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侧脑室肿瘤

脑室(lateral ventricular tumors)是指位于侧脑室的肿,占的0.75%~2.8%,占脑室系统肿的44.7%。脑室可起源于侧脑室壁、膜丛以及异位组织,其具体发生的部位、病理性质和临床表现等各不相同。侧脑室分为5个部分,前角、颞角(下角)、枕角(后角)、体部和房部(三角区)。前角在,体部在中央,后角在枕,下角在颞脑室多发生于......
目录

基本概述

  侧脑室左右各有一个,状不规则,位于、枕及颞。分为前角、下角、后角、体部和三角区5个部分,液,是由侧脑室组织所分泌侧脑室是指来源于侧脑室壁、组织及异位组织的肿。常见者有室管膜膜乳头状上皮样囊肿,其中以为最多。据大量病例的统计侧脑室的前部以为多见,后部多发生膜乳头状则多发生于三角区,并可向脑室其它部位延伸,有时可通过室间孔而长入第三脑室。但总的看来脑室多发生于侧脑室的前部及三角区。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以前发病者较多,左侧似多于右侧,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

  脑室的空腔,液,因此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的大小和部位,只有当肿阻塞了环通路,或当肿压迫其周围组织时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压增高症和病灶症状

  1.压增高 侧脑室当其体积很小或未环受阻时,病人可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当环发生障碍后(室间孔阻塞、脑室部分梗阻),而出现压增高症,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头痛头痛也是大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据资料统计,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脑室病人的92.5%。头痛常呈发作性、间歇性或阵发性加重。当室间孔或脑室的一部分(上角或下角)被阻塞时则造成梗阻性积水,因脑室的急剧扩张,病人头痛常难以忍受,头痛严重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有的病人可因突然的压增高产生脑疝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肿在侧室有一定的活动度,常呈活瓣状而突然阻塞环通路,造成急性颅压上升,这也是发作性头痛产生的原因。当因体位或头位发生变动使脑室受阻的情况解除时,病人头痛可很快停止。如再次阻塞,随之头痛再次发生,如此可反复多次发作。因此有少数病人于每次发作时常以前撞地或呈屈膝俯卧位。

  病人在头痛剧烈时常出现强直性痉挛或因脑疝成而死亡。由于长期压增高病人出现视力减退,小儿可有头颅的增大,叩之呈“破壶音”。

  2.局灶症状 局灶症状或称为定位体征,当肿体积较小未压迫或未侵犯周围组织时不产生任何定位体征。由于肿的不断生长对各不同部位的周围结构产生压迫或破坏,而出现各种不同的损害症状和体征。肿可累及囊、基底,也可向实质生长,从而病人出现半身或单肢型的瘫痪感觉障碍,以及病灶对侧较轻的中枢性面瘫同向性偏盲等。如果左侧颞、、枕交界区受到侵犯,病人将出现失认及失语症。脑室周围组织受累及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随颅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3.精神障碍 压增高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一般症状比较轻,在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周身软弱无力,对周围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

  4.视神经乳头改变 在压增高的早期,病人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种,呈现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生理凹陷的消失,有时可见有放射状的小管影,状呈绒毛样的管团及静波动。晚期则表现为继发性的神经萎缩,病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是长期颅压升高所造成的结果。病人常在视力减退以前出现一过性的黑曚即阵发性的眼前发黑,这是将要出现视力减退的信号。

  5.癫痫发作 脑室时少数病人可出现癫痫发作,一般认为由压增高所起,在临床上表现为大发作,一过性强直性痉挛性发作,没有定位意义。

  的探讨儿童脑室的常见类型和分布位置,显微手术切除肿的入路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神经镜的助作用.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位于侧脑室体部中线的肿3例;中回入路切除前角或体部较前位置的肿10例;皮质入路切除三角区和体部较后位置的肿17例;8例神经助的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全切除27例,全切率90%;次全切除和部分切除3例.术后要并发症为发热4例,积水3例,肢体偏瘫3例,肢体感觉障碍和短暂感觉性失语各2例.结论儿童脑室的类型和分布部位有其特点,正确的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技巧是取得良好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键,神经助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辅助检查

  1.液检查 病人脑液压力升高,液蛋白含量也升高,并以脑室者为最高,穿获得者蛋白含量则较低。肿侧侧脑室液的蛋白含量高于对侧侧脑室液蛋白含量

  。液细胞数稍增高,有时可查到细胞。

  2.颅骨X线平 颅骨脑室时一种简单的检查法,其X线征象表现在两个面:①压增高征象:颅骨指压迹增多;鞍区质变化,呈现后床突质吸收甚至消失,鞍变短,严重者鞍也消失;压增高时间较长,颅骨发生质吸收萎缩变薄;②肿钙化:肿钙化也称为颅病理钙化。侧脑室钙化并不少见,多见于室管膜丛乳头状室管膜钙化多表现为侧脑室在的点状聚集而构成的多发性球钙化丛乳头状多发生在侧脑室三区,其钙化特点为单侧侧脑室三角区部位出现钙化,双侧侧脑室三角区部位发生钙化但大于正常丛的钙化斑。钙化多呈点状、状、针状或放射状。

  3.管造影 脑室管造影时要显示积水的管征象,表现为大脑动脉变直或向对侧移位,侧裂动脉可有轻度的向外移位或仅表现有外移的趋势。大脑动脉水平段及其分支向上呈弧移位,胼周动脉上移,膝部变,其上段牵直。膜前动脉变直或向下移位,或可见有扩大的膜前动脉向肿区。有时可显示出脑室的异常管团。

  4.脑室造影 脑室造影是脑室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检查法,可直接显示肿的大小及位置,并作出定位甚至定性诊断。由于脑室易于阻塞室间孔,造影时可见脑室扩大并以肿侧为明显,脑室可见充盈缺损及肿影。侧脑室三角区较大的肿造影可见体包绕的肿块,有时可见侧脑室向对侧移位。

  5.其它 电图检查可见有局灶性慢波。超声波检查有中线波移位。CT检查对脑室的诊断可提示重要依据,并可显示肿的大小、状及位置,有时并可作出定性诊断。

鉴别诊断

  脑室据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助检查所获得的结果不难诊断,但易与下列疾病相混淆,需加以鉴

  (一)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头痛呈发作性,这是由于肿突然阻塞环通路所造成,可骤然发生,当阻塞解除时头痛即可缓解或消失。它和头位的变动有密切的系,一般于俯卧时减轻,仰卧时头痛加重。第三脑室常伴有视丘下部受损的症状,表现为尿崩症、肥胖、嗜睡等。脑室造影显示第三脑室充盈缺损可确定诊断。

  (二)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压增高明显而定位体征一般不多见,临床表现多为头痛头晕呕吐三个症状的组,此为压增高所造成。其次可见局部损害症状。第四脑室底部与多个颅神经核相毗邻,当肿压迫或侵及这些颅神经核团时即可出现颅神经受损症状,病人可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困难、声音嘶哑、运动不灵及眼外麻痹等。枕骨大孔疝也较常见,在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强迫体位。除此以外,病人还可出现小脑受损症状,表现为走路不稳和易于倾倒。病人视神经乳头水肿眼球震颤脑室造影发现第四脑室充盈缺损及肿组织影可得确诊。

  (三) 胚胎残余组织,来源于颅管的残余上皮细胞,多发生于儿童,其生长于鞍上和鞍,于蝶窦发生者甚少。无论是鞍上或鞍者都可向上发展,一部分病人肿可突入第三脑室甚至侧脑室生长。在儿童多以压增高为首发症状,在临床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且常出现颈硬、颈痛及复视。肿向上生长压迫视觉传导路造成视力及视野的改变,多见于成年人。无论是儿童或成年人都有分泌功能的紊乱,在临床上则表现为性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迟缓、水及脂肪代谢障碍视野缺损以双颞侧偏盲为多见。三脑室,病人不出现视力及视野的改变。典型的颅骨X线平表现为压增高的征象,鞍或鞍上显示有点状的钙化,并可联,蝶鞍呈球或盆扩大。

  (四)积水 积水可分

  为先天性积水和由后天性疾病所造成的积水两类。

  1.先天性积水 先天性积水为婴幼儿的先天性畸所造成,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三个面:①中脑导水管畸,常见者为导水管的分叉畸和狭窄,其次可见中脑导水管膜;②阿诺-嘉瑞畸小脑体、延髓及第四脑室疝入枕骨大孔或椎管使环受阻;③第四脑室中孔及侧孔锁。先天性的积水由于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中孔和侧孔锁而造成者也称为梗阻性积水。

  2.后天性疾病所致之积水 后天性非肿原因造成的积水有膜的感染、网膜下腔出寄生虫病等。

  婴幼儿积水时头颅不断增大并下垂,前突出,眼球下视,巩膜外,颅缝分离,前囟门大而膨隆,叩之呈“破壶音”。患儿同时有恶心呕吐,智力低下,视力减退以至失明。有的患儿并有膜膨出或柱裂。成年人只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压增高症状而无头颅增大脑室造影显示脑室系统扩大。

  (五)囊虫病 其为脑室系统的豚囊虫病,多为单个发生,体积较大在脑室呈游离状态,也有与脑室壁粒连者。如其阻塞了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中孔,或上述结构发生炎症而粘连将产生梗阻性积水。底池部位的囊虫容易发生破裂,葡萄状虫体堆积于底池,并起蛛网膜的肥厚和粘连也可发生积水。在临床上病人出现头痛呕吐压增高症状,有时病人发生意识丧失。部分病人因囊虫破裂,囊液对大脑的刺激产生膜刺激症。囊虫病也可为多发,不但存在于脑室,在组织中也同时存在,由于其对组织的损害而出现相应的病灶症状,约有80%的病人的癫痫发作。同时病人常有皮下结,切除活检可实。大便检查常可发现成虫及虫卵。液蛋白含量增高,补体结试验阳性。脑室造影显示阻塞以上部位脑室系统呈一致性扩大并可见囊虫影。

  (六)透明隔肿 透明隔为左右侧脑室之间的薄膜。此外发生的肿以少突质细胞多见,其次为室管膜质母细胞细胞。80%发生于20~40岁的成年为常见,有的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和强迫头位。如肿侵及胼胝体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中枢性面瘫等。因肿位于脑室,病人颅压增高液蛋白含量增高。少数病例在颅骨X线平上可见异常钙化影,脑室造影显示侧脑室充盈缺损肿组织影,CT检查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七)丘 其临床表现要为压增高和局部损害症状两个面。压增高为肿压迫导水管、室间孔或第三脑室所造成。病人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病灶对侧半身的运动及感觉障碍同向偏盲,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有的病人可有嗜睡、多尿肥胖等表现易与脑室相鉴

  (八)中脑 中脑尤其是中脑被盖部的肿由于其对中脑导水管的压迫,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早,也常以此为首发症状。病人常并有动眼神经麻痹偏瘫、半身舞蹈症或徐动症,动眼神经麻痹并对侧半身共济失调脑室造影可见侧脑室、第三脑室呈一致性明显扩大,第四脑室可不显影。

检查

  .液检查 病人脑液压力升高液蛋白含量也升高并以脑室者为最高穿获得者蛋白含量则较低肿侧侧脑室液的蛋白含量高于对侧侧脑室液蛋白含量液细胞数稍增高有时可查到细胞

  .颅骨X线平 颅骨脑室时种简单的检查法其X线征象表现在两个面:①压增高征象:颅骨指压迹增多;鞍区质变化呈现后床突质吸收甚至消失鞍变短严重者鞍也消失;压增高时间较长颅骨发生质吸收萎缩变薄;②肿钙化:肿钙化也称为颅病理钙化脑室钙化并不少见多见于室管膜丛乳头状室管膜钙化多表现为侧脑室在的点状聚集而构成的多发性球钙化丛乳头状多发生在侧脑室区其钙化特点为单侧侧脑室角区部位出现钙化双侧侧脑室角区部位发生钙化但大于正常丛的钙化钙化多呈点状状针状或放射状

  .管造影 脑室管造影时要显示积水的管征象表现为大脑动脉变直或向对侧移位侧裂动脉可有轻度的向外移位或仅表现有外移的趋势大脑动脉水平段及其分支向上呈弧移位胼周动脉上移膝部变其上段牵直膜前动脉变直或向下移位或可见有扩大的膜前动脉向肿区有时可显示出脑室的异常管团

  .脑室造影 脑室造影是脑室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检查法可直接显示肿的大小及位置并作出定位甚至定性诊断由于脑室易于阻塞室间孔造影时可见脑室扩大并以肿侧为明显脑室可见充盈缺损及肿影侧脑室角区较大的肿造影可见体包绕的肿块有时可见侧脑室向对侧移位

  .其它 电图检查可见有局灶性慢波超声波检查有中线波移位CT检查对脑室的诊断可提示重要依据并可显示肿的大小状及位置有时并可作出定性诊断

并发症

尽管脑室通常为良性,但它们深在的位置使得任何干预都存在潜在的困难。1963年,De La Torre报道侧脑室病变的手术死亡率为50%,儿童患者死亡率最高,要原因是术中过多。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神经麻醉的发展,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切皮质可癫痫,影响语言功能的险:如缄默症、失写症、失语症等。有部分存在术后记忆力障碍。积水,部分病人需永久性液分流术。潜在的险:轻度偏瘫、失语、昏迷和死亡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海鳗卵

下一篇 海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