的恶性程度,据分型不同而差异很大。恶性程度低的历时多年,缓慢增大,恶性程度高的则发展快,造成早期转移。故凡在40岁以上,而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样病变时应起重视。由于睑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对周围组织产生慢......
目录

病因

由于睑阻塞,腺体的分泌物潴留在睑,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起。

临床表现

早期很少有自觉症状,局部表现为皮下结,质硬,与皮肤不粘连,颇似霰粒肿,有的误认为霰粒肿手术切除术又复发。肿块继续增大后可在结膜面上透见黄色,表面不平,继而溃疡,出现菜样肿块,触之易出分化程度较低者,通过淋巴管可以较早的向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转移。

并发症

可向眶扩展,倾入淋巴,管并发生转移。

检查化验

无特殊检查法,肉眼观察即可。

鉴别诊断

此癌在临床上要和下列三种病变相鉴

1、霰粒肿

霰粒肿大多离睑缘较远,完全位于睑缘的霰粒肿比较少见。反之,癌期组织容易沿着睑导管蔓延,故睑缘受累者多见。

态上这二者在早期阶段是十分相象的,不过在癌,其病变表面的结膜往往比较粗糙,并且有时见到黄色的斑点。在霰粒肿病变处结膜一般呈青灰色或稍充,表面一般是光滑的。

霰粒肿时,里面可见含一种质样容物,如有继发性感染和液化,就会有灰黄色液体从切处溢出。在癌则是质地硬而脆的黄白色组织霰粒肿自动穿破后,可息肉样肉组织,不象在癌中所见到的那样表面粗糙的菜样肿物。

⑷青年时期腺体机能分泌旺盛,容易发生霰粒肿。人到老年,腺体趋向萎缩,分泌功能减少,所以在老年人霰粒肿比较罕见。因此在老年人有反复发作的霰粒肿出现时,必须警惕腺癌发生的可能性,最好将切出的病变组织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以免误诊。

2、鳞状细胞癌腺癌在病理上和鳞状细胞癌十分相似,但在临床上这两者却有显著区

腺癌好发在上睑;鳞状细胞癌多发生在下睑。腺癌位置较深,在睑当中或在眼睑皮下深层,而鳞状细胞癌因为起于皮肤表皮,位置一般较浅。

⑵早期的腺癌非常像霰粒肿,早期鳞状细胞癌在皮肤表面似或乳头状。晚期的腺癌的年龄比鳞癌还要大些。

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多,而鳞癌的患者则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都比较大,但腺癌的年龄比鳞癌还要大些。

⑷两者都可以发生转移,但鳞状细胞型腺癌的转移率60%)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率(10%)更高些。

3、基底细胞癌腺癌单纯病理,非常容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癌,因此应当结临床面的表现进

腺癌病变位置较深,在皮肤和结膜之间,基底细胞癌一般多起源于皮肤表皮,病变位置较浅,病变部位多位于下睑近内眦处。

⑵早期的腺癌似霰粒肿,晚期在皮下成核状分的硬块,溃破后,有黄白色组织似菜状。基底细胞癌早期似,晚期则成硬底潜卷边的典型蚕食性溃疡

腺癌患者女性比男性多;在基底细胞癌,则男女约略相近。

⑷基底细胞型腺癌的转移率约为40%,而皮肤基底细胞癌则基本不发生转移。

治疗

不治可因溃疡,感染或衰竭致死。放疗对此类癌肿不甚敏感,故只能把放疗作为助。手术治疗尚较有效,对分化型者,如病变较小,未超出眼睑本身,仅作局部切除即可。

1、肿切除,伤,无复发。

2、好转:肿切除术后残留。

3、未愈:无变化或恶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