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药物中毒

用药量超过极量而起的中毒。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均可药物中毒。常见的致中毒药物有西药、中药和农药。影响药物中毒的因素一般认为药物中毒的发生要与下列因素有。1.药物管理随着化制药工业的发展,若管理跟不上,药物中毒的发生就会增多。2.预防地区性疾病如中国吸虫病流区,应用六氯对二甲苯比较广泛,中毒神经病和神经症发生率也较高。3.遗传因素是某些药物产生毒性的重要原因。如......
目录

病因

影响药物中毒的因素一般认为药物中毒的发生要与下列因素有

1.药物管理

随着化制药工业的发展,若管理跟不上,药物中毒的发生就会增多。

2.预防地区性疾病

如中国吸虫病流区,应用六氯对二甲苯比较广泛,中毒神经病和神经症发生率也较高。

3.遗传因素

是某些药物产生毒性的重要原因。如:葡萄糖6-磷酸氢酶(G6PD)缺乏患者在应用奎宁抗疟药时发生的溶血贫血中占重要地位。假性碱酯酶缺陷症的患者,用同样肉松弛药琥珀碱后,延长呼与吸之间的间隙时间,严重者造成窒息死亡。代谢要靠乙醛氢酶,乙醛氢酶缺乏者易产生中毒

4.性和年龄的差异

和年龄对药物毒性的敏感性差很大。如:氯霉素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3倍。儿童用药更应注意,因为儿童药物代谢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毒性敏感性高。如氯霉素起灰婴综征,患儿可能在症状出现后数小时死亡。儿童排泄链霉素缓慢,长期应用可造成耳聋。老年人的脏功能都在衰退,易发生过敏反应或中毒现象。相同量的地高辛浆半衰期延长,洋地黄中毒发生率高。老年人脏排泄功能下降,青霉素浆浓度较青年人高13倍。老年人应用巴比妥类催眠药的量要调整,因为老年人肝脏药代谢活性下降。老年人用药种类多,用药时间长,药物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也较大。

临床表现

据不同药物种类,临床表现不同。常见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氯丙嗪药物中毒

患者可出现头晕、嗜睡、表情淡漠、软弱,有时精神失常,乱语乱动;还可发生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黄疸肝大等。过大量所致的急性中毒常发生心悸四肢发冷压下降,甚至休克,患者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和反射消失。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长期、大量应用可致粒细胞减少、减少、溶血贫血等,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还可出现面神经麻痹,发音困难和口吃,眼眶周围肉痉挛,甚至角弓反张状态。少数起眼部损害,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中毒

患者初期兴奋、狂躁、惊厥,随后转为抑制、嗜睡、志模糊、齿不清、蒙眬深睡以至深度昏迷。晚期四肢瘫软、反射消失、小便失、瞳孔缩小、呼吸浅而轻以至呼吸衰竭

3.氯醛中毒

患者有恶心腹痛,重症有功能损害、尿少、昏睡以至昏迷呼吸浅慢发绀、呼吸麻痹、反射消失、细弱、压下降、律失常甚至跳骤停等。

4.洋地黄中毒

洋地黄类药物要用于治疗力衰竭,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老年人耐量差,极易发生中毒洋地黄中毒时,患者有头痛头晕眼花黄视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及各种律异常如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有的患者原有房纤颤,突然律变得整齐,电图呈典型的洋地黄中毒

5.阿托品莨菪中毒

患者先有皮肤和黏膜干渴、困难、面部潮红、瞳孔扩大、视力模糊、动过速、尿潴留等副交感神经受抑制的症状。重症患者出现中枢兴奋症状言语增多幻觉烦躁谵妄惊厥等;继之转为抑制、嗜睡和昏迷莨菪中毒昏睡多于兴奋。此时取患者尿液滴入猫眼,即可起瞳孔扩大,有利于帮助诊断。

6.水杨酸钠、阿司匹林中毒

患者可因药物对肠道的刺激腐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痛,同时有眩晕、出汗、面色潮红耳鸣、视力模糊和肠道出蛋白尿、酮尿、早期呼吸性碱中毒,继之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失钾,重症者烦躁不安、速、抽搐昏迷、呼吸和周围环衰竭。

诊断

药物中毒的诊断,对病史的询问和临床检验与一般疾病基本相同,但对药物中毒的鉴诊断比较复杂。首先应区分患者出现毒性症状是由于病情发展所致,还是因用药起,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遇有皮疹突然发生,应考虑与药物或毒物有。医生要特询问服药史,用药品种、量和时间,还要熟悉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患者家族药物毒性反应史。中毒症状潜伏期对诊断的参考意义很大,多数为1~2天,最多不超过10~12天。

治疗

1.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加速排泄,延缓吸收,支持疗法,对症治疗。特殊疗法要是采取解毒物质。

2.常见药物的解毒药

(1)、锰可用依地酸钙钠解毒。

(2)砷、可用二硫丙醇、二硫丙磺酸钠解毒。

(3)亚硝酸盐、苯可用小量亚甲蓝静注。

(4)氰化物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5)有机磷阿托品、解磷定。

(6)阿类药物酮。

预防

1.加强毒物宣传

普及有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2.加强毒物管理

严格遵守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毒物的保管,防止毒物外泄。

3.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

药物和化物品的容器要另标签,医院用药要严格查对制度,以免误服或用药过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硬脑膜下血肿

下一篇 玉屏风胶囊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