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脱垂
病因
胚胎发生,输尿管囊肿是由Chwalla膜延迟破裂所致。Chwalla膜存在于正常胚胎,位于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该膜延迟破裂导致末端输尿管扩张,开口狭窄。按输尿管口位置与膨出的关系分为单纯型与异位型。前者输尿管口较正常位置略有偏移膨出常较小,影响少,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异位输尿管膨出多较大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两根输尿管在通常部位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而带有输尿管膨出,引流上肾部的输尿管,则位于黏膜下层,开口于膀胱颈或后尿道。临床上亦见有介于二型之间者。
临床表现
输尿管膨出多以尿路梗阻并发感染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热、脓尿及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线中断、血尿,甚至结石,在婴儿可有生长发育迟滞或非特异性胃肠道症状,也可触及腹部包块。由于异位输尿管膨出位于膀胱颈或和后尿道,故在女孩排尿时,部分膨出可脱垂至尿道口外,但也偶见输尿管膨出绞窄形成一大出血性肿物者。如尿路梗阻严重,双侧肾受回压及感染影响,长期尿路感染及梗阻如不及时解除,将会导致肾功能丧失,可导致尿毒症。凡婴幼儿、尤以女性有反复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或尿道口有可复性小肿物脱出者,应考虑该症,并应进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静脉尿路造影如肾功能良好,可见膀胱内有圆形充药的输尿管膨出及比较薄的膨出壁。当伴发重肾双输尿管的上肾部因回压、积水、感染、功能不良而不显影时,可见显影的下肾部因受压向外向下移位,并呈发育不良的形态,同时膀胱颈部可见圆形光滑的充盈缺损,有时膨出局部壁过薄,则凹入似呈分叶状。膀胱镜检查易于辨认圆形光滑的输尿管膨出,半透明状,被覆正常的膀胱黏膜,但多因膨出过大,不能看到全貌。
检查
并发感染或结石时,可有血尿、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有血肌酐增高等肾功能受损表现。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检查。
1.尿路造影
尿路造影时,单一输尿管的膀胱内囊肿可见远端输尿管显影呈蛇头样,其周围一圈透光影是输尿管囊肿壁。重复输尿管合并异位输尿管囊肿所引起的上半肾因功能不良常不显影,显影的下半肾向外下移位,呈垂头百合花影,膀胱基底部可见光滑的充盈缺损。此影须与膀胱结石、血块、膀胱肿瘤相鉴别。
2.B超检查
可探及肾盂、输尿管积水,膀胱内或膀胱尾侧囊肿。可检出膀胱内1cm直径以上的囊肿。
3.膀胱镜检查
治疗
对于小的单纯性输尿管膨出,无尿路梗阻,也无临床症状者,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并发尿路梗阻的异位输尿管膨出,除用抗生素控制泌尿系感染外,根据患侧肾及输尿管情况决定手术方法。如果患侧上半肾功能不良,则应做患侧上半肾切除术;如果术后仍有症状,再处理输尿管膨出。如患侧肾功能良好,则做输尿管膨出切除及防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或经尿道于输尿管膨出底部开孔。
预后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