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急性化脓性膜炎又称膜炎,是化脓性细菌所致的软膜、蛛网膜液及脑室的急性炎症反应。化脓性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尽管抗生素的研制已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急性化脓性膜炎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仍然较高。化脓性膜炎使脊髓表面可轻度受累,常与化脓性炎或脓肿同时存在。急性化脓性膜炎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成人与儿童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全身抽搐意识障碍项强直等。化脓性膜......
目录

致病细菌

化脓性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B型流感嗜杆菌,其次为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变杆菌、厌氧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临床表现

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成人与儿童急性期常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全身抽搐意识障碍项强直等。

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新生儿与婴儿常有高热、易激惹、嗜睡、呼吸困难黄疸等,进而可有抽搐角弓反张及呼吸暂停等。新生儿病前可有早产、产伤或产前母亲感染史。体检早期可出现膜刺激征,如颈项发硬,克尼格征阳性、布鲁金斯征阳性,但婴幼儿颈强直常不明显,常表现为饱满,角弓反张

肺炎球菌和流感嗜杆菌感染可在早期出现局部体征,表现为持续性局部损害和难以控制的痫性发作,病程稍晚可有神经障碍,以眼球运动障碍多见,在肺炎球菌膜炎的患者中发生率最高。另外可有意识障碍及眼底水肿,由于压增高有时可致脑疝成。在膜炎流期间,如病程进展快,起病时伴有皮肤黏膜淤点或淤斑,并迅速扩大,且发生休克,应考虑膜炎双球菌膜炎。

疾病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象:周围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2)液:液浑浊,细胞数可达10×106/l以上,多核白细胞占优势,蛋白质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抗菌治疗前,液涂染色镜检,约半数病人的白细胞可见致病细菌。

(3)细菌培养: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取液进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资确诊和帮助选择抗菌药。但需时较长,不能及时得到结果。

(4)快速病原菌检测:①免疫荧光试验。以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检测液,可快速检出致病菌,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佳。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已知抗体检出待定抗原(致病菌),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好。③对流免疫电泳。用已知抗体检测液中致病菌的某些可溶性抗原。

2.其他助检查

(1)X线摄检查:①化脓性膜炎患者胸重要,可发现肺炎病灶或脓肿。②颅鼻窦可发现颅骨骨髓炎、旁窦炎、乳突炎,但以上病变CT检查更清楚。

(2)CT、MRI检查: 病变早期CT或颅MRI检查可正常,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可见脑室扩大、沟变窄、肿胀移位等异常表现。并可发现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及局限性脓肿。增强MRI扫描对诊断膜炎比增强CT扫描敏感,增强MRI扫描时能显示膜渗出和皮质反应。采取适的技术条件,能显示静塞和相应部位的梗死。

病情诊断

1.暴发性或急性起病。

2.发热头痛膜刺激征。

3.液中以分核粒细胞增多为的炎症变化。

4.新生儿和婴幼儿有发热伴有原因不明的呕吐精神萎靡、惊厥囟门饱满及头痛化脓性膜炎可疑症状时,即使无神经系统客观指征也应尽早穿,有时甚至需要反复多次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5.本病的确切诊断,应有病原依据。除作液细菌涂外,应常规进液细菌培养,近年来细菌抗原测定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且不受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影响,其阳性率远较前国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法简便、快捷,故前作为早期快速的诊断手段。

治疗方法

治疗首先应在维持压、纠正休克基础上,据年龄、季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易透过-液屏障的有效抗生素,然后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在儿童与成人,三代头孢是治疗3种常见的化脓性膜炎的首选药物。其中头孢松(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头孢呋肟)效果较好。对怀疑有利斯特菌膜炎的患者,加用氨苄青霉素,对青霉素严重过敏和先前已用过头孢菌素者,选择氯霉素较为适。

2.对于新生儿,其致病菌可能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头孢松(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也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功能受到损害。

3.对于那些免疫功能受损、神经外科手术后脑室流或严重颅外伤发的膜炎病例,由于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的可能性很大,应使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定)和万古霉素

4.上述药物一般均采用静给药途径,以期有较高的药浓度和液药物浓度。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时间一般为10~14天。无并发症者早期给予适当治疗,可在1至数天清除液中的病原菌,有并发症者相应延长。

5.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对于儿童患者应加用地塞米松,静滴注,连用3~5天,可以减少儿童的听力受损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6.对于暴发性感染的成人患者,如伴有高压、严重血症及急性上腺功能不全,也应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滴注,连用3~5天。

7.对于发病初期,有压增高伴严重肿胀者,应用20%醇静快速滴注及速尿推注。

8.出现痫性发作者应给予抗惊厥药物。

9.儿童应注意避免低钠血症中毒此乃导致水肿的诱因。

疾病预防

1.增强体质,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新生儿及儿童要求积极实施计划免疫接种。

3.早期综治疗,减轻并发症和后遗症。

预后观察

治疗的化脓性膜炎通常是致命的,早期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其预后大为改观。新生儿化的病死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50%降至10%以下,但重症患者或诊治过晚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仍高。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颈静脉球瘤

下一篇 荷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