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茴香根
药物名称
异名
来源
植物形态
狭叶茴香,又名:山木蟹、木蟹、山桂花、大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木蟹柴、土大茴、香蟹、木蟹树、黄楠、铁苦散、闷痛香、大香树、山大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常绿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灰褐色。 叶互生,有时呈假轮生状,革质,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长5~10毫米。 花单生或2~3朵生于叶腋。 花梗长1~3厘米;花被11~14片,外轮3片黄绿色,萼片状,最小,第二轮3片黄绿色稍带红色,第三轮3片深红色,基部黄绿色,肉质,内轮4~5片,深红色;雄蕊7~11。 果实由9~13个蓇葖组成,排列成星芒状,先端有长而弯曲的尖头,成熟时内侧开裂;种子1粒,卵状椭圆形,褐色。 花期5~6月。 果期8~10月。 生于阴湿的溪谷两旁杂木林中。 分布长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区。 本植物的叶(红茴香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药材
根圆柱形,常不规则弯曲,直径通常2~3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显的横向裂纹和因干缩所致的纵皱,少数栓皮易剥落现出棕色皮部。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淡棕色,外围红棕色,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并可见同心环(年轮)。 气香,味辛涩。 根皮呈不规则的块片,大小不一,略卷曲,厚1~2毫米,外表棕褐色,具纵皱及少数横向裂纹。 内表面红棕色,光滑;有纵向纹理。 质坚脆,断面略整齐,气、味同根。 橇及根皮均以干燥无泥杂者佳。
炮制
性味
功用主治
用法与用量
宜忌
孕妇忌服;阴虚无瘀滞者慎用。
选方
①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一红茴香根皮一至二钱。 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各服一次。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二红茴香鲜根皮或树皮,加黄酒或食盐,捣敷患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内伤腰痛:红茴香根皮研细末,每次二至五分,早晚用黄酒冲服。 ③治风湿痛:红茴香根皮,切细,蒸三次,晒三次。 每次用三钱,水煎,冲红糖、黄酒服。 ④治痈疽、无名肿毒:红茴香根皮,研细末,和糯米饭捣烂,敷患处。 (②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