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红椋子

红椋子:Swida hemsleyi(Schneid. et Wanger.) Sojak ,是梾木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高2-3.5(-5)米;幼红色,略有四棱,被贴生短柔毛;老紫红色至褐色,无毛,有黄褐皮孔对生,纸质,卵状。伞房状聚伞花序生,微扁平;总花梗长3-4厘米,被淡红褐色贴生短柔毛;小,白色萼裂4,卵状至长核果近于球黑色,疏被贴生短柔毛;......
目录

形态特征

红椋子灌木或小乔木,高2-3.5(-5)米;树皮褐色或黑灰色;幼红色,略有四棱,被贴生短柔毛;老紫红色至褐色,无毛,有黄褐皮孔。冬生和腋生,狭,长3-8毫米,疏被白色短柔毛。

对生,纸质,卵状,长4.5-9.3厘米,宽1.8-4.8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稀宽楔形,有时两侧不对称,边缘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贴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微粗糙,密被白色贴生短柔毛及乳头状突起,沿叶脉有灰白色及浅褐色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6-7对,弓弯,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腋多少具有灰白色及浅褐色丛毛,细脉网状,在上面稍凹下,下面略显明;叶柄细长,长0.7-1.8厘米,淡红色,幼时被灰色及浅褐色贴生短柔毛,上面有浅沟,下面

红椋子伞房状聚伞花序生,微扁平,宽5-8厘米,被浅褐色短柔毛;总花梗长3-4厘米,被淡红褐色贴生短柔毛。小,白色,直径6毫米;萼裂4,卵状至长,长2.5-4毫米,宽1.1-1.6毫米;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4-6.5毫米,伸出外,线形白色,无毛,花药2室,卵状长浅蓝色至灰白色,丁着生,长1-1.5毫米;花盘垫状,无毛或略有小柔毛,边缘波状,厚约0.3-0.4毫米;花柱,长1.8-3毫米,稀被贴生短柔毛,柱头盘状扁头,稍宽于花柱,略有4浅裂,子房下位,花托卵形,长0.8-1.2毫米,宽0.7-1毫米,密被灰色及浅褐色贴生短柔毛;花梗,长1-5毫米,有浅褐色短柔毛。

核果近于球,直径4毫米,黑色,疏被贴生短柔毛;核骨质,扁球,直径2.3毫米,高2毫米,有不明显的肋纹8条。期6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350-3700米的溪边或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主要价值

济价值

该种的种子榨油可供工业用。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树皮红椋子皮)

功能治:祛止痛;舒筋活湿痹痛;劳伤腿痛;肢体瘫痪

用法用量:服:汤,3-9g;或

相关变种

细梗红椋子(变种)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在于较大,长达7-10厘米,宽3-6厘米,叶柄长1.5-2.5厘米,花梗纤细,长达8-10毫米,花柱长3-4毫米。产陕西南部太白山。生于海拔1400-2530米的森林中。

花柱红椋子(变种)

长花柱红椋子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在于近于卵形雄蕊不伸出外,花药黄色花柱长达3-4毫米。

产于西藏东部波密县旧扎木地区。生于海拔2900米的松林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源性哮喘

下一篇 红梗草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