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近端肾小管酸中毒

近端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是近端小管因各种继发因素(药物、毒物损伤、胱氨酸储积病、Wilson病)和(或)先天原因,导致近端小管碳酸酐酶功能障碍及H+排泌障碍,HCO3-在近端小管回吸收减少,而出现高氯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碱性尿,同样也可致低钾。1.原发性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有,仅表现为HCO3-再吸收障碍,不伴有其他......
目录

病因

1.原发性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有,仅表现为HCO3-再吸收障碍,不伴有其他小管和小球功能障碍。

(1)发性婴儿为暂时性。

(2)遗传性为持续性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继发性

常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可伴多种小管功能异常,以范可尼(Fanconi)综征最为多见。

(1)伴其他遗传病伴有其他近端小管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如特发性范可尼综征,胱氨酸病,眼--征(Lowe综征),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线粒体肌病异染性白质养不良等。

(2)药物和毒素损害如碳酸酐酶抑制物,过期四环素,甲基3-色酮,马来酸中毒,重金属(钙,,铜,中毒等。

(3)其他如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Leigh综征),法洛四联征,肠吸收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囊肿病,遗传性肾炎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多发性骨髓淀粉样变性,慢性活动性炎,复发性结石质囊性病,Wilson病等。

临床表现

1.原发性pRTA

要见于男性婴儿,多伴其他近端小管重吸收功能缺陷如糖尿,磷尿等,在1~2岁可自发消失。

2.代谢性酸中毒与低钠,低钾血症

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恶心呕吐等酸性中毒以及软弱,疲乏,无力便秘低钠血症低钾血症表现,由于HCO3-阈在pRTA时降至15~18mmol/L,低于15mmol/L后可排酸性尿(pH<5.5),严重酸中毒少见。

3.其他

由于多无严重酸中毒,如不伴近端小管磷吸收障碍时,无高磷尿症,很少出现代谢性病,钙化结石

4.继发性pRTA

除上述表现外,还有原发病症状,且易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部分患者随年龄增长而自缓解,应警惕继发性pRTA。

检查

pRTA液生化检查有浆HCO3-和pH降低,高氯血症,钠,钾正常或下降,尿pHHCO3-水平可呈碱性或酸性,24小时尿HCO3-仅可滴定酸正常,尿钙可增高或正常,常规做影像检查,如电图和B超检查等。

诊断

当患者有高氯性酸中毒而阴离子间隙正常,特是伴低钾血症糖尿,高氨基酸尿症,高磷酸盐尿伴低磷酸盐血症和高尿酸盐尿症时,应考虑pRTA,如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浆HCO3-<15~18mmol/L,而晨尿pH≤5.5,NH+4排量>40µmol/(min·1.73m2),且排除自肠道丢失 HCO3-,可诊断本病,如有一定酸中毒,但尿pH不低,应做氯化铵负荷试验,以排除dRTA,碳酸氢钠重吸收试验有助于确诊。

治疗

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以补充丢失的HCO3-,中和生酸性物质。

1.碱制

碳酸氢钠量为5~10mmol/(kg·d),视病情增加量,有的病人需10~15mmol/(kg·d),为维持中HCO3-恒定浓度,以上量分次服,由于pRTA对补碱有一定抵抗性,因此碱性药物多2~3倍于dRTA时的量,枸橼酸盐缓冲液:枸橼酸钠,枸橼酸钾,枸橼酸,加水,每天服3次。

2.钾盐

一般无需补钾,但继发性范可尼综征者,一半以上碱制需用钾盐,用利尿治疗时也应同时补钾。

3.利尿

对病情严重者,仅给碱制往往难以奏效,需并应用利尿,一般选用氯氢噻嗪,其作用包括:

(1)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从而增加小管回吸收HCO3-。

(2)减少尿钙排泄提高钙浓度,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从而增加小管回吸收HCO3-(甲状旁腺素可抑制小管回收HCO3-),呋塞米虽也可减少HCO3-排泄,但与氢氯噻嗪相反,可增加尿钙排泄,故少选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碘酒

下一篇 小儿卡肺囊虫肺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