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运动诱发性喘息

运动诱发哮喘(exercise-inducedasthma,EIA)是道反应性增高者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性道狭窄和道阻力增高,运动性哮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统计,50%~90%已确诊的哮喘病人可出现运动性哮喘,40%尚未确诊的过敏鼻炎患者可出现运动性哮喘。(一)发病原因运动量是唯一的激发因素,另外变应性鼻炎也可诱发运动性哮喘。(二)发病机制运动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以......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运动量是唯一的激发因素,另外变应性鼻炎也可诱发运动性哮喘。

(二)发病机

运动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以下3面因素参与其发病:

1.热丢失和水分丢失

剧烈运动时大量空在相对短的时间道;同时,呼吸使吸入的空鼻腔湿润和温化就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从而导致气管黏膜温度降低,道水分大量丢失而起呼吸道上皮表面液体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压增高和道温度降低等物理刺激可诱发气管平滑痉挛。

2.炎症反应与炎症介质

由于哮喘的本质是道的慢性炎症,故认为运动诱发哮喘亦不例外,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同预期的一样,虽然有试验发现运动3h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颗粒轻度增加,但另一些研究并未发现EIA局部组织炎症细胞和组胺,类蛋白酶,白三烯C4等炎症介质的含量发生了改变,LTD4在EIA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得到公认,EIA患者BALF中LTD4浓度显著增高,在运动前20min给予LTD4受体拮抗能明显减轻气管痉挛的程度并缩短其恢复时间。

3.神经机制

有研究发现EIA患者运动时其交感神经的反应性较正常人低;运动前给予去甲上腺素预防可明显减轻气管痉挛的程度,另外,迷走神经亦参与了EIA的发病。

症状

EIA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尤其好发于青少年,患者一般在剧烈运动几分钟时始出现胸闷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运动停止后5~10min症状达高峰,30~60min缓解,仅有少数病例可能持续较久并需要药物治疗。

EIA症状的出现与运动类型有一定的系,最常出现EIA的运动类型有自车,跑步,样滑,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进的运动,如游泳,羽毛球,网球则较少出现EIA。

EIA可发生于任何候条件下,但在呼吸干冷空时发作机会增多,而在温暖,潮湿气候下则不易发生。

出现运动时或运动后发作的典型症状时应考虑EIA,但由于病史的可靠性有很大差异,任何病人要肯定运动诱发哮喘的诊断都需要做运动激发试验。

运动激发试验前必须停用有的抗哮喘药物,服药物,尤其是β2受体激动药需停药至少24h;应停用至少6h。

标准运动激发试验即运动平试验,受试者在达到最大率[(220-年龄)80%](亚极量率)的状态下持续运动6~8min,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每间隔5min测量1次FEV1或PEF,持续至运动停止后15~30min,若FEV1或PEF在运动后较运动前下降超过15%则为运动激发试验阳性,即可诊断运动诱发哮喘,试验过程中应指导受试者呼吸,必要时使用夹,运动激发试验阳性者会出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症状部可出现哮鸣音,此时可给予短效β2受体激动药吸入以缓解症状,恢复功能,严重疾病或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者忌进运动激发试验;中老年人进试验时须有电监护,整个试验过程应在有验的医务人员监督下进,并备好适当的抢救措施。

若受条件限制不能进标准运动激发试验时,可用简单的室外快跑式代替,受试者在室外快跑4~8min或1英里(1km=0.62英里),于跑步前,跑步后5,15,30min时间点测定PEF,其阳性判定标准同上,该法适于人群筛查。

检查

有试验发现运动3h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颗粒轻度增加,但另一些研究并未发现EIA局部组织炎症细胞和组胺,类蛋白酶,白三烯C4等炎症介质的含量发生了改变。

运动试验

标准运动激发试验即运动平试验,受试者在达到最大率[(220-年龄)×80%](亚极量率)的状态下持续运动6~8h,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每间隔5min测量1次FEV1或PEF,持续至运动停止后15~30min,若FEV1或PEF在运动后较运动前下降超过15%则为运动激发试验阳性,即可诊断运动诱发哮喘。

诊断鉴别

通过运动试验和功能检查,患者多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但临床中往往仅症状,病史,体检而作出错误诊断。

并发症

运动性哮喘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易造成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很大痛苦,随着病程迁延,氧代谢障碍加重,这些患儿常表现身材矮小,养不良,驼背,往往呈类似件会面的状态,有些病情较重的病人,就因此而产生了悲观失望以至自暴自弃的态度,患者由于重视不够不能及时理的进治疗,有的发展成气管扩张,大多见于右中叶。有的发展成气管扩张,偶见纵隔肿或气胸,严重者有程度不等的功能损害,甚至发生源性心脏病。

其实运动性哮喘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也会对患者的理造成损害,很多的运动性哮喘患者就会惧怕运动,从而逃避运动,这样也会使身体的抵抗力逐渐降低,对病情的恢复无益。

预防

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如安可来和顺尔宁,抗组胺H1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对EIA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日常生活中要据身体需求,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并结一些医疗器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抗病能力,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要可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项,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治疗

(一)治疗   

1.非药物治疗   

(1)让患者避冷、干的环境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进运动。   

(2)建议患者运动时不用呼吸而用呼吸,但在实践中此措施较难完成,此时可让患者戴罩以起到加温保湿作用。   

(3)在剧烈运动前先进热身运动,因为研究发现热身运动可使患者产生运动不应状态(exercise refractory state),即EIA患者在运动后40min同样运动时其气管痉挛程度减轻,甚至不发生痉挛。   

2.药物治疗   

(1)β2受体激动药:是治疗运动诱发哮喘最有效的药物,约90%的患者运动前应用β2受体激动药均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建议使用吸入,如沙丁胺醇(喘乐宁)或特布他林。在运动前10~20min应用。若运动持续超过2h,出现气喘胸闷症状后可重复给药1次。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沙美特罗作用时间可达10h,适于长时间运动或运动前不便应用药物者。   

(2)色甘酸:为肥大细胞膜稳定,亦是治疗EIA的首选药物。其适应是单独应用β2受体激动药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和运动前应用β2受体激动药出现较大副作用者。色甘酸与β2受体激动药联应用可增加疗效。色甘酸有2个优点:一是它不增加率,故适于老年患者和有心脏损害的患者;二是它能预防运动诱发的迟发相气管收缩反应。   

(3)茶碱:由于其舒张气管平滑作用相对稍弱、副作用较大以及起效时间慢,故不推荐作为预防EIA的一线药物。运动前2h服速效茶碱100~200mg有预防作用。   

(4)抗碱药物:能预防部分EIA发作,但疗效不及β2受体激动药和色甘酸。对冷空和污染空敏感的哮喘病人用抗碱药物更有效。起效慢的特点限制了它在EIA中的应用。   

(5)糖皮质激素:对于休息状态下功能正常的病人在运动前预防性给予β2受体激动药和(或) 色甘酸多可有效控制发作。而对于休息状态下功能异常的哮喘病人,在治疗EIA时需要首先控制哮喘和改善功能,这样才能使上述的运动前治疗发挥作用。长期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道炎症反应、降低道反应性,一旦患者的静息功能达到正常即可如功能正常的患者一样在运动前应用上述药物而预防EIA发作。糖皮质激素的即刻预防作用差。   

(二)预后   

影响哮喘预后的观因素、病人的年龄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儿童哮喘和青少年哮喘的预后较好,而老年性哮喘预后较差。

护理

保持愉快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饮食宜清淡、养丰富,避免食用油腻、过咸、辛辣等刺激强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乙酰苯胺类中毒

下一篇 猴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