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发生局部性或弥漫性扩张,超过局部原来直径的两倍以上,呈单发性或多发性的样改变,称之为冠状动脉。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非特异的。这要取决于动脉本身的病理改变,以及是否有并症。其临床表现可为绞痛或急性梗死的症状和体征。瘘大也可以发生力衰竭。川崎病患者可能伴有持续高热,一般持续5 天以上,咽炎手足脱皮,多发性的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结膜炎等。在尸检或冠状动脉造影的......
目录

流行病学

在尸检或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中约1.5%有冠状动脉。先天性冠状动脉患者占冠状动脉的20%。

疾病病因

冠状动脉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1.先天性冠状动脉 动脉壁中层呈段性缺如,纤维发育不良组织排列异常。病变管不断扩张、变薄而动脉或因病因尚不清楚的,使动脉壁呈囊性坏死及变性中层侵犯尤为明显弹力纤维严重破坏使动脉壁变薄弱而动脉另外就是由冠状动脉成的动脉

2.后天性冠状动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的最常见原因占动脉的52%多发生在50岁以上要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高脂血症,特是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增高,使脂质首先沉积于管壁的皮层皮细胞破坏及纤维化进而累及中层弹力纤维以及管全层使管的养受到障碍,结果造成管壁膜撕裂,管壁变性,局部萎缩脆弱动脉

(2)川崎病(Mucocutanous lymph node syndrome,MLNS):这种病要侵及6岁以下儿童,但也可累及青年人其中60%的病人发生心脏。如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炎或梗死,也可起乳头功能紊乱而发生二尖瓣反流

(3)其他病因:除上述常见的病因冠状动脉还可见于晚期梅毒膜感染后脓毒栓塞,创伤新生物,硬皮症等。同时也可继发于冠状动脉术后或手术后如:膜活检、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移植后

(4)继发于严重发绀病:严重发绀病病人,若活到成年,由于氧饱和度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冠状动脉就会发生弥漫性扩张

(5)动脉瓣上狭窄:有动脉瓣上狭窄时,冠状动脉的灌注不是在舒张期,而要发生在室的收缩期,从而造成冠状动脉的异常扩张。

病机

不论冠状动脉病因如何,冠状动脉可呈局限性或多发性先天性的多发生在冠状动脉分叉处好发在冠状动脉多不伴动脉硬化但高龄患者也可有动脉硬化钙化的情况。

后天性冠状动脉多见于成年人多发生在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之上,伴有狭窄或样扩张多发生于左冠状动脉。青年发病,特是6岁以下患川崎病者15%~25%的病人会并有冠状动脉。Skitamura 收集日本170例接受搭桥治疗的川崎病病人发现累及左干为11.8%冠状动脉为77.6%,左前降支为87.6%回旋支为25.9%约一半病人的冠状动脉可以自消退。

组织上都可见壁中层破坏,受累的管表现为局部变薄发生异常扩张。冠状动脉扩张的管壁,因内壁不规则向的改变和滞留加上皮细胞的破坏,就容易栓使管腔变细狭窄出现不全。栓子落可导致急性梗死,甚至猝死巨大的动脉可以压迫邻近的冠状动脉,同样可以导致绞痛。除此而外,巨大的动脉也可发生“窃”现象即当心脏舒张时冠状动脉流入动脉,收缩时,流从巨大的动脉回逆入冠状动脉,造成远端不足冠状动脉破裂至心包腔,发生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但较少见。破入冠状窦动脉冠状动脉瘘的病理生理改变若破大又破入低压的腔,严重时可发生力衰竭。

临床表现

冠状动脉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非特异的。这要取决于动脉本身的病理改变,以及是否有并症冠状动脉本身不症状,有时很大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尸检或冠状动脉造影时偶然发生其临床表现可为绞痛或急性梗死的症状和体征瘘大也可以发生力衰竭。破入心包腔则发生急性心包填塞而死亡巨大的冠状动脉也可出现右室流出道受阻的症状和体征

川崎病患者可能伴有持续高热,一般持续5天以上,咽炎手足脱皮,多发性的红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结膜炎等。

并发症

可有冠状动脉栓栓塞急性梗死急性心包填塞等并发。

诊断

冠状动脉病人常无临床症状电图也可以正常。体检可无任何阳性体征。直至发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成、梗死等)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此病的早期诊断较困难一般年轻的病人(尤其20岁左右)发生急性梗死时都应想到此病的可能性。要进一步检查心脏X线超声动图等,尤其动脉造影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提供直接的影像征象为诊断和今后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

1.电图 通常正常,也可表现为ST-T改变或急性梗死的相应改变。

2.心脏X线 特是在右缘偶尔可发现心脏轮廓发生异常改变或伴有动脉钙化可以怀疑本病

3.超声动图CT磁共振 对正确诊断冠状动脉有很大的帮助。

4.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 能提供最正确的诊断准确提供冠状动脉管受累的情况动脉的大小、部位、远端管床情况及是否冠状动脉瘘等。

治疗

冠状动脉无论是单纯性或是继发于冠状动脉瘘一确诊均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应用阿司匹林和γ-球蛋白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冠状动脉手术需在低温体外环下进动脉切除或体两端结扎,用大隐静或乳动脉搭桥。

对并发急性冠状动脉成或梗死者可采取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注射链激酶尿激酶溶解栓。溶栓治疗效果不满意者,仍需手术治疗。

预后

几乎没有冠状动脉患者自然生活史的有临床意义的资料。由于冠状动脉发病的原因不同所以自然生活史与原发病有。此类患者大多死于栓塞成导致的急性梗死死亡,或因动脉破裂造成急性心包填塞死亡患川崎病的患者大多病情是一过性的,而且可以自愈只有1.2%死于发病以后6个月但也有一半病人的冠状动脉可以自消退对于那些长期有冠状动脉的病人,仍有因成或落发生梗死和猝死的危险。

Kitamura报道170例因川崎病起的梗死病人中死于第1次梗死占22%,死于第2次梗死占60%死于第3次梗死为87%。

预防

1.针对其可能的各种致病因素进预防,大力提倡优生优育妊娠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减少子宫受不良物理和化因素的影响必要时进产前遗传或染色体检查,防患于未然。

2.冠状动脉常伴有冠状动脉的狭窄即使不伴有狭窄动脉的异常扩张也改变了流的性质发生涡流和液滞留,因此亦产生栓和栓子落临床上出现绞痛、急性梗死,甚至猝死。因此,临床上已确诊为冠状动脉无论有无症状否都应考虑手术治疗但对川崎病患者手术治疗应慎重考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骨瘤

下一篇 肝脏炎性假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