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骨恶性淋巴瘤

淋巴是指侵及组织恶性淋巴淋巴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淋巴(primary lymphoma of bone)系指原发于淋巴,要严格区分淋巴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很困难的,艾滋病淋巴的报道较多,但大多数为全身淋巴所致,预后相对较差。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骨折 就诊科室:液科 肿......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骨折

就诊科室:液科 肿科 肿科 肿

治疗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15%

病因

切面为灰白色,呈颗粒状,质软,如淋巴结,常侵入软组织肉。

镜下相对均质,含大量细胞(即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淋巴母细胞,并被网织纤维分成小状,特殊染色可显示网织纤维的网状结构,网织细胞核相对较大,但空虚呈囊状,核膜内陷有皱褶;胞质丰富红染,边界清晰;可见有丝分裂,有时可见Sternberg细胞(即镜像细胞),起源于软组织恶性淋巴常可分出较多亚类,原发于的多属混型或不能分出。

淋巴细胞较多时有可能误诊为骨髓炎,也可能与组织细胞增生症混淆,但后者缺乏恶性表现。

并发症

常并发病理骨折神经脊髓损伤的表现。

常见症状

淋巴可以单发,也可以同时多侵犯,最常见的部位是下颌,以下依次为股骨柱,胫肱骨等。

病人起病较缓,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早期较轻微,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加重,成软组织包块后有肿胀,局部可摸到软组织包块,皮温高,压痛明显等恶性肿的一般特点,由于早期症状较轻,有些病人发生病理骨折时才就诊,部分病人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发热无力消瘦,短时间出现较明显的体重降低等。

检查

部分病人可有贫血沉增快,大多数病人碱性磷酸酶增高

1.影像检查

X线平上可见广泛的溶性破坏,呈虫蚀状或斑点状透亮区,可伴有硬化,边界不清,逐渐消失在正常中,皮质穿破后可见软组织肿物影。

病理骨折淋巴较常见,有时系病人就诊的要原因,其中包括长病理骨折及椎体压缩性骨折

2.放射性核素扫描

像其他一样,放射性核素99Tc扫描对诊断病变部位是一种较敏感的检查法,它可以比X线早3个月发现病变,缺点是假阳性率较高,且不能定性,有人用67Ca做扫描,此种扫描对淋巴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3.CT及MRI

CT及MRI用于淋巴的诊断可以较好的显示肿包块大小,范围及破坏的情况,MRI显示淋巴通常可看见匀质的体,也可看到结成,对于有条件的病人,应考虑部,胸部的CT或MRI检查,这对淋巴的分期有较大意义。

诊断鉴别

必须通过组织检查才能诊断,并要与Ewing肉瘤区分,认真找其他病灶和进骨髓穿刺,并特殊的检查以除外病,必要时进淋巴造影与其他部位的CT检查以除外淋巴系统起源者。

这个病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治疗

淋巴对放疗较敏感,是首选的治疗法,通常量为35~45Gy,范围包括肿周围4~5cm边界,如有淋巴结肿大,可同时做放疗。自20世纪50年代后,化疗淋巴的治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等。多数张放疗与化疗联应用效果更好。   

于外科的治疗,由于淋巴对放疗、化疗均敏感,因此,多数者对淋巴张外科治疗,特是四肢长、髂等。许多人认为长性病损通过放疗后可逐渐发生硬化。也有人报道采用肢及其他法联治疗淋巴取得较好的效果。对淋巴截瘫,可以手术减压助局部放疗。

预后

原发性淋巴预后较好,据Mayo clinic and Mayo Foundation的统计,原发单淋巴过放疗、化疗联治疗后,5年、10年生存率分为58%和53%;而多侵犯的病人治疗后5年、10年生存率分为42%和35%;损害同时淋巴结或软组织侵犯的病人5年、10年生存率只有22%和15%,淋巴治疗后5年死亡人数较多,而5年后病死率大大减少,其生存线5年下降较明显,以后则较平坦,变化不大,这一点与其他的恶性肿相似。其他医院报道的结果大致如此。决定其预后的因素较多。一般认为组织类型是最要的因素,但由于淋巴组织类型多,且淋巴发病率低因此尚未见到这面的统计资料。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键。

护理

(一)理护理

恶性肿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等一系列理变化,密切观察,给予不同的疏导和理支持。

(二)养护理

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对食欲较差进食困难者宜少量多餐、少渣饮食,必要时给予静养支持。放疗期间忌服辛辣香等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葱、蒜、韭菜、羊、鸡等。

(三)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指导病人使用不同的法控制疼痛,对疼痛难以控制者可据三级阶梯止痛案遵医嘱给药。

(四)术后护理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流管、切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术后如无,可在1~7天后离床活动,即早期离床活动。可先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动作。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容。

(五)放疗护理

指导家人在放疗期间应减少病人活动,保病人身休息,放疗前后病人应卧床休息30分钟,放疗期间注意黏膜保护,观察局部器官的功能状态,预防继发感染的发生。

(六)化疗护理

向病人解释,取得有效的治疗配,注意观察药液对管壁的刺激,发现有外渗现象,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局部普鲁卡因。化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瘀斑、齿及感染等反应。

 饮食保健

多以清淡食物为,注意饮食规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