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该病征的临床特点有以下几点:
1.儿童期起病,有家族史
首发多在儿童期起病,冯氏所报道的家系中,大多在7~9岁、少数于13~15岁起病。有家族史,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多有诱发因素
如突然活动、疲劳、紧张、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等。
3.发作前有预兆
发作前常有短暂的感觉性先兆,如漂浮感等。
4.发作时主要表现
发作时的主要表现有四肢、躯体不自主地抽搐、扭动、站立不稳和古怪姿势等。
5.发作为时短暂
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少于10秒,但一天可发作多次。
6.无意识丧失
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发作间歇期完全正常。
7.可有不完全的自制能力
多次发作后,有的患者可找到避免或减轻发作的方法。
9.不影响智能发育
虽从儿童期起病,但对患儿的智能发育并无影响。
检查
鉴别诊断
1.癔病
在对该病认识不足之前常易误诊为癔病。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综合征于儿童期起病,发作有特殊的诱因、发作时间短暂、家族遗传史明显、暗示治疗无效等特点,可与癔病相区别。
2.癫痫
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综合征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可与癫痫大、小发作相鉴别。
3.其他
并发症
预防
该病病因不明,常有家族史,应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治疗
该病虽非癫痫,但用各种抗癫痛药物均有较好疗效,特别是氯硝西泮(氯硝基安定)。对于运动诱发性的患儿,小剂量抗癫痫药物有较好效果,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氯硝基安定)等,也有的用左施多巴、氟哌啶醇有效。常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