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简介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 要植物 图说-豆科》。
【拼音名 】 Hónɡ Huā Yán Huánɡ Qí
【英文名 】 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
【别 名 】红黄芪 、黄芪 。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 红花 岩 黄芪 的根 。
【采收和储藏】:秋末挖取根 ,除去根 头部及支根 ,晒干打把。
形态特征
红花 岩 黄芪 ,半 灌木 ,高可达1m。幼枝 密被短柔毛。叶柄 甚短,密被短柔毛;托叶 卵状披针 形 ,长2-4mm,下部连合 ,外面有毛;奇数羽状 复叶 ,小叶 21-41;叶片 卵形 、椭 圆 形 或倒卵形 ,长5-12mm,宽3-6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 形 ,上面无毛,密布小斑点,下面密被平伏短柔毛。总状 花序 胶 生,连花梗 长10-35cm;花 9-25朵,疏生;苞片 早落;花梗 长2-3mm,有毛;花萼 钟状,长5-6mm,外面被短柔毛,萼齿 5,三角状,短于萼简;蝶 形 花冠 紫红 色,有黄色 斑点,旗瓣和龙骨 瓣近等长,翼瓣 短。雄蕊 10,二体,花柱 丝状,弯曲 。荚果 扁平,2-3节 ,节 荚斜圆 形 ,表面有横肋纹和柔毛,中部常有l-3个极小针刺 或边缘有刺毛。花 期6-7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荒漠区河岸或砂砾质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 蒙古、陕西 、宁夏 、甘肃、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等地。
药用价值
【性味 】甘;温
【归经 】心 ;肺 ;脾 ;肾 经
【功能主 治】补气 固表;利尿 ;托毒排脓;生肌 敛疮。主 治气短 心悸 ;倦怠;乏力;自汗 ;盗汗 ;久泻;脱 肛;子宫 脱 垂;体虚浮肿;慢性 肾炎 ;痈 疽 难溃;或溃久不敛
【用法用量】内 服:煎 汤,6-15g,大剂 量要用至30g。补虚宜炙 用;止汗、利尿 、托疮生肌 宜生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 :味甘、性微温。有补气 固表、利尿 、托毒排脓、生肌 的功能。用于气短 心悸 ,乏力、虚脱 、自汗 盗汗 ,体虚浮肿、慢性 肾炎 、久泻、脱 肛、子宫 脱 垂、痈 疽 难溃、疮口 不愈合 。补气 宜炙 用;止汗、利尿 、托毒排脓、生肌 宜生用。
"hasImageCarousel":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