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纵隔气肿

纵隔肿(mediastinalemphysema)指体在纵隔的结缔组织间隙聚积 。该症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文献报道发病率自0.04%~1%不等;成人亦不少见。成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据有诱发纵隔肿的有疾病史,有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应考虑纵隔肿的可能性;若尚有颈部和胸部下气肿、颈静充盈等体征,则应高度怀疑本症,并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纵隔肿(mediastinalemp......
目录

疾病概述

纵隔肿(mediastinalemphysema)指体在纵隔的结缔组织间隙聚积 。

流行病学

该症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文献报道发病率自0.04%~1%不等;成人亦不少见。成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疾病病因

1.破裂空沿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常有吸后屏,用力剧咳等诱因,见于气管哮喘、细气管炎、百日咳等疾病。破裂自发性气胸亦可发生纵隔肿。

2.在治疗呼吸窘迫征时,应用呼末正压呼吸,所用的压力过高易压伤,发生自发性气胸和(或)纵隔肿。

3.胸部外伤窥镜检查或吸入异物等,可气管食管破裂而发生纵隔肿。食管痉挛阻塞,常在食管下部8cm处发生纵撕裂,因该处食管无结缔组织支持。食管破裂常伴发胸腔积液脓胸

4.颈部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或扁体切除术,有时体可沿颈深筋膜间隙进入纵隔。气管术,若皮肤切过小,气管过大,空逸出易发生纵隔肿。

5.肠穿孔周围充造影术或人工术,体可膈肌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组织进入纵隔。

发病机制

据纵隔体的来源部位可将纵隔肿的发病机制归纳为以下几类:1.壁破裂所致的纵隔壁因压急剧上升或因其他疾病而发生损伤破裂即可导致体由进入间质,成间质性肿;体再沿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鶒。常因同时有脏层胸膜损伤而自发性气胸但亦可见仅有纵隔肿者。常见原因如用力剧咳或吸后用力屏压剧增,哮喘急性发作时流严重受限致压剧增(尤其常见于儿童),机械通气使用不当致道压过高,张力性气胸时过高的胸腔压亦可使邻近组织压剧增致破裂,金黄葡萄球菌肺炎等疾病致壁破坏性胸部外伤因外部剪切力致壁损伤等。2.纵隔道破裂所致的纵隔肿最常见于胸外伤患者,亦有少数气管并发纵隔肿的报道;纤支镜检查可因操作过程中患者剧咳或用于憋导致壁破裂而发生纵隔肿,亦可因活检时损伤道壁而使体由道破进入纵隔。3.食管破裂所致的纵隔肿包括剧烈呕吐食管破裂,食管外伤镜检查损伤食管,食管痉挛阻塞而致近端破裂,异物损伤食管,食管癌肿组织坏死食管手术后瘘等。4.颈部体进入纵隔如气管术后、甲状腺手术后扁体切除术后等健康搜索,空自颈部创进入皮下组织聚积,沿颈深筋膜间隙即可进入纵隔。5.体进入纵隔肠穿孔、人工术等健康搜索,体可沿膈肌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进入纵隔。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前尚无相实验室检查资料。

其它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明确纵隔肿的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于后前位胸上可见纵隔胸膜向两侧移位,成与纵隔轮廓平的高密度线状阴影,其侧与纵隔轮廓间为含体的透亮影,通常在上纵隔和纵隔左缘较明显上述征象应与正常存在的纵隔旁狭窄的透亮带(Mach带)相区,其鉴要点在于Mach带的外侧并无高密度的纵隔胸膜影。此外,部分患者尚可在动脉旁或动脉旁发现含透亮带婴儿当纵隔体量较多时可显示胸腺轮廓。纵隔肿在侧位胸上表现为胸骨后有一增宽的透亮度增高区域,将纵隔胸膜推移向后呈线条状阴影,心脏动脉前缘与胸骨离增大。X线检查尚可清晰地显示同时存在的气胸以及下颈部和胸部下气肿胸部CT检查:胸部CT因不受器官重叠健康搜索的影响,对纵隔肿显示较清楚,尤其是当纵隔量较少,后前位胸易于识

临床表现

纵隔肿的症状轻重不一,要与纵隔肿发生的速度、纵隔积量的多少、是否张力性气胸等因素有。少量积患者可完全无症状,仅于胸部X线上见纵隔肿的征象。积较多压力较高时,患者可感胸闷不适,部梗阻感胸骨后疼痛并向两侧肩部和上肢放射。纵隔大量积并有张力性气胸者临床表现危重,严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发绀明显若不及时抢救可很快危及生命体格检查可发现颈部下气肿,严重者下气肿可蔓延至面部胸部、上肢,甚至蔓延至部和下肢皮肤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者压下降,搏频数。颈静怒张尖搏动不能触及,浊音界缩小或消失音遥远,约半数患者可于前区闻及与搏一致的喀哒声(Hamman征),以左侧卧位时较为清晰。并有张力性气胸者尚可见相应体征。

并 发 症

气胸

疾病诊断

据有诱发纵隔肿的有疾病史,有呼吸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应考虑纵隔肿的可能性;若尚有颈部和胸部下气肿、颈静充盈等体征,则应高度怀疑本症,并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其他可以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症状的疾病相鉴

疾病治疗

纵隔肿的治疗键在于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原发疾病,如控制哮喘发作以缓解流受限,对外伤所致道损伤应及早进手术治疗。对气管术后并发健康搜索的纵隔肿应立即拆除皮肤和皮下组织缝线,使体可外溢。对气胸鶒的纵隔肿患者应尽早施胸腔流术许多患者随着胸腔压力下降,纵隔肿的程度亦可明显减轻。对纵隔肿本身应据积量多少和临床症状轻重决定治疗案对积量少症状不明显者不需特殊治疗,体在1~2周常可自吸收。对积量大,压力高,致使纵隔器官受压出现呼吸环障碍者可胸骨上切减压术。伴有大量下气肿者可多部位针刺或小切。酌情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或控制感染 。

预防预后

预防: 纵隔大量积并有张力性气胸者,临床表现危重,严重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发绀明显,若不及时抢救可很快危及生命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清热解毒片

下一篇 灰苋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