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豘鱼

海豘,为海豚科动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海豘 (《 本草拾遗》)【异】海狶(《临海异物志》)。【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功用治-海豘的功效】《本草拾遗》:肉,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瘘。海豚(《纲》) 体长2~2.4米,肥满呈。头部较小,长而突出,如状,嘴与交界处有V沟线相隔。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孔极......
目录

基本简介

海豘 (《 本草拾遗》)

【异】海狶(《临海异物志》)。

性味】《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功用治-海豘的功效】《本草拾遗》:肉,瘴疟,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恶疮、疥癣、瘘。

动物形态

海豚(《纲》) 体长2~2.4米,肥满呈

头部较小,长而突出,如状,嘴与交界处有V沟线相隔。

上下颌各有齿94~100枚,齿末端尖锐,稍向后

孔极小。

孔1个,生于头部,边缘有瓣状膜,能自动开合

眼小,有黑圈。

部中央有鳍,前肢鳍状,尖而狭;无后吱。

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成半月鳍状。

头部和躯体面及两侧呈苍黑色白色

群栖于海中,性很活泼。

我国东海、南海一带均有。

化学成分

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质23.5%,脂肪1.5%,灰分1.8%。

肉中的红蛋白的N端氨基酸为甘氨酸。

率计算分子量为185560。

脂肪因身体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质及组成也不相同。

油脂的特点在于含异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组成混甘油酯,而三异戊酸甘油酯则不存在。

其总脂肪酸组成如下:饱和脂酸-异戊酸:皮下脂肪3.2,头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头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头部脂肪12.5;棕榈酸:皮下脂肪8.6,头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头部脂肪0.4。

不饱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头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头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头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头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头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级醇2~3%,与脂肪酸化成酯。

无论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维生素A含率都足与鳕鱼油相匹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