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

力衰竭简称衰。力衰竭为功能障碍,输出量减低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临床上力衰竭是一个综征,由4部分组成:功能障碍,运动耐力减低,环充,以及后期出现律失常。功能障碍是构成力衰竭的必备条件,其他三部分是功能不全代偿机制的临床表现。早期通过加快率、肥厚和心脏扩大等进代偿,当排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只有功能障碍,尚无衰征象,称功能代偿期。在此期间,病情进展则出现......
目录

概述

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ture)是由于功能减损,虽然发挥代偿能力后,输出量仍不能满足静息或活动情况下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因而体部位发生液瘀积,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常见的临床综症。力衰竭发病的急缓,可以分为急性力衰竭和慢性力衰竭;据左室发病的先后,可分为室衰竭和室衰竭;力衰竭时液动力的改变,可分为低排量和高排量力衰竭。后者如严重贫血动静瘘等,即使心脏功能无明显降低,输出量正常或相应增加,敢不能满足需要,而出现力衰竭。临床以慢性低排量力衰竭较常见。

病因

1.婴儿期

病因为先天性管畸,常见有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管转位、动脉缩窄、动脉导管膜垫缺损。左室发育不良综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炎、重症肺炎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阵发性室上性动过速。近年川崎病也为婴幼儿力衰竭病因之一

2.儿童期

要为湿心脏病,急性炎如病毒性炎、白喉炎及急性链球菌感染所起的小球肾炎、严重贫血维生素B1缺乏症、克山病。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1.交感神经兴奋和心脏功能减退的表现

动过速:婴儿率每分钟160次以上;龄儿童率每分钟100次以上。是早期出现的代偿现象;烦躁不安常哭闹;食欲下降;多汗;活动减少;尿少。叩诊心脏扩大;听诊第一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患儿无力压偏低、指、端发凉及皮肤发等。

2.环淤的表现

呼吸急促翼煽动、三凹征呼吸困难咳嗽周及指、发绀部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及湿性罗音。

3.体环静的表现

肝脏肿大或进性增大。年长儿可诉区疼痛或压痛。长期,可出现轻度黄疸颈静怒张:年长儿此体征明显,而婴幼儿由于颈部短,皮下脂肪多,不易显示。手充盈饱满,也是体静的常见征;年长儿下垂性水肿衰竭的重要体征,婴儿则因容量管床相对较大故水肿不明显。但每天测体重均有增加,是体液潴留的客观指标。

检查

1.液检查

(1)常规严重贫血可导致力衰竭。

(2)尿常规可有轻度蛋白尿及镜下血尿

(3)糖及钙新生儿患者应测定钙。

(4)及pH值。

(5)清电解质。

(6)酸磷酸激酶(CPK)、同工酶(CK-MB)可升高。

(7)功能检查。

2.其他检查

(1)X线胸评价心脏大小,显示水肿胸腔积液部感染状况。

(2)电图对律失常及起的力衰竭有诊断及指导治疗意义。

(3)超声动图用于观察、测量心脏大小、结构、大管位置、向和速度、心包积液及功能测定。具有无创、便、重复性好的优点。

(4)中压测定正常值0.588~0.981kPa(6~10cmH2O),当中压0.981~1.18kPa(10~12cmH2O),提示功能不全或补液过多过快。

(5)毛细管楔嵌压正常为0.8~1.6kPa(6~12mmHg)。如毛细管楔嵌压为2.4~2.67kPa(18~20mmHg)表示:2.8~3.33kPa(21~25mmHg)为轻、中度:3.47~4.00kPa(26~30mmHg)为重度,有发生水肿的可能,如大于4.00kPa(30mmHg)出现水肿

诊断

1.安静时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每分钟呼吸次数,婴儿>60次/分钟;幼儿>50次/分钟;儿童>40次/分钟。

2.动过速,安静时每分钟率:婴儿>160次/分钟;幼儿>140次/分钟;儿童>120次/分钟。不能用体温升高来解释。

3.听诊发现第一音低钝或出现奔马律。

4.肝脏肿大:婴幼儿在肋下≥3cm;儿童>1cm;进肝脏肿大或伴触痛。X线或超声动图检查得以实,这种表现不能用横下移来解释。

5.患儿突然烦躁、呼吸更加困难,面色苍白周及指发绀

6.体重增加,尿少及下肢水肿,婴儿水肿不明显,应依据其他指标。

鉴别诊断

1.婴幼儿力衰竭应与以下情况区

(1)重症支肺炎及毛细气管炎:患儿有呼吸困难、呼吸及搏增快等体征。由于肿而膈肌下降,可使肝脏在肋下2~3cm处触及。以上体征与力衰竭相似,但其心脏不扩大,肝脏边缘并不钝。

(2)于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因患儿缺氧,常出现呼吸增快、烦躁、青紫加重及率加快,但并无力衰竭的其它表现如肝脏肿大等。

2.年长儿力衰竭应与下疾病鉴

(1)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这些疾病发生心包堵塞及静时,其症状力衰竭类似,但心包疾病有以下特点可资鉴:①奇明显。②不较突出,与其它部位水肿不成比例。③多不明显,故患儿虽有颈静怒张、腹水肝脏明显增大等体征,但呼吸困难不显著,多能平卧。④X线检查、超声动图检查及同位素心脏池扫描也可协助诊断。

(2)疾病起明显腹水者:应与衰竭鉴

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防止躁动,必要时用镇静药、采取半卧位、供给湿化氧,避免便秘及排便用力。婴儿吸吮费力,宜少量多次喂奶。给予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品。急性力衰竭或严重水肿者,应限制水和盐入量,大约每天水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0~60ml。

2.病因治疗

病因为先天性心脏,应于适当时机手术治;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膜炎或其他部位的感染;输红细胞纠正严重贫血;应用律失常药或电治疗控制律失常;心包流缓解心包填塞;急性湿心脏炎或心包炎患者,给予上腺皮质激素和抗湿药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治疗

(1)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服或静注射,服吸收良好,起始作用快,蓄积少,为儿科治疗力衰竭的要首选药物。毛苷C(西地兰)及毒毛苷K(毒毛旋花子甙K)仅供静注射。地高辛后70%~80%从肠道吸收,30~60分钟起作用,2~3小时达峰浓度;静注射5~30分钟起作用,1.5~3小时达高峰。服用的量和法严格遵医嘱。

(2)利尿利尿药减轻水肿,降低容量、回心血量及室充盈压,减轻室前负荷。①利尿药选用利尿作用强而迅速,治疗急性衰、水肿及难治性衰。此类药物包括呋塞米(速尿服或静给药、依他尼酸(利尿酸)服,必需加服氯化钾,最好间歇用药。布美他尼服,每日一次。②噻嗪类利尿药常用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塞,一日三次服,与氯化钾同服③保钾利尿药此类药有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两种药物均为服,一日二至三次。

(3)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卡托普利服从小始,7~10天逐渐增加至有效量。②依那普利服从小始于1~2周逐渐加量。

(4)扩张管药适用于小儿扩张型肌病、二尖瓣或动脉不全性瓣膜病及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和手术后低量综起的衰。①硝普钠释放一氧化氮,松弛管平滑。静输入作用强,生效快半衰期短。②哌唑嗪服吸收好,在肝脏代谢,由道排泄。服1小时始作用,2~3小时达浆高峰浓度,作用持续6小时。③肼屈嗪(肼苯达嗪)全日计量法分2~3次服,小始依。病情逐渐增加量④酚妥拉明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滴注。

(5)非洋地黄类正性力药β上腺素能受体激动:①多巴胺急性衰伴有源性休克压及少尿者,②多巴酚丁胺通常用于急性衰、源性休克的短期应急治疗。

(6)改善代谢药①泛癸利酮(辅酶Q10)有增强细胞线粒体功能,改善代谢,稳定细胞膜和抗氧自由基作用保护。用量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分2次服,长期治疗,病人在3个月显效。②1,6-二磷酸果糖(FDP)有助于修复糖酵解活性增加组织磷酸酸ATP含量;可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从而保护。静输入,7~10天为一疗程。

预后

衰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死亡率高。无症状力衰竭给予早期干预,可以延缓衰的进展,改善预后。非心血管疾病起的衰若能有效控制原发病衰随之好转,一般预后较好。

预防

1.预防感染。

2.避免劳累。

3.防治情绪激动。

4.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选择适当时机及时手术治疗。

5.有些病例应坚持长期服用洋地黄维持量以防止发生力衰竭。

6.患病后及时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杉

下一篇 氟米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