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芫荽

芫荽 芫荽(拉丁:Coriandrum sativum L.),胡荽,伞芫荽属,一年生二年生植物芫荽高20~100厘米,纺锤有柄,柄长2~8厘米,羽片广卵形扇形半裂,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花序生或与对生,花序梗长2~8厘米,小花序有孕3~9,白色或带淡紫色花瓣卵形花药卵形花柱幼时直立。果实果期4-11月。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
目录

形态特征

芫荽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强烈气味的草本,高20-100厘米。纺锤,细长,有多数纤细的支,直立,多分枝,有条纹,通常光滑。有柄,柄长2-8厘米。

叶片1或2回羽状全裂,羽片广卵形扇形半裂,长1-2厘米,宽1-1.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缺刻或深裂,上部的3回以至多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线形,长5-10毫米,宽0.5-1毫米,端钝,全缘

花序生或与对生,花序梗长2-8厘米。伞辐3-7,长1-2.5厘米。小总苞2-5,线形全缘。小花序有孕3-9,白色或带淡紫色

萼齿通常大小不等,小的卵状三角,大的长卵形花瓣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毫米,端有凹的小,辐射瓣长2-3.5毫米,宽1-2毫米,通常全缘,有3-5丝长1-2毫米,花药卵形,长约0.7毫米;花柱幼时直立。

果熟时向外反果实棱及相邻的次棱明显。胚乳凹。油管不明显,或有1个位于次棱的下果期4-11月。

主要品种

香菜(芫荽)有大和小两个类型。大品种植株较高,叶片大,产量较高;小品种植株较矮,叶片小,香味浓,耐,适应性强,但产量较低。适保护地栽培要有5个品种。

品种原产地特点
山东山东大,色浓
北京香菜北京市郊区地叶柄细长,较耐耐旱
原阳秋香菜原阳植株高大
香菜(青梗香菜)上海市郊晚熟,耐、喜肥
香菜(紫梗香菜)-植株矮小

生长习性

芫荽能耐-1℃至2℃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7℃至20℃,超过20℃生长缓慢,30℃则停止生长芫荽土壤要求不严,但土壤结构好、保肥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芫荽生长

分布范围

原产地是欧洲地中海地区,据传是中国西汉时(公元前一世纪)张骞从西域带回,现中国东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湖北等省区均有栽培

繁殖栽培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芫荽有大品种和小品种。大品种植株高,叶片大,缺刻少而浅,香味淡,产量较高;小品种植株较矮,叶片小,缺刻深,香味浓,耐,适应性强,但产量稍低,一般栽培多选小品种。

栽培

芫荽春、秋、冬季皆可栽培。苗期不宜浇水太多。待苗长至10厘米时,植株生长旺盛,应勤浇水,保持土壤表层湿润。浇水的同时追施速效氮肥1至2次。注意中耕和适当间苗,间苗时拔除杂草。夏季需适当遮阴,并防暴雨冲刷,雨后及时排水,保出苗整齐。

大棚栽培

一般9至10月直播,入冬前灌一次冻水,以利幼苗越冬。1月扣棚,1至2月无需通。当幼苗返青时,进中耕、松土、除草。待苗高10厘米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温棚保持在15℃至25℃。每亩每次用硫酸铵15公斤左右,追施1至2次,可提前收获。

土地施肥

一般情况下,种植香菜(芫荽)应该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土,深15-20厘米,让其化晒垡2周以上,然后每亩撒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4000-5000公斤、复肥10-15公斤作基肥,耕耙后做成畦面宽140-150厘米、高20-25厘米,长地块长度而定,沟宽30-40厘米,兼作人道。

畦面要求土壤细碎、疏松、平整。若采用条播还应在畦面8―10厘米宽4-5厘米、深约2厘米播种条沟,准备播种。

病虫防治

菌核病

1.病地实轮作,或进土壤消毒,用40%五氯硝基苯,每667㎡用量1kg,加细土50kg,拌匀后施入土壤中。

2.用无病种子或药拌种。

3.扣棚后喷施1000倍“菌核净”1次,10天后再喷1次,立春前后喷第3次,以后每7~9天喷1次。

4.生态防治,整个生长期要加强放,降低湿度以减轻病害发生。

枯病和斑枯病

这两种病害点发生,但一旦发病,病情即迅速蔓延,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要为害叶片叶片感病后变黄褐色,温度大时则病部腐烂,严重的沿叶脉向下侵染嫩,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对这两种病害要特加以防治。这两种病害在我区为新病害,可能是种子带菌,所以我们采取以种子消毒为的预防措施,法是用“克菌”或“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0~15min,冲洗干净后播种。其次是加强管理,在扣棚初期湿度偏高时要注意放湿,发现病害要及时喷药防治,用多菌灵600~800倍液、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两种以上混使用效果更佳。

腐病

多发于低洼、潮湿的地块,香菜根系发病后,主根黄褐或棕褐色,软腐,没有或几乎没有须根,用手一拔植株根系就断,地上部表现植株矮小,叶片枯黄,失去其商品性。防治法是尽量避免在低洼地上种植,湿度不能长期过大。

防治以土壤处理为,可用多菌灵1kg拌土50kg,播前撒于播种沟,在易发病地块可结浇水灌入重茬300倍液。因腐病一般都在10月份冬前发病,所以应在扣棚前进防治,要用“普力克”5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灌

白粉病

为害症状

芫荽植株地上部均可染病,但要为害叶片花轴。先在近地面处叶片上发病,初现白色霉点,后在霉点上扩展为白色粉斑,生于两面;染病多发生在部,条件适宜时,白粉状物迅速布满器和果实,多由植株下部向上扩展,后期菌丝由白色转为淡褐色,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防治

(1)选育抗白粉病品种,加强棚室温湿度管理。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3)发病初期,棚室可选用粉尘法或烟雾法。于傍晚喷撒10%多百粉尘,每667㎡1kg或施用45%百菌清烟,每667㎡250克,用暗点燃熏一夜。

(4)地或棚室可选用30%特富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200~300倍液、2%武夷菌素水或2%农抗120水15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1500倍液、25%敌力乳油3000倍液、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2000倍液加25%敌力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隔7~21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芫荽性温,味辛,具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之功效,麻疹初期透出不畅、食物积滞肛等病症。芫荽辛香升,能促进肠蠕动,有助于醒脾,调和中焦;芫荽提取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

】胡荽、香菜、香荽、延荽

【来源】本品为伞芫荽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以全草与成熟的果实入药。全草春夏可采,切段晒干。夏季采果实,去杂质,晒干。

【制法】鲜用或洗净,晒干,切碎用。

性味归经】辛,温。入

【功能治】发表透疹,健。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均为1~3钱;外用全草适量,水熏洗。

【备注】(1)服常与西河柳浮萍升麻葛根等配应用。外用本品汤熏洗,或乘热频擦,可助麻疹透发。

食用价值

芫荽芫荽和鲜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佳蔬之一。

养分析

香菜中含有许多挥发油,其特殊的香就是挥发油发出来的。它能祛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显著的发汗清热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机体发汗,透疹。另具和调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能促进肠蠕动,具有醒脾的作用。

养成分

香菜(芫荽养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镁等,其挥发油含有甘糖醇、正葵醛、壬醛和芳醇等,可醒脾。香菜还含有苹果酸钾等。

香菜(芫荽)中含的维生素C的量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一般人食用7~10克香菜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量;香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要比西红、菜豆、黄瓜等高出10倍多。

宜忌人群

宜食:小儿麻疹风疹透发不快或透而复没时、性感冒流传染期间和已患有流感时的人食用好处多,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效果;此外还适宜于食欲不振腹胀的人食用。

忌食:芫荽性温,因热毒雍盛而非风寒外来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食;小儿麻疹透发后即不能食用;患有癌症、慢性皮肤病和眼病、气虚体弱和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之人不宜多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普罗帕酮

下一篇 胡燕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