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萝
入药部位
藻体。
性味
味咸,性寒。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痢,小儿热痢:(海萝)用淡水漂白,晒干。煮糖水或用开水冲泡(1-2h),加白糖服。(《南海海洋药物》)
2、治肠炎,痢疾:海萝、白头翁、地榆各9g。煎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3、治风湿性关节通及瘿瘤:海萝9g,两面针3g。煎服;或用约40%黄酒浸5d。浸液每日3次,每次适量口服。(《中国药用海洋生物》)
用法用量
禁忌
采集加工
东海夏季,南海春季,渤海、黄海夏、秋季采收,去除杂质,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
1、海萝:藻体紫红色,黄褐色至褐色,软革质,干后韧,高4-10cm,可达15cm,丛生,主枝短,圆柱形或亚圆柱形,宽约4mm,不规则二叉分枝,于分枝处常缢缩。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故藻体有时扁塌,细胞壁外层为海萝胶,内层为纤维素。四分孢子囊散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圆球形或半球形,很小,突生体表,密布于藻体上。固着器盘状。
2、鹿角海萝:藻体紫红色,软革质,高5-12cm;丛生,初生枝圆柱形,其后渐扁,宽约1-4mm,不规则二叉分枝,在分枝处不缢缩,枝端常尖细,弯曲似鹿角形。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膨起呈半球形。
生长环境
性状鉴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