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带花
形态特征
锦带花属落叶灌木,高达1-3米;幼枝稍四方形,有2列短柔毛;树皮灰色。芽顶端尖,具3-4对鳞片,常光滑。叶矩圆形、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5-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短柔毛,脉上毛较密,下面密生短柔毛或绒毛,具短柄至无柄。
花单生或成聚伞花序生于侧生短枝的叶腋或枝顶;萼筒长圆柱形,疏被柔毛,萼齿长约1厘米,不等,深达萼檐中部;花冠紫红色或玫瑰红色,长3-4厘米,直径2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裂片不整齐,开展,内面浅红色;花丝短于花冠,花药黄色;子房上部的腺体黄绿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栽培方法
播种
1、采种 可于9-10月采收,采收后,将蒴果晾干、搓碎、风选去杂后即可得到纯净种子。千粒重0.3g,发芽率50%。
2、种子处理(催芽) 直播或于播前1周,用冷水浸种2-3小时,捞出放室内,用湿布包着催芽后播种,效果更好。
3、播种于无风及近期无暴雨天气进行,床面应整平、整细。播种方式可采用床面撒播或条播,播种量2g/平方米,播后覆土厚度不能超过0.3cm,播后30天内保持床面湿润,20天左右出苗。
4、苗期管理 苗木长出3-4根须根时可进行第1次间苗,并及时松土除草。产苗量200株/平方米,当年苗高30-50cm。1-2年生苗可出圃栽植。
锦带花的变异类型应采用扦插法育苗,种子繁殖难以保持变异后的性状。黑龙江省的做法是在4月上旬,剪取1-2年生未萌动的枝条,剪成长10-12cm的插穗,用α-萘乙酸2000mg/kg的溶液蘸插穗后插入露地覆膜遮阳沙质插床中,沙床底部最好垫上一层腐熟的马粪增加地温。地温要求在25-28℃,气温要求在20-25℃,棚内空气湿度要求在80%-90%,透光度要求在30%左右。50-6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在80%左右。
在生长季节将其压入土壤中,进行压条繁殖。通常在花后选下部枝条压,下部枝条容易呈匍匐状,节处很容易生根成活。分株在早春和秋冬进行。多在春季萌动前后结合移栽进行,将整株挖出,分成数丛,另行栽种即可。在4月上中旬进行,播后应用洇灌的方法浇水,不可用喷壶向土面喷水,以免将种子冲出土面。播后15天左右出苗。但采用播种法成长期较长,一般少量繁殖不采用此法。
病虫防治
栽培技术
锦带花适应性强,分蘖旺,容易栽培。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作为育苗地,1-2年生苗木或扦插苗均可上垄栽植培育大苗,株距50-60cm,栽植后离地面10-15cm平茬,定植3年后苗高100cm以上时,即可用于园林绿化。
施肥
盆栽时可用园土3份和砻糠灰1份混合,另加少量厩肥等做基肥。栽种时施以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以后每隔2年至3年于冬季或早春的休眠期在根部开沟施一次肥。在生长季每月要施肥1-2次。
浇水
生长季节注意浇水,春季萌动后,要逐步增加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干旱易使叶片发黄干缩和枝枯,要保持充足水分并喷水降温或移至半阴湿润处养护。每月要浇1至2次透水,以满足生长需求。
修剪
由于锦带花的生长期较长,入冬前顶端的小枝往往生长不充实,越冬时很容易干枯。因此,每年的春季萌动前应将植株顶部的干枯枝以及其他的老弱枝、病虫枝剪掉,并剪短长枝。若不留种,花后应及时剪去残花枝,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生长。对于生长3年的枝条要从基部剪除,以促进新枝的健壮生长。由于它的着生花序的新技多在1-2年生枝上萌发,所以开春不宜对上一年生的枝作较大的修剪,一般只疏去枯枝。
种类介绍
4.花叶锦带花:株高2米至3米。株丛紧密,株高1.5-2m,冠同2-2.5m,叶缘乳黄色或白色,叶对生,长卵形,叶端渐尖。聚伞花序生于枝顶,萼筒绿色,花冠喇叭状,花色由白逐渐变为粉红色,由于花开放时间不同,有白、有红,使整个植株呈现 两色花,在花叶衬托下,格外绚丽多彩。
6.毛叶锦带花:与锦带花近似,重要特点是,叶两面都有柔毛;花萼裂片交款,基部合生,多毛,花冠狭钟形,中部以下突然变细,外面有毛买玫瑰红或粉红色,喉部黄色;3-5朵着生于侧生小短枝上;开花较早(4-5)月。
8.红王子锦带花:其植株较矮,株高1米至2米,冠幅1.4 m。嫩枝淡红色,老枝灰褐色。叶长椭圆形,整个生长季叶片为金黄色。夏初开花,花期自4月陆续开到10月 份,枝条开展成拱形。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冠漏斗状钟形,花朵密集,花冠胭脂红色,艳丽悦目。
10.日本锦带花(原变种)Weigela japonicaThunb. var.japonica
11.半边月(变种)Weigela japonicaThunb. var.sinica(Rehder) L. H. Bailey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淋巴瘤
下一篇 颌骨造釉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