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海鳗卵

海鳗卵,中药。为海鳗科动物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 (Forskal)�的卵。分布于我国沿海等地。具有滋补强壮之功效。常用于体虚赢弱,硬化脂肪神经衰弱贫血。�卵。滋补强壮。用于体虚赢弱,硬化脂肪神经衰弱贫血。治病后体弱:鳗卵及晒干,黄研末,每次3-6g,冲服,每日3次。 (《海洋药物民间应用》)服:黄研末,6-12g。捕后,剖,将卵取出,晒......
目录

入药部位

卵。

功效

滋补强壮。

主治

用于体虚赢弱,硬化脂肪神经衰弱贫血

相关配伍

治病后体弱:鳗卵及晒干,黄研末,每次3-6g,冲服,每日3次。 (《海洋药物民间应用》)

用法用量

服:黄研末,6-12g。

采集加工

捕后,剖,将卵取出,晒干。

形态特征

体长,后部侧扁。一般体长50cm以上,大者长100cm以上,重达10-20kg以上。头尖长。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钩状。眼大,近,眼间隔微隆起。孔每侧2个,前孔短管状;后大,上颌突出,略长于下颌,两颌强大而锐利,均为3,前端均有大型犬,上颌有8-16个;下颌为6-7个,下颌外不向外倾斜。犁骨中间一有10-15个大扁基部前后各有1小尖。鳃孔宽大。肛部位于体中部偏前。体光滑无鳞。侧线孔明显。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有胸鳍,无鳍。在后和尾鳍连接。体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侧乳白色、尾鳍边缘均黑色,胸鳍灰色

生长环境

常栖息于底质为沙泥或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蟹、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200万粒,卵球,径1.6-1.7mm。仔、稚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性回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分布于我国沿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矽肺宁片

下一篇 侧脑室肿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