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椎体单纯性、楔形压缩骨折
病因
压力因素(65%):
多为屈曲,纵向暴力所致,前柱压缩呈楔形,而中柱及后柱多无明显改变,老年患者大多是由于生活或一般性交通意外所致,包括平地跌倒等。
机体因素(25%):
随着年龄增长导致骨质钙含量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容易导致该症状的发生。
营养不足(10%):
临床表现
检查
在X线平片上可清晰显示椎体压缩性改变及其压缩程度。多数病例椎体前缘压缩为1/4左右,一般不超过2/4,因此,后方的小关节多无明显脱位。X线平片上可显示关节咬合变异,但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如压缩超过椎体的2/4,椎节后方小关节呈半脱位时,则应视为不稳定型中的另一分型。因为不波及椎管,所以如非十分必要,一般不需行CT扫描或MRI检查。
诊断鉴别
一般多无困难,对老年患者应注意,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妇女,稍许外伤即可引起胸,腰椎骨折。
1.外伤史:可轻重不一,尤其在更年期妇女及老龄患者,轻轻地下一坐即可引起此种类型的腰椎骨折。
2.临床特点:棘突压痛及传导痛具有诊断意义,并具有定位作用。
3.X线检查能确立诊断及压缩程度。
治疗
治疗概述
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4-7月
治愈率:8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30000元)
(一)治疗
对一般病例,原则上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卧木板床、腰下垫软枕,或悬吊牵引以促使骨折复位,并在牵引下行功能疗法。5~7天后,骨折位于上腰椎者在悬吊状态下上石膏背心。骨折在下腰段者,可用腰围固定8~10周,并按常规进行腰背肌锻炼。对60岁以上,尤其是伴有肺部功能不全及合并复合伤不适宜于石膏固定者,应在床上进行腰背肌锻炼,并于骨折椎节处垫一软枕,以达到使其慢性复位的目的。也可选用预制式钢架简易石膏背心代替全石膏背心。对陈旧性损伤、骨折未行复位者,以功能锻炼及理疗为主,仅个别患者因后方小关节损伤性关节炎需行融合术治疗。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预防护理
预防
主要还是早发现早治疗。
护理
1.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2.抬高患肢。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