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月

海月 海月,中药。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 Placuna placenta (Linnaeus) 的肉。分布于东海、南海等地。具有消食化痰,调中利之功效。常用于结食积,黄疸消渴。肉。味甘,性平。消食化痰,调中利。用于结食积,黄疸消渴服:汤,15-30g。退潮后到海滩采捕,取肉,鲜用。贝壳近,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
目录

入药部位

肉。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消食化痰,调中利

主治

用于结食积,黄疸消渴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

采集加工

退潮后到海滩采捕,取肉,鲜用。

形态特征

贝壳近,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紫色。放射肋及同生长线均极细密,近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白色,具云母光泽。铰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齿,呈“八”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成2条凹槽,韧带黑色1个,,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长环境

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藻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益心丸

下一篇 骨血管外皮细胞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