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青藤
形态特征
藤本,茎具沟棱,幼枝被金黄褐色绒毛,指状复叶互生,有小叶3;叶柄长4-10厘米,密被金黄褐色绒毛。小叶纸质,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上面中脉被短柔毛,下面中脉稍被毛或无毛,侧脉约4对,两面显著,网脉在下面显著;小叶柄长0.3-1.5厘米,密被金黄褐色绒毛。
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腋生,狭长,较叶柄长,密被金黄褐色绒毛,萼片紫红色,长圆形,外面稍被短柔毛,长约8毫米;花瓣与萼片同形,稍短,玫瑰红色;雄蕊5,长6-9毫米,被毛;附属物花瓣状,膜质,先端齿状,背部张口状,具柄;子房下部,花柱长5毫米,被黄色绒毛,柱头波状扩大成鸡冠状;花盘上腺体5,小。果具4翅,翅较大的舌形或近圆形,长2.5-3.5厘米,小的长0.5-1厘米。花期(6-)9-11月,果期12月至次年4-5月。
主要变种
狭叶青藤(Illigera rhodanthaHance var.angustifoliolataY. R. Li)与红花青藤不同在于小叶狭,长6-9厘米,宽2-3厘米。分布于中国广东(高要)。生长在山顶旷野石上。
绣毛青藤(Illigera rhodanthaHance var.dunniana(H. Lév.) Kubitzki)与红花青藤不同在于枝被黄褐色长柔毛;小叶长达7-16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渐尖,长0.3-1厘米,纸质,两面被黄色绒毛,背面较密,叶柄及小叶柄密被金黄褐绒毛,背面较密,叶柄及小叶柄密被金黄褐色绒毛。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20-10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或灌丛中。
圆翅青藤(Illigera rhodanthaHance var.orbiculataY. R. Li)与红花青藤不同在于果较小,直径4-5厘米,翅为圆形。分布于中国广东(高州)。生长在密林中。除花序外毛被极少,小叶柄及叶片上面沿中脉稍被短柔毛,其余光滑无毛,小叶先端近圆形,果较小,翅呈圆形等特征并非红花青藤,绣毛青藤而应为1新变种。
产地生境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3-4月采种,随采随播,直播或育苗移植,鲜种保湿,播后10天出苗。
扦插繁殖:可扦插繁殖宜在春季进行。插穗选2-3年生粗壮的枝条,将枝条剪成有3-4节为一段,剪去叶片。宜选用ABT2号生根粉溶液处理,浓度为50毫克/升。在扦插前,用配好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2-4小时。插穗经处理后,按10厘米×15厘米的株行距插入苗床,深为插穗长的2/3,四周压实土,浇透水,搭棚适度遮阳,保持土壤湿润。生根长叶后出圃定植。定植后搭棚供攀援。
主要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