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红背酸藤

酸藤为夹竹植物藤的。生山地杂林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藤木质藤本。柔弱,老棕色,新上部淡绿色,下部带红色对生,阔,长4~7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纸质,无毛,上面深黄绿色,下面被粉,羽状网面凸出且呈红色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生于花序柄具柔毛;苞片卵状披针;长约1毫米;小,红色;萼5裂,裂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
目录

形态特征

藤木质藤本。柔弱,老棕色,新上部淡绿色,下部带红色对生,阔,长4~7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纸质,无毛,上面深黄绿色,下面被粉,羽状网面凸出且呈红色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生于花序柄具柔毛;苞片卵状披针;长约1毫米;小,红色;萼5裂,裂卵形,长约2毫米,外面被柔毛,面具鳞片花冠,管长约2.5毫米,5裂,裂,与冠管等长;雄蕊5;子房上位,,被短毛,花柱短,柱头2裂。蓇葖果2枚。期4月。

生长环境

生山地杂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主要价值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部晒干。多临用时采新鲜品。

【化成分】含游离石酸约1.7%,石酸钾约5%。

【中药化成分】本品的地上部分含有藤三萜酯(D-friedours-14-en-11a,12a-epoxy-33-yl palmitate)[1]。

性味】《陆川本草》:味酸,性凉。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功用治-酸藤的功效】

①《陆川本草》:消炎、杀菌,去腐秽。 治口腔炎,喉炎牙龈炎,疮疖溃疡。 解大药毒、木茹毒、巴豆毒。

②《广西中药志》:消食化滞,生津止渴,杀菌,敛疮。 治食滞胀满;外洗脓疡。

【用法与用量】服:汤,4~8钱;或捣汁。外用:水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外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下一篇 叶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