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本词条由:海南省农垦总医院 儿科 霍明 (任医师) 审核是指由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球菌)起的急性部炎症,是5岁以下儿童较常见的细菌性肺炎。婴幼儿时期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病菌沿气管成以小道周围实变为特征的病变--气管肺炎,为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肺炎链球菌也起以段为单位的炎症—即肺炎,多见于年长儿。继发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常继发于病......
目录

病因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双球菌,属链球菌的一种。无症状的病菌携带者,在播感染面可起到比肺炎病人更重要的作用。此病一般为发,但在集体托幼机构有时也有流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冬春季多见,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流有一定系。

临床表现

1.症状

少数有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年长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可先有短暂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寒战、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4l℃,面色潮红发绀胸痛食欲减退、疲乏和烦躁不安或嗜睡,干咳呼吸急促达40~60次/min,呼呻吟,扇,锁骨上、肋间隙及肋弓下凹陷等。

早期常缺乏体征,多在2~3天后出现部实变体征。呼吸时胸痛,故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天多咳嗽不重,无,后可有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昏迷中毒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疱疹

2.胸部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天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有时可闻啰音部体征在整个病程中变化较少,但恢复期湿罗音增多。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自然病程

大多在病程第5~10天体温骤退,可在24h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天退热,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检查

1.外周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达(15~40)×109/L,偶达(50~70)×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核左移,可见中毒颗粒。但也有少数患儿白细胞减少,预示病情严重。

(2)C-反应蛋白(CRP)往往升高。

(3)前降钙素(PCT)升高,抗菌治疗有效时可迅速下降。

2.病原菌检查

道分泌物、液、胸腔积液培养可获肺炎链球菌。液直接涂染色镜检,若发现革兰阳性、成对排列的双球菌有诊断意义,液及培养有肺炎链球菌生长,可确定诊断,但阳性率不高。

3.检查

检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水平;荧光多重PCR检测细菌特异基因肺炎链球菌编码溶血素(ply)基因。

4.其他

此外,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多数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可培养出肺炎链球菌,但其致病意义无法肯定。如能在抗生素应用前进培养或胸腔积液培养,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X线改变与临床过程不一定平,实变病灶出现较部体征早,但在临床缓解后数周仍未完全消。年幼儿童实变病灶并不常见。可有胸膜反应伴渗出。X线检查早期可见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或一个段,治疗后逐渐消。可见大疱。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诊断

1.病史特点

各年龄组均可患病,但以年长儿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冬、春季候骤变时,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饥饿、疲劳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2.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参见气管肺炎治疗。

2.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中介者,首选大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青霉素耐药或存在危险因素者首选头孢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静注射红霉素,好转后可改为服。治疗应持续1~2周,或完全退热后3~5天。如青霉素用药后2~3天病情未见好转,应考虑偶见的抗青霉素菌株而改用其他抗菌药物。可拭子培养出的肺炎链球菌敏感试验结果而改用其他药物。

3.对症、支持治疗

对表现感染性休克水肿脑疝的病例,应感染性休克高压症所述进抢救。对晚期就诊者必须注意较常见的并发症,如脓胸脓肿心包炎、炎及中毒炎,而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脓胸需穿刺抽脓。

预后

肺炎链球菌并不产生真正的外毒素,荚膜多糖抗原也不会组织坏死,因而大肺炎愈后通常不会遗留损伤,但是多肺炎遗留在中的瘢痕偶可起慢性限制性疾患。

预防

1.增强体质,室,积极防治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预防接种。前已有多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肺炎患病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