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蝶窦恶性肿瘤

原发的蝶窦恶性肿临床罕见,不足鼻窦恶性肿的1%,临床病例常为筛窦鼻腔鼻咽的恶性肿侵犯扩展所致。个有继发于远处器官恶性肿的转移。。蝶窦恶性肿临床少见,据Godtfiedson(1947)分析218例鼻窦恶性肿,以发生于上颌窦者最多,占86.7%,筛窦占43.6%,蝶窦占2.3 %。蝶窦恶性肿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继发于远处器官转移的有前裂腺癌、骨髓甲状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肝癌、......
目录

基本概述

  蝶窦恶性肿临床少见,据Godtfiedson(1947)分析218例鼻窦恶性肿,以发生于上颌窦者最多,占86.7%,筛窦占43.6%,蝶窦占2.3 %。蝶窦恶性肿分原发和继发两种。继发于远处器官转移的有前裂腺癌、骨髓甲状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肝癌乳腺癌肾癌等。由邻近器官侵入者,要有鼻腔中的鼻窦鼻咽和蝶鞍部肿。Barrs(1974)认为蝶窦转移肿,远处转移多于邻近器官转移。

诊断方法

  蝶窦恶性肿由于发病率低,解剖部位隐,早期症状不明显,而易于误诊。故对有深部头痛,继之出现第Ⅵ、Ⅳ、Ⅲ、Ⅴ神经麻痹者,应首先考虑到蝶窦疾病。如上述症状进展较快,应怀疑蝶窦恶性肿,此时要对病人进全面检查,包括全身各器官鼻腔鼻咽腔、眼科、神经科等检查,更重要的需摄头颅正侧位、颅底、视神经,予以颈动脉造影、头部CT或MRI,以显示肿的大小和延伸的范围。蝶窦的诊断需穿刺或中隔蝶窦放术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本病需与鼻咽癌、蝶窦粘液囊肿、蝶鞍及鞍旁肿相鉴

治疗措施

  蝶窦恶性肿,一般采取放疗与手术治疗相结的综治疗。受手术部位限制,难于彻底切除,手术前应进足量放疗,间隔2~3周后再进切除。对原发肿,可通过侧切路径切除中甲和筛窦后进入蝶窦区,或中隔进蝶窦放和肿切除。术中须警惕肿侵袭侧壁后,体可与蝶动脉动脉粘连,盲钳取肿可能致动脉破裂而发生致死性出。如术中发现组织有明显传导搏动且和动脉粘连时不应强切除,其残留部分可补充放疗。

预后欠佳,特是继发于远处器官或有颈淋巴结转移者。

病理改变

  据Alexander(1963)报道,原发于蝶窦的恶性肿鳞状细胞癌、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柱细胞癌、腺癌、巨细胞、造釉细胞、恶变的翻性乳头状等。由于蝶窦质菲薄,易被肿破坏,故最早起的症状与体征是蝶窦邻近器官受侵所致。转移癌较原发癌的破坏过程更快。临床发现颈淋巴转移者甚少,Wyllie(1973)报告6例蝶窦仅有2例发现颈淋巴结转移。

临床表现

  蝶窦恶性肿多在成年后发病,无性差异,原发性蝶窦恶性肿,随着肿扩大和压迫神经可出现进头痛头痛常位于眶深部或球后、颈侧深处或部深处,有时位于枕部,并向颈后扩,也有头痛不显著者,这时最容易误诊。肿向侧壁发展,最先发生外展神经麻痹眼球斜,复视,后滑车神经及动眼神经也相继麻痹,临床表现眼球固定、上睑下垂、瞳孔大。视神经受压可出现视力减退或失明。眼部症状可由单侧逐渐发展为双侧,并常伴有眼球突出。如侵犯蝶鞍,可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症状。也可表现为尿崩症。蝶窦转移癌除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外,在全身体检中常可发现远处原发癌的症状与体征,故临床医生对蝶窦的占位性病变,应特注意进全身系统检查,以避免只重视局部而造成的误诊。

检查化验

蝶窦恶性肿由于发病率低,解剖部位隐,早期症状不明显,而易于误诊。故对有深部头痛,继之出现第Ⅵ、Ⅳ、Ⅲ、Ⅴ神经麻痹者,应首先考虑到蝶窦疾病。如上述症状进展较快,应怀疑蝶窦恶性肿,此时要对病人进全面检查,包括全身各器官鼻腔鼻咽腔、眼科、神经科等检查,更重要的需摄头颅正侧位、颅底、视神经,予以颈动脉造影、头部CT或MRI,以显示肿的大小和延伸的范围。蝶窦的诊断需穿刺或中隔蝶窦放术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药物疗法

  蝶窦放术;肿切除术;显微镜下肿分次切除术;放疗

并发症

眼部症状可由单侧逐渐发展为双侧,并常伴有眼球突出。如侵犯蝶鞍,可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症状。也可表现为尿崩症。蝶窦转移癌除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外,在全身体检中常可发现远处原发癌的症状与体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桂龙咳喘宁片

下一篇 大肠类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