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
化学结构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rimetazidine
英文别名:1-[(2,3,4-trimethoxyphenyl)methyl]piperazine;1-(2,3,4-trimethoxybenzyl)piperazine;Vastarel;
CAS号:5011-34-7
分子式:C14H22N2O3
分子量:266.33600
精确质量:266.16300
PSA:42.96000
LogP:1.38430
物化性质
密度:1.092 g/cm3
熔点:200 - 205ºC
沸点:364ºC at 760 mmHg
闪点:174ºC
储存条件:存放在原始容器在阴凉黑暗的地方。
药理毒理
属于其他类抗心绞痛心血管药物。曲美他嗪通过保护细胞在缺氧或缺血情况下的能量代谢,阻止细胞内ATP水平的下降,从而保证了离子泵的正常功能和透膜钠-钾流的正常运转,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动物研究
- 帮助维持心脏和神经感觉器官在缺血和缺氧情况下的能量代谢。
- 减少缺血时和心肌再灌注时出现的多核中性粒细胞的移动和浸润,还会缩小实验性心肌梗死的面积。
人体研究
- 增加冠脉血流储备,因此在开始治疗的第15天起,能延迟运动诱发的缺血的发生。
- 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
- 显著降低硝酸甘油的消耗量。
医疗用途
曲美他嗪通常被用于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在一些国家(如法国)还用于治疗耳鸣与头晕。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于2012年完成了对曲美他嗪的益处和风险审查,并建议限制使用含曲美他嗪的药物,以作为一线抗心绞痛治疗不能控制或不耐受情况下的心绞痛附加治疗。
心绞痛患者的对照研究显示曲美他嗪增加了冠脉血流储备,从而延缓与运动有关的缺血发作,限制了运动造成的血压快速波动,并对心率没有显著影响,显着降低了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并使因心绞痛而使用硝酸盐显着减少。
作用机制
曲美他嗪阻碍长链HADHB生成,从而抑制脂肪酸的β-氧化并促进葡萄糖的氧化[8]。在缺血的细胞中,要得到同样多的能量,与脂肪酸β-氧化相比,葡萄糖氧化消耗的氧气更少。因此,曲美他嗪使细胞缺血时也能获取足够的能量,并维持其代谢。这样,缺氧或缺血细胞内的ATP浓度便不会下降,这保证了离子泵与跨膜钠-钾运输的正常运作,保持着细胞的动态平衡。
药代动学
- 口服给药后,曲美他嗪吸收迅速,2小时内即达到血浆峰浓度。
- 单剂口服曲美他嗪20毫克后,血浆峰浓度约为55ng/ml。
- 重复给药后,24-36小时达到稳态浓度,并且在整个治疗中保持非常稳定。
- 表观分布容积为4.8升/千克,提示其具有良好的组织弥散性。蛋白结合率低,体外测定为16%。
- 清除半衰期约为6小时。
用量用法
口服:每次20~60mg,1日3次,饭后服;总剂量每日不超过180mg。
常用维持量为每次10mg,1日3次。
静脉注射:8~20mg/次,加于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滴注:8~20mg,加于5%葡萄糖液500ml中。
每24小时60mg,每日三次,每次一片。
不良反应
相关禁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