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酸(Ursodeoxycholic Acid),是一种来自熊胆胆汁酸,为次级胆汁酸,由初级胆汁由细菌代谢生成。要成分是3a,7β- 二羟基-5β- 甾烷-24-酸,为有机化物,无臭,味苦。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不溶;在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医上用于增加胆汁酸分泌,并使胆汁成分改变,降低胆汁固醇及固醇脂,有利于结石中的固醇逐渐溶解。中文熊去氧酸......
目录

基本概况

基本信息

中文熊去氧

中文:3α,7β-二羟基-5β-甾烷-24-酸;猪酸;异去氧酸;二羟基基酸;3β,6α-二羟基烷酸;二羟基烷酸;护肝素;熊胆酸;乌索酸;熊酸;优思弗

拼音:Xiongquyangdansuan

英文:Ursodeoxycholic Acid

英文:3alpha,6alpha-Dihydroxy-5beta-cholan-24-oic acid; Pig Hyodeoxycholic acid; 3,6-dihydroxycholan-24-oic acid; (3alpha,5beta,6alpha,8xi,9xi,14xi)-3,6-dihydroxycholan-24-oic acid; (3alpha,5beta,6alpha)-3,6-dihydroxycholan-24-oic acid; 4-[(3R,5R,6S,10R,13R,17R)-3,6-dihydroxy-10,13-dimethyl-2,3,4,5,6,7,8,9,11,12,14,15,16,17-tetr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17-yl]pentanoic acid; (3alpha,6alpha)-3,6-dihydroxycholan-24-oic acid; (3alpha,5beta,6alpha)-3,6-dihydroxycholan-24-oate;Acidum Ursodesoxycholicum;Actigall;Chenodiol;CholitUrsan;Delursan;Destolit;UDCA;Ursacol;URSO;Ursochol;Ursodiol;Ursofalk;Ursolvan;Usochol

CAS号:128-13-2

EINE号:204-879-3

分子式:C24H40O4

分子量:392.57200

确质量:392.29300

PSA:77.76000

LogP:4.4779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该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不溶;在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密度:1.128 g/cm3

熔点:203-206ºC

沸点:547.1ºC at 760mmHg

闪点:298.8ºC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储存条件:密封保存

汽压:0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编码:2918199090

WGK Germany:2

危险类码:R36/37/38

安全说明:S24/25

RTECS号:FZ2000000

危险品标志:Xi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用途

用于治疗结石胆汁淤积性病、脂肪、各型炎、中毒障碍、胆囊炎、道炎和胆汁消化不良胆汁返流性胃炎、眼部疾病等。

药典标准

来源(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3α,7β-二羟基-5β-甾烷-24-酸。品计算,含C24H40O4不得少于98.5%。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味苦。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不溶;在酸中易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C)为200~204℃。

比旋度

取本品,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4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59.0°至+62.0°。

(1)取本品10mg,加硫酸1ml与甲醛l滴使溶解,放置5分钟后,再加水5ml,生成蓝绿色悬浮物。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534图)一致。

检查

异臭

取本品2.0g,加水100ml,沸2分钟,应无臭。

氯化物

取本品1.0g,加酸10ml,振摇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放置10分钟,滤过,取续滤液2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硫酸盐

取上述氯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40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5%)。

物质

取本品,用丙酮-水(9:1)制成每Im1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熊去氧酸对照品与去氧酸对照品,用丙酮-水(9:1)制成每1ml中各含0.4mg的混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1);另取去氧酸对照品,用丙酮-水(9:1)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取胆石酸对照品,用丙酮-水(9:1)制成每1ml中含0.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3);取酸对照品,用丙酮-水(9:1)制成每1ml中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4);密量取供试品溶液,用丙酮-水(9:1)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01、0.02、0.05mg的溶液,分作为对照溶液(1)、(2)、(3)。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八种溶液各5μl,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二氯甲烷-丙酮-酸(60:30:3)为展,展,晾干,于120℃干10分钟,喷以4.5%磷钼酸的硫酸-酸(1:20)溶液,再在120℃加热3~5分钟,立即检视。对照品溶液(1)应显两个斑点;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溶液(2)位置相同的杂质斑点,其色与对照品溶液(2)斑点比较,不得更深(1.0%);如显与对照品溶液(3)位置相同的杂质斑点,其色与对照品溶液(3)的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1%);如显与对照品溶液(4)位置相同的杂质斑点,其色与对照品溶液(4)的斑点比较,不得更深(0.5%);其他杂质斑点,其色与对照溶液(1)、(2)、(3)的斑点比较,杂质总量不得过0.5%。

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2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2%。

钡盐

取异臭项下的溶液,加盐酸2ml,沸2分钟,放冷,滤过,并用水洗涤,洗液与滤液并使成100ml,摇匀;取10ml,加稀硫酸1ml,不得发生浑浊。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

取本品1.0g,加2%硝酸镁乙醇溶液10ml,点燃乙醇,缓缓加热至灰化,如仍有炭化物,可加少量硝酸湿润,继续加热(500~600℃)至灰化完全,放冷,加水21ml溶解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J第一法),应符规定(0.0002%)。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5g,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40ml与新沸过放冷的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新沸过放冷的水100ml,继续滴定至终点。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9.26mg的C24H40O4。

胆石溶解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熊去氧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药物测定

称:熊去氧酸—熊去氧酸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法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熊去氧酸(C24H40O4)的含量。

法适用于熊去氧酸的测定。

法原理:取供试品适量,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与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加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9.26mg的C24H40O4,计算,即得。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 中性乙醇

3.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4. 酚酞指示液

5.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 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05℃干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g,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2. 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取该品0.5g,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40mL与新沸过的冷水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新沸过的冷水100mL,继续滴定至终点,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9.26mg的C24H40O4。

注1:“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至恒重的扁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密称取,打瓶盖在100~105℃干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器中,冷却30分钟,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药物说明

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药物

剂型

1.: 50mg,150mg;

2.囊:250mg。

药理作用

1.增加胆汁酸的分泌,导致胆汁酸成分的变化,使其在胆汁中含量增加,有利作用。患者服用后胆汁酸分泌均值由每小时1.8mmol增至2.24mmol,长期服用可增加UDCA在胆汁中的含量,不增加酸的含量。

2.能抑制肝脏固醇的成,显著降低胆汁固醇及固醇酯的量和固醇的饱和指数,从而有利于结石固醇逐渐溶解。此外,UDCA还能促进液态固醇晶体复成,后者可加速固醇从胆囊向肠道排泄清除。

3.松弛奥迪(Oddi)括约,有利作用。

4.减少肝脏脂肪,增加肝脏过氧化化氢酶的活性,促进糖原的蓄积,提高肝脏抗毒、解毒能力。

5.可降低肝脏清中三酰甘油的浓度。

6.抑制消化酶、消化液的分泌。

7.国外研究亦表明熊去氧酸在慢性肝脏疾病中具有免疫调作用,能明显降低细胞HLAI类抗原的表达,降低活化T细胞的数熊去氧酸在体溶解固醇结石的效果优于去氧酸(CDCA)。

药代动力

熊去氧酸呈弱碱性,服后通过被动扩而迅速吸收,吸收的最有效部位是中等碱性环境的回肠。生物利用度为90%,总蛋白结率为70%。熊去氧酸通过肝脏时被摄取5%~60%,明显低于去氧酸,仅少量药物进入体环,药浓度很低。服后1h和3h分出现两个药浓度峰值。用于溶解胆石时,服后3~6个月起效。熊去氧酸的治疗作用不取决于药浓度而与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有。半衰期为3.5~5.8天。熊去氧酸在肝脏与甘氨酸或牛磺酸迅速结,从胆汁排入小肠,参加环。小肠的熊去氧酸一部分水解回复为游离型,另一部分在细菌作用下转变为石酸(Lithocholic Acid),后者进而被硫酸化,从而降低其潜在的肝脏毒性。熊去氧要随粪便排出,少量排泄。熊去氧酸是否人乳汁排泄尚不清楚。由于服后仅少量排泄。熊去氧酸是否人乳汁排泄尚不清楚。由于服后仅少量熊去氧酸出现在清中,所以如果乳汁中有的话,其量也非常少。

适应症

1.适用于胆囊功能正常、透光、直径10~15mm的非钙化结石

2.预防结石成:需长期用易固醇结石的药物(如激素、氯贝丁酯及其衍生物、考来烯胺)的患者、长期进食高固醇饮食者、或有易感遗传因素者,均可服用熊去氧酸预防结石成。

3.治疗胆囊炎、管炎、胆汁消化不良黄疸等。

4.治疗回肠切除术后脂肪泻、高三酰甘油血症肝大慢性炎,亦可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

5.还用于原发性胆汁硬化原发性硬化管炎。

忌症

1.严重炎及严重功能减退者。

2.道完全阻塞者。

3.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肠道疾病者。

4.对胆汁过敏者。

5.有胆囊切除术指征的患者,包括持续性急性胆囊炎、管炎、胆石腺炎或肠瘘

6.孕妇、儿童、哺乳妇女用。

注意事项

熊去氧酸不能溶解色素结石钙化固醇性结石、混结石及不透过X线结石

不良反应

1.要为腹泻,发生率约为2%。偶见便秘痛、腺炎等。

2.毒性:熊去氧酸对肝脏毒性不明显。

3.呼吸系统:国外资料报道,可出现气管炎、咳嗽咽炎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

4.中枢神经系统:偶见头痛头晕等。

5.皮肤:可出现瘙痒、脱发等。

6.骼:可出现关节痛、关节炎、痛和痛等。

7.致癌及致突变作用:动物实验未发现熊去氧酸有致突变作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未发现细胞与熊去氧酸一起孵化后有结构上的改变。动物试验(小和大)表明,熊去氧酸用到最大量的5.4倍也不会致癌。

8.其他:偶见过敏动过缓、动过速等。

用法用量

1.利:每次50mg,每天150mg。

2.溶解结石:每天450~600mg,或每天8~10mg/kg,分早晚2次服。当胆石清除后,每晚服500mg,以防止复发。

3.肝大慢性炎:每天8~13mg/kg,疗程为6~24个月。

4.胆汁反流性胃炎:每天1 000mg,分2次服。

药物相互作用

1.熊去氧酸与去氧用,胆汁固醇的含量和饱和度的降低程度均大于两药单独使用,也大于两药的相加作用。这可能与两药对固醇的成、代谢和溶解动力的不同作用机制有

2.避孕药可增加胆汁饱和度,影响熊去氧酸疗效,故用熊去氧酸治疗时应采取其他育措施。

3.药用炭在体外试验中能结胆汁酸,故与熊去氧酸联用时会影响后者的吸收。

4.含铝抗酸药在体外试验中能吸附胆汁酸,故与熊去氧酸联用时可减少熊去氧酸的吸收。

5.因为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在体外试验中均能结胆汁酸,故与熊去氧酸联用时可干扰后者的吸收。

专家点评

熊去氧酸既往用于治疗结石病,可溶解固醇结石,现还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国产熊去氧酸欠纯,其中含有去氧酸,可溶解胆石,但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远不如UDCA,临床用于细胞胆汁淤积,其效用似不如国外报道那样好。对非钙化型的浮动固醇结石有较高的治愈率。

肝病治疗

熊去氧酸(3α,7β-二羟基-5β-烷酸,UDCA)是一种二羟基酸,在人类总胆汁中占3%。最早由日本冈山大的Shoda从中国熊胆汁中分离而命,1985年Leuschner等用其治疗炎的结石时发现清转氨酶降低,此后大量临床研究也实了UDCA对一些病有确切的治疗作用。现将其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简介如下:

作用机制

胆汁淤积性病与去氧酸、去氧酸和石酸的积聚,这些酸由于去垢作用而细胞损害。UDCA是一种无毒性的亲水酸,能竞争性地抑制毒性源性酸在回肠的吸收。通过激活钙离子、蛋白激酶C组成的信号网,并通过激活分裂活性蛋白激酶来增强胆汁淤积细胞的分泌能力,使液及细胞中源性疏水酸浓度降低,达到抗胆汁淤积的作用。UDCA还能竞争性地取代细胞膜和细胞器上的毒性酸分子,防止细胞和管细胞受到更多毒性酸的损害。上述作用具体表现在:(1)细胞保护作用。UDCA结物能明显减轻疏水酸诱发的细胞的细胞溶解,减少培养和人类细胞由毒性酸诱发的细胞凋亡。(2)膜稳定作用。UDCA可防止酸诱发的线粒体膜渗透性改变,也就是说可通过膜稳定作用来防止毒性酸诱发的线粒体膜、基底膜和小管膜损害。(3)抗氧化作用。UDCA能抑制毒性起的枯否细胞激活,还能增加细胞谷胱甘肽和含硫醇蛋白的水平,防止细胞的氧化损伤。(4)免疫调作用。UDCA通过降低疏水酸的刺激作用间接抑制,并通过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直接抑制组织相容性复体(MHC)Ⅰ类和Ⅱ类基因的表达。

临床应用

原发性胆汁硬化(PBC)。PBC是要发生于中年妇女的慢性进胆汁淤积性病,可能与免疫因素有。Pares等进了一项试验,平均活组织检查间隔时间为4.5年。结果发现,UDCA确能防止PBC组织分期的进展。1999年Angulo等报道,在一项UDCA对非硬化PBC患者的长期治疗试验(平均6.6年)中,与接受无效治疗组患者相比,治疗组发生硬化的时间推迟。在大多数的UDCA治疗试验中,所用量为每日13~15毫克/千克。最近的两项旨在探讨UDCA量的研究发现,每日13~15毫克/千克和20~25毫克/千克的量疗效均优于每日10~15毫克/千克或以下。UDCA与甲氨喋呤或秋水碱联治疗PBC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用UDCA;但与泼尼松泼尼松硫唑嘌呤用,其改善炎症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UDCA。

原发性硬化管炎(PSC)。PSC为一种罕见的胆汁淤积性疾病,表现为管狭窄和扩张。最近的一项由105例患者组成,治疗时间平均为2.2年的前瞻性随机安慰对照试验(UDCA每日13~15毫克/千克)显示,患者的生化指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组织均无显著变化。但对于明显的管狭窄,在镜治疗的同时加用UDCA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妊娠胆汁淤积症(ICP)。ICP常发生于妊娠晚期,症状为,孕妇出现瘙痒、黄疸,可致早产死胎死产等并发症。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与体激素升高有。一项UDCA治疗IPC的随机双盲安慰对照试验包括15例患者,治疗组瘙痒和生化指标有改善,8例孕妇(接受UDCA1.0克/天)在或近预产期分娩;而用安慰治疗的7例孕妇中有5例在孕36周分娩,其中1例为死胎。治疗期间未见母、婴副作用发生。因此,UDCA治疗ICP似乎是有效安全的。

胆囊纤维病(CF)。Colom鄄bo等在一项包括55例患者的随访双盲安慰对照试验中,将UDCA治疗(每日15毫克/千克)1年后与安慰组进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症状养情况、生化指标等均显著改善。VandeMeeberg和SulliVan等报道,较高量UDCA(每日20毫克/千克)的疗效优于较低量(每日5~15毫克/千克)。

慢性丙型炎。2001年有几项UDCA联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炎的随机安慰对照试验报道,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但对丙病毒(HCV)-RNA的清除无效,组织特征也无改变。

其他。有研究显示,UDCA与环孢素A及甲氨喋呤用治疗异型骨髓移植,UDCA能防止静塞和急性植物抗宿病的发生。每日15毫克/千克的UDCA可改善进性家族性胆汁淤积症、锁以及全肠外养相病的胆汁淤积症状及生化指标。UDCA用于治疗其他病的研究也已展,如病、非脂肪、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症、先天性管囊性扩张症、自身免疫性炎和急性炎等,其疗效均有待进一步评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