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闭合性损伤
病因
发病原因
1、直接的钝力打击颈部或猛烈的暴力撞击胸部所引致。
2、头部后仰时,气管遭受直接挫伤及强力牵拉。
发病机制
直接的钝力打击颈部或猛烈的暴力撞击胸部时,有弹性的胸部将气管挤压于坚硬的颈椎上,使气管在后部撕裂或软骨环碎裂。受伤时若头部后仰,颈部气管向前突出,气管易遭受直接挫伤及强力牵拉伤。特别是在受伤时患者呈恐怖状态,声门紧闭,胸部遭受强烈挤压,气管、支气管内气压明显增高,易发生气管破裂。有人报道激烈的真性克鲁布样咳嗽或喉部异物所致痉挛性咳嗽,也可发生气管破裂。气管内插管麻醉,因气囊压力过高或高压输氧,气管内压力剧升,也可引起气管破裂。
并发症
临床表现
1、咳嗽及咯血 由于黏膜或软骨环撕裂,血液流入气管,引起刺激性咳嗽。损伤较重者阵发性咳出带泡沫的血痰有时口腔及咽部看不见血液,但支气管镜检查在气管内可以见到血液鶒。
2、皮下气肿 为一重要体征。气肿可以是局限的、非进行性的或经数小时之后发展迅速鶒。颈部气肿可向上下扩展,严重者可以波及全身。
3、呼吸困难与发绀 严重的气管破裂,除并发皮下气肿外,尚有纵隔气肿,张力性气胸。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发绀。若气管环间撕脱与分离,呼吸道阻塞更重可发生窒息。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患者,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或内窥镜检查便可以明确诊断,需要鉴别的主要是对原发疾病的鉴别诊断,这对正确的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气管支架的治疗方法在原发疾发没有治好的情况下是一个治标的方法。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原发性疾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治疗用药
治疗
处理原则是立即恢复和维持呼吸道通畅,早期行气管修补术,防止气管狭窄形成。
1、颈部气管小撕裂 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套管的长度必须达到撕裂伤处的下方。气管切开后小撕裂可以很快愈合,如撕裂较长,应予以缝合。一般在术后1周可以安全拔除气管套管。
2、颈部气管大撕裂伤或断离 应急送手术室作颈部切口,缓解皮下气肿,探查气管的损伤部位,在损伤以下行低位气管切开术,立即修补气管,缝合伤口。如气管已完全分离,气管可向上下退缩,须将缩进胸腔的气管游离松解向上提起,行气管对端吻合术。一般认为气管严重损伤在3cm以内,可以切除重度破坏的软骨环3~4个,充分游离,行断端吻合术,可以完全恢复功能。作吻合术时,注意将气管断端边缘略向腔外转折,进行无张力的间断、外翻缝合。在气管对端吻合处的下方,行低位气管切开术。
3、胸部气管撕裂 应立即解除呼吸道阻塞,最有效的方法为迅速插入支气管镜,检查损伤部位,进行开胸术,修补气管、支气管损伤。如有多发性创伤,不能即作开胸术者,可行低位气管切开术,插入较长的套管,以解除阻塞。如为广泛而严重的支气管损伤,特别是合并胸腔其他结构的挫伤,有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还不能使呼吸道通畅,必须采用呼吸机提供足够的氧气交换,有利于胸腔内气管复杂损伤及其他器官损伤修补手术的进行。
预后
饮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