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红花月见草

红花月见草,是桃金娘柳叶菜科宿草本植物。其高40-50cm,主根木质,,长达20cm,径1cm以上,直立或匍匐,具密被短柔毛,紫红色。红花月见草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拼音: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英文:evening primrose of safflower药材基源:为柳叶菜植物 红花月见草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Oen......
目录

简介

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

拼音: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

英文:evening primrose of safflow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柳叶菜植物 红花月见草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Oenothera rosea L’ Her. Ex Aif.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洗净,切段,晒干;或采收全草晒干。

红花月见草图册红花月见草图册

原形态

基生多数,铺地,倒披针,先端印急尖,中部以下渐狭并作不规则的羽状深裂;叶柄红色时基生全部枯落。互生,远离,叶片披针,长3-4cm,宽1-1.4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两面被短毛。两性,单生于腋或萼片4,镊状,反折;花瓣4,红色,近,有4-5对羽状雄蕊8,丝白以,花药红色;子房下位,花柱白色柱头红色,4裂。蒴果棍棒状,长8-10mm,粗4mm,具8条纵棱,其中4条明显隆起成翅状,4室,室裂。种子多数。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100m的湿地水旁。

资源分布:原为栽培,今已逸江西、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产中美洲和南美洲。

药理作用该品可增加冠流量,还能抑制,减慢率、降压、舒张动脉、扩张外周管。对动物实验的缺缺氧性损害有防治作用。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治:解毒;化瘀;隆压。热毒疮肿;冠病;压症。

用法用量服:15-30g。外用:适量,捣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或全草:用于冠病、病。

摘录《中华本草》

月见草栽培技术

一. 选地与整地

栽培月见草应选择保墒好、透光好的空旷地,向阳的山坡或荒草地,利用农田地栽培时应选择土质稍肥沃的山坡地,以豆茬、玉米茬为宜。表土要细、平、净。

二. 播种技术

播种是月见草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只有在种足、种好、实现全苗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高产稳产。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播种过早,发迟缓,或苗期遇低温受害;播种过晚,春旱严重影响出苗保苗,月见草种子较小,每kg种子约有40~50万粒,80%的田间出苗率计算,每亩播0.4kg种子可出苗13~15万株。以生产月见草的,可每亩播种0.5~0.7kg;以采种为的,每亩播种0.4kg左右。月见草播种除适期、适量外,还必须浅播,只有当土壤缺墒时才略深播种,一般播种深度2cm左右。大面积人工栽培地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式。

三. 田间管理

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充分利用群体总生长量和种子产量优势的一项栽培措施。由于播种量每亩0.4kg,约出苗13~15万株,是正常密度8~10倍,所以出苗后的要管理是间苗定苗,防止幼苗生长拥挤,否则,苗间争光、争水、争肥,小苗瘦弱徒长。又因月见草小苗不耐旱,会大量缺苗断垄,生产上应分2次间苗。

四. 中耕

除草培土中耕除草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苗期要早除、浅锄、后期适当深锄。一般中耕3次,原则是浅、深、浅。

五. 科施肥

月见草其它植物一样,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养元素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生长期间应及时进分次追肥。苗期追施尿素2~3kg,过磷酸钙1.5kg;初期追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4~5kg。

六. 灌水和防

月见草幼苗期不耐旱,早春干旱,直接影响出苗和保苗,待要出现干旱时应进灌水,保幼苗健壮生长月见草后怕水,进入雨季后,要加强排水管理。3 收获与加工

七. 收

一般10月中、下旬地上枯萎后起收,抖去泥土,除掉枯,干后出售。

八. 收种子

月见草蒴果成熟时自然裂,所以收种子都以蒴果转黄后,大量落时进收获。收种都是先带植株收割,在近地面5~6cm处割下,捆成小捆,堆放2~4天后粒。粒后进晒种,扬去杂质即可榨油。生产留用的种子,尚须进一步筛选,除去瘪粒留存备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酚磺乙胺

下一篇 抗凝血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