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支气管肺炎

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儿童多发。气管肺炎又称小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冷季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感染”。病毒性肺炎以间质受累为细菌性肺炎肺实质损害为组织炎症使呼吸膜增......
目录

病因

1.好发因素

婴幼儿时期容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气管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弹力组织发育差,管丰富易于充,间质发育旺盛,数少,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此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尚未充分发展,容易发生传染病、养不良、佝偻病等疾患,这些在因素不但使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并且发病比较严重。1岁以下婴儿免疫力很差,故肺炎易于扩、融并延及两,年龄较大及体质较强的幼儿,机体反应性逐渐成熟,局限感染能力增强,肺炎往往出现较大的病灶,如局限于一则为大肺炎

2.病原菌

凡能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为,其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杆菌、呼吸道胞病毒(RSV)最为常见。一般气管肺炎大部分由肺炎链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较少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

临床表现

1.一般肺炎

一般肺炎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促,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1)全身症状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呕吐烦躁及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数天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亦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弛张型或不规则发热,新生儿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呛奶、呕吐呼吸困难,呛奶有时很显著,每次喂奶时可由孔溢出。腋温>38.5℃,伴三凹征,尤其胸壁吸性凹陷和呼吸增快(除外因哭吵、发热等所致者)应视为病情严重。

(2)咳嗽咳嗽声一般在早期就很明显。早期为干咳,极期咳嗽可减少,恢复期咳嗽增多、有。新生儿、早产儿可无咳嗽,仅表现为吐白沫等。

(3)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加快(2个月龄≥60次/分钟,2~12个月≥50次/分钟,1~5岁≥40次/分钟,大于5岁≥30次/分钟),重症者呼吸时呻吟,可出现发绀,呼吸和搏的比例从1:4上升为1:2左右。

(4)呼吸困难常见呼吸困难周或指甲青紫及翼扇动,重者呈点头状呼吸、三凹征、呼时间延长等。有些患儿头向后仰,以便较顺利地呼吸,若使患儿被动地向前屈颈时,抵抗很明显,这种现象应和颈强直区呼吸困难肺炎的提示意义比呼吸增快更大。

(5)部固定细湿啰音胸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或稍减低,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捻发音,往往在哭闹、深呼吸时才能听到。以部两侧下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末更为明显。叩诊正常或有轻微的叩诊浊音或减低的呼吸音。但当病灶融扩大累及部分或整个时,可出现相应的肺实变体征。如果发现一侧有明显叩诊浊音和(或)呼吸音降低则应考虑有无胸腔积液脓胸

2.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呼吸系统严重受累外,还可累及环、神经和消化等系统,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呼吸衰竭由于严重的缺氧及毒血症,月龄2月~5岁儿童出现胸壁吸性凹陷或翼扇动或呻吟之一表现者,提示有低氧血症,为重度肺炎,需及时进分析。肺炎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提示很可能缺氧,而缺氧者可以无发绀

(2)环系统较重肺炎患儿常见力衰竭,表现为:①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钟;②率突然加快,大于160~180次/分钟;③骤发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甲微管充盈时间延长;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并症解释者。④音低钝,奔马律,颈静怒张;⑤肝脏显著增大或在短时间迅速增大;⑥少尿无尿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亦有者认为上述症状只是肺炎本身的表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即应考虑力衰竭,指端小静网充盈,或面、四肢水肿,为力衰竭的征象。有时四肢发凉、周灰白、搏微弱则为末梢环衰竭征象。

(3)神经系统在确认肺炎后出现下列症状与体征者,可考虑为缺氧中毒脑病:①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②球结膜水肿,前隆起;③昏睡昏迷惊厥;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律不整,呼吸跳解离(有跳,无呼吸);⑥有膜刺激征,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在肺炎的基础上,除外高热惊厥糖、低钙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膜炎),如有①、②项提示水肿,伴其他一项以上者可确诊。

(4)消化系统严重者发生缺氧中毒麻痹时表现为频繁呕吐、严重腹胀呼吸困难加重,听诊肠鸣音消失。重症患儿还可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阳性或柏油样便。

(5)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钠≤130mmol/L,渗透压<275mmol/L;②脏排钠增加,尿钠≥20mmol/L;③临床上无容量不足,皮肤弹性正常;④尿渗透摩尔浓度高于渗透摩尔浓度;⑤功能正常;⑥上腺皮质功能正常;⑦ADH升高。若ADH不升高,则可能为稀释性低钠血症。SIAHD与中毒脑病有时表现类似,但治疗却完全不同。

(6)(DIC)可表现为压下降,四肢凉,速而弱,皮肤、黏膜及肠道出

检查

(一)外周检查

1.外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对判断细菌或病毒有一定价值。细菌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胞浆可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出现变异型淋巴细胞。支原体感染者外周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但在重症金黄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降低。

2.C反应蛋白(CRP)

细菌感染时清CRP值多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3.前降钙素(PCT)

细菌感染时可升高,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时,可迅速下降。但对于肺炎患儿,不能单独或联应用这些指标来预测细菌或病毒感染,需结临床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判断。

(二)特异性病检查

1.细菌检查

(1)细菌培养和涂采取气管吸取物、灌洗液、胸水、脓液和标本作细菌培养和鉴定,同时进药物敏感试验对明确细菌性致病菌和治疗有指导性意义。亦可作涂染色镜检,进初筛试验。

(2)其他检查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进细菌抗原检测如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溶血素抗原、HI抗原等。

2.病毒检查

(1)病毒分离感染组织气管灌洗液、鼻咽部分泌物进病毒分离是病毒病原诊断的可靠法。

(2)试验于急性期和恢复期(14天后)采取双份清测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若抗体升高≥4倍为阳性。但由于费时太长,往往只能作为回顾性诊断和其他法的对照,限制了其临床实际应用。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升高可早期诊断。采取拭子、鼻咽分泌物、气管吸取物或灌洗液涂,或快速培养后使用病毒特异性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法或放射免疫法可发现特异性病毒抗原。

3.其他病原检查

(1)肺炎支原体①冷凝集试验≥1:32有很大参考价值,该试验为非特异性,可作为过筛试验;但传统的冷凝集素试验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足,②特异性诊断:包括MP分离培养或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测定。补体结抗体检测是诊断MP的常用法;基因探针及聚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技术)检测MP的特异性强和敏感性高,但应避免发生污染。

(2)衣原体肺炎的衣原体为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细胞培养用于诊断CT和CP,直接免疫荧光或吉姆萨染色法可检查CT,其他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电泳法检测双份清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核酸探针及PCR技术检测抗原。

(三)X线检查

气管肺炎病因不同,因此在X线上所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早期见纹理增粗,以后出现小斑状阴影,以双下野、中带及区居多,并可伴有不张或肿,斑状阴影亦可融成大,甚至波及整个段。

1.病灶的

气管肺炎要是有炎性渗出,多沿气管蔓延而侵犯小段或大。X线征象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角区及中带较多,这种变化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小斑病灶可部分融在一起成为大状浸润影,甚至可类似段或大肺炎态。若病变中出现较多的小病灶时,就应考虑可能有多种混的化脓性感染存在。

2.不张和肿征

由于气管分泌物和肺炎的渗出物阻塞,可产生部分性不张或肿,在小儿肺炎肿是早期常见征象之一,中毒症状越重肿就越明显,在病程中出现肿及纵隔肿的机会也比成人多见。

3.间质X线征

婴儿的间质组织发育好,患气管肺炎时,可以出现一些间质的X线征象,常见两带纹理增多、模糊。流感病毒肺炎麻疹病毒肺炎百日咳杆菌肺炎起的间质炎性反应都可有这些X线征象。

4.门X线征

门周围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不肿大或仅呈现门阴影增深,甚至门周围湿润。

5.胸膜的X线征

胸膜改变较少,有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的现象。尽管各种不同病因气管肺炎在X线表现上有共同点,但又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掌握好各种肺炎的X线表现,密切结临床症状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诊断

据典型临床症状,结X线胸所见,诊断多不困难。据急性起病,发热咳嗽促,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胸部影像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气管肺炎

治疗

采用综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1.护理

病室应保持空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常饮水及少量多次进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常变换体位,减少,以利炎症吸收及液的排出。为避免交叉感染,轻症肺炎可在家中或门诊治疗,住院患儿应尽可能将急性期与恢复期的患儿分,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分

2.氧疗法

有缺氧表现,如烦躁发绀时需吸氧,多用导管给氧,湿化的氧的流量为0.5~1升/分,氧浓度不超过40%。新生儿或婴幼儿可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流量为2~4升/分,氧浓度为50%~60%。对氧疗患儿应至少每4小时监测1次体温、搏、呼吸次数和氧饱和度。

3.抗感染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原则:①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适的呼吸道分泌物进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指导治疗;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验选择敏感的药物;②选用的药物在组织中应有较高的浓度;③早期用药;④联用药;⑤足量、足疗程。重者患儿宜静用药。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抗菌药物治疗应限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单纯病毒性肺炎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但必须注意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混感染的可能性。3个月以下儿童有沙眼衣原体肺炎可能,而5岁以上者支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肺炎比率较高,故均可首选大环酯类,尤其是新一代大环酯类,其抗菌谱广,可以覆盖大部分儿童CAP病原菌。对4月龄~5岁进CAP抗菌药物治疗,尤其重症患儿时,应考虑病原菌是对大环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可首选大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

真菌感染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激素,选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亦可用克霉唑、大扶康或二性霉素B。

(2)抗病毒治疗①流感病毒:奥斯他韦、扎那米韦和帕那米韦是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对流感病毒A型、B型均有效。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是M2膜蛋白离子通道阻滞,仅对A型流感病毒有效。②利巴韦林(病毒唑)可滴、雾化吸入注和静点滴,可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α-干扰素(IFN-α),5~7天为一疗程,亦可雾化吸入。③更昔洛韦即丙氧鸟苷,是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线用药。

4.对症治疗

(1)道管理及时清除痂、鼻腔分泌物和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道的湿化非常重要,有利于液的排出,雾化吸入有助于解除气管痉挛和水肿。分泌物堆积于下呼吸道,湿化和雾化仍不能排除,使呼吸衰竭加重时,应行气管插管以利于清除液。严重病例宜短期使用机械通气(人工呼吸机)。接受机械通气者尤应注意湿化、变换体位和拍,保持湿度和通畅。

(2)腹胀的治疗低钾血症儿童,应补充钾盐。中毒麻痹时,应食和肠减压,亦可使用酚妥拉明加5%葡萄糖20ml静滴注,最大量≤10毫克/次。

(3)其他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如35%;冷袋放在腋窝、沟及头部;服对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等。若伴烦躁不安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注,或苯巴比妥注。

5.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气管痉挛,改善管通透性和微环,降低颅压。使用指征为:①严重憋喘或呼吸衰竭;②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③并感染中毒休克;④出现水肿。上述情况可短期应用激素,可用琥珀氢化可的松或用地塞米松加入瓶中静点滴,疗程3~5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新生儿颅内出血

下一篇 红果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