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苯胺类中毒
疾病常识
疾病介绍
本类药物常用者有非那西丁(phena-cetin)及扑热息痛(paracetamol),其他为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阿司匹林片、小儿退热片、扑尔感冒片,安钠咖片、优散痛片、去痛片,撒烈痛片、使痛宁片、安痛定片等,中毒病例大都由于误服大量、频繁或长期应用所致;幼婴内服较大剂量小儿退热片发生中毒反应者较为多见。朴热息痛是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毒性较小,但如大量服用,则可发生急性中毒。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2%
易感人群: 婴幼儿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休克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月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中毒病因
预防措施
新生儿及婴儿不宜用此药,贫血,心,肺,肾,肝疾病的患者禁忌长时间重复应用此药。
并发病症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白细胞减少 恶心 腹痛 颤抖 耳鸣 昏睡 乏力 剥脱性皮炎 头痛 蛋白尿
中毒病儿除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外,主要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的紫绀,并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缺氧症状;同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出现血红蛋白尿,尿由鲜明黄色转为红葡萄酒色,重症中毒常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如激动,谵妄和惊厥等,以后转为抑制,病儿出现木僵和昏睡,或有血压及体温下降,甚至发生休克,长期应用可有头痛,眩晕,腹痛,紫绀,贫血,乏力,激动,失眠以及肝,肾损害,偶见急性肾功能衰竭,部分病儿发生药疹,高热,颤抖,面部浮肿,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偶见剥脱性皮炎,朴热息痛对血液的毒性较小,过量可引起严重肝损害,误服2~5天后可有肝坏死或伴凝血障碍和脑病。
常见检查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减少,呕吐物中可分析出毒物。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不难做出诊断。
治疗方案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月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应急处理方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应急处理。误服过量该类药物者,应立即催吐并用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由胃管注入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2、对症处理,适当补液。若发生肝性脑病,应给支持疗法,并停用乙酰半胱氨酸。严重中毒用透析疗法。其他为一般对症治疗。
3、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经常检查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
4、出现紫绀时,可应用亚甲蓝(美蓝),每次1~2mg/kg加入10%葡萄糖溶液内静注或静滴。轻症用维生素C加入10%葡萄糖溶液内静滴即可。紫绀或贫血较重时输血,必要时给氧。
5、朴热息痛中毒早期(服毒24小时内)应用乙酰半胱氨酸(mucomyst),可防止其对肝脏的毒性。首次量为140mg/kg配成5%溶液口服,以后每4小时服70mg/kg,连服3日。
护理方法
1、新生儿及婴儿不宜用此药。
4、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及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饮食保健
宜
1、宜吃低盐清淡的食物;2、宜吃水分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具有护肝功效的食物。
忌
1、忌吃各种油炸、煎炸食物;2、忌吃各种腌制食物;3、忌吃过咸的食物。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