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胡颓子

胡颓子 胡颓子(拉丁:Elaeagnus pungens Thunb.),半春子、甜棒槌、、羊奶子,属胡颓子科、子叶植物纲。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长20-40毫米,深褐色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革质,或阔,稀,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耐瘠薄,不耐水涝,喜高温、湿候,其耐盐性、耐旱性和耐性佳,......
目录

形态特征

胡颓子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生或腋生,长20-40毫米,有时较短,深褐色;幼微扁棱,密被锈色鳞片,老鳞片落,黑色,具光泽。

革质,或阔,稀,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边缘微反卷或皱波状,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成熟后落,具光泽,干后褐绿色褐色,下面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侧脉7-9对,与中脉展成50-60度的角,近边缘分叉而互相连接,上面显著凸起,下面不甚明显,网状在上面明显,下面不清晰;叶柄褐色,长5-8毫米。

胡颓子白色或淡白色,下垂,密被鳞片,1-3生于腋锈色短小上;花梗长3-5毫米;萼筒或漏斗状,长5-7毫米,在子房上骤收缩,裂三角状三角,长3毫米,端渐尖,面疏生白色星状短柔毛;雄蕊丝极短,花药,长1.5毫米;花柱直立,无毛,上端微弯,超过雄蕊

果实,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面具白色丝状棉毛;果梗长4-6毫米。期9-12月,果期次年4-6月。

生长习性

胡颓子力比较强,在华北南部可地越冬,能忍耐零下8℃左右的绝对低温,生长适温为24—34℃,耐高温酷。在原产地虽生长在山坡上的疏林下面及阴湿山谷中,但不怕阳光曝晒,也具有较强的耐阴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和石灰土壤上均能生长,耐干旱和瘠薄,不耐水涝。

耐阴一般,喜高温、湿候,其耐盐性、耐旱性和耐性佳,抗强。生于山地杂木林和向阳沟谷旁;或有栽培

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向阳山坡或路旁。

分布范围

胡颓子产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东、广西;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胡颓子移植以春季3月最适宜。不论地栽还是盆栽,都需带有完好的土团。盆栽要是供厅堂和室陈设,用普通培养土上盆,可常年在室陈设或放在室外的疏荫下养护。2-3年翻盆换土1次,盛夏到来之前追施3-4次液肥,盆土应间干间湿。为了能大量结果,秋季应继续追肥,冬季可放在居室继续观赏。还可用来制作树桩盆景,在中国南常是进山挖掘野生的老树桩,先在泥瓦盆中蟠扎造型,成后再栽入盆景盆中。这种办法会破坏原来的山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盆栽胡颓子不挂果,与盆栽时间长短、品种有,与养分和管理法密切相胡颓子在山上易结果,是因为生长时间长,根系发达,能从大量的泥土中吸收养分。而盆种植的泥土有限,必须过几年生长根系发达后,才有可能在肥料充足、光照通好的情况下,结果。

胡颓子胡颓子品种不同,结果也有差异,如小胡颓子与大胡颓子相比,小结果,大簇布满全树。为了达到后坐果率高,在生长期每隔10天需施腐熟的农家肥,这样坐果可达到量的40%以上。初春便可看到满树的红果。

种植

播种:每年5月中、下旬将果实采下后堆积起来,过一段时间的成熟自已腐烂,再将种子淘洗干净立即播种。种子率只有50%左右,因此应适当加大播种量,采用沟条播法,15-20厘米,覆土厚1.5厘米,播后盖草保墒。播种后已进入夏季,温较高,一个多月即可全部出齐,应立即搭棚遮荫,当年追肥2次,翌年早春分苗移栽,再培养1-2年即可出圃。

扦插扦插多在4月上旬进,剪充实的1-2年生条做插穗,成12-15厘米长一段,保留l一2枚叶片,入土深5-7厘米。如在地苗床扦插需搭棚遮荫,盆插时应放在荫棚下养护,2个月左右生,可继续在地苗床培养大苗,也可上盆培养。

种类介绍

其分类

胡颓子胡颓子: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甜棒子、牛奶子、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模、三月枣、羊奶子,拉丁文:Elaeagnus pungens Thunb. 被子植物门;子叶植物纲;桃金娘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胡颓子

属下种类

胡颓子胡颓子(本草拾遗) 蒲颓子、半含春、卢都子(本草纲),炮炙论),甜棒子(湖北),牛奶子、石滚子、四枣、半春子(湖南),模、三月枣、羊奶子(湖北)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Fl. Jap. 68. 1784; Schlecht end. in DC., Prodr. 14: 614. 1857; Maxim. in Bull. Acad. St. Petersb. ser. 3, 15: 378; Serv. in Bull. Herb. Boiss. ser. 2, 8: 387. 1908 et in Bot. Centralbl. Beih. 25: 77. fig. 2. 1909; Schneid.,Ill. Handb. Laubh. 2: 413. f. 281d-g. 282a. 1909;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 873. 图767. 1937; 裴鉴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516.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2: 965. 图3659. 1972.

本种为直立灌木,具刺;叶片革质,上面有光泽,网状在上面明显,侧脉7-9对,与中脉展成50-60度的角,下面银白色;萼筒,长5-7毫米,花柱无毛;果实褐色鳞片,长12-14毫米,可以认识。

本种在人工栽培下,尚有几个变种或变型(或者为品种),如 var. aurea, var. aurea-variegate, var. frederici (E. aurea-picta) , var. reflexa (E. reflexa Decais) , var. simonii (E. simonii Carr.), var. variegata, 本文暂未收录。

胡颓子胡颓子

Elaeagnus ovate Serv. in Bull. Herb. Boiss. ser. 2. 8: 376. 1908 et in Bot. Centralbl. Beih. 25: 64. 1909.

灌木,无刺,幼锈色,成熟后锈灰色,光亮。落,近革质,卵形或近,甚小,长2-2.5厘米,宽1.3-1.5厘米,边缘彼状,上面绿色,有时银色鳞片,下面银白色,红色鳞片叶柄有沟槽,银白色。单生,直立,白色,发亮,常1-3生于极短枝上,萼筒近四角,极短,长2.5毫米,裂三角面几无毛,稀微被星状柔毛,长2.5毫米;花柱略具毛,先端弯,不贴生于花药花药无毛,几无丝,与裂平齐;花盘不明显。果实未见。”

上海

胡颓子我们未见模式标本和照据原始记载和我们所看过的上海地区的标本,它与胡颓子 E. pungens Thunb. 很相近似,只是各部显得小一些,于落问题,我们也看到了江苏的一号标本,幼果时几无去一年老,但发现仅存的一,它是革质的。因此卵胡颓子 E. ovate Serv. 很可能是胡颓子的异,还有待进一步考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自然,红果下垂,适于草地丛植,也用于林缘、树群外围作自然式绿篱。

食用价值

胡颓子果实味甜,可生食,也可酿糖。

药用价值

胡颓子种子可入药。种子可止泻,肺虚短气吐血汤洗疮疥有一定疗效。

膳食价值:胡颓子果实富有养,每百克鲜果含Vc12-30mg,胡萝卜素3.15mg,VB10.4-0.7mg,还含钙20.6mg,磷57.2mg。果肉含水份90.6%,粗蛋白2.45%,脂肪2.8%,总糖5.1%,总酸1.45%。含17种氨基酸

用途:用于胃阴不足,干;久泻久痢大肠不固;肺虚喘咳。

性状:,革质,边缘多卷。上面淡黄色至黄棕色,下面银白色,布有褐色鳞片,尤以附近为多;叶柄褐色微,味微苦。

成分:果实含有糖类,脂肪,鞣质,有机酸及维生素B、C。

:祛湿瘀止。用于传染性炎,小儿疳积湿关节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

:止咳平喘。用于气管炎,咳嗽,哮喘。

果:消食止痢。用于肠炎痢疾食欲不振

使用价值

胡颓子纤维可造纸和人造纤维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毒毛花苷

下一篇 湄公血吸虫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