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cimetidine)又甲氰咪胍、 泰美,是可选择性H2受体 拮抗,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文称:西咪米替丁 中文:甲氰咪胍;甲氰咪胺;泰美;N'-甲基-N"-[2[-N-氰基呱;西咪替丁 英文称:Cimetidine (base or and unspecifieds salts) 英文:2-cyano-1-methyl-3-(2-(((5-methylimidaz......
目录

药物组成

基本信息

中文称:西咪米替丁

中文:甲氰咪胍;甲氰咪胺;泰美;N'-甲基-N"-[2[[(5-甲基-1H-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N-氰基呱;西咪替丁

英文称:Cimetidine (base or and unspecifieds salts)

英文:2-cyano-1-methyl-3-(2-(((5-methylimidazol-4-yl)methyl)thio)ethyl)guanidine;Cimetidine A;Tagamet / C10H16N6S / 252.34 / 51481-61-9

CAS号:51481-61-9

分子式:C10H16N6S

分子量:252.33900

确质量:252.11600

PSA:114.19000

LogP:1.37918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带有一种淡的硫气味,几乎无臭,味苦。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密度:1.27 g/cm3

熔点:139-144°C

沸点:488ºC at 760 mmHg

闪点:248.9ºC

水溶解性:0.5 g/100 mL at 20 ºC

储存条件:2-8ºC

安全信息

符号:GHS08

信号词:危险

危害声明:H360

警示性声明:P201; P308 + P313

编码:2933990090

WGK Germany:3

危险类码:R60

安全说明:S53-S26-S36/37/39-S45

RTECS号:MF0035500

危险品标志:T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须获得特指示说明。

险术语 R60May impair fertility.

可能损害生育能力。

生产

中间体(I)和2-氨基乙巯醇盐酸盐,在溴化氢存在下反应,然后用碳酸钾中和得到化物(Ⅱ)。接着和相应的硫脲反应,得到西咪替丁 2.4-羟甲基-5-甲基-1H-咪唑盐酸盐和2-氨基乙巯醇盐酸盐,在溴化氢存在下反应,再用碳酸钾中和,得到的化物和相应的硫脲反应,得到西咪替丁

测定方法

称: 西咪替丁原料药—西咪替丁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法采用滴定法测定西咪替丁原料药中西咪替丁的含量。

法适用于西咪替丁原料药。

法原理: 供试品加酸,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西咪替丁的含量。

1.

2.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4.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酸(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酐调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密称定,加无水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 密称取供试品约0.2g,加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23mg的C10H16N6S。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药典说明

来源含量

本品为1-甲基-2-氰基-3-[2-[[(5-甲基咪唑-4-基)甲基]硫代]乙基]胍。品计算,含C10H16N6S不得少于99.0%。

药品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

本品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吸收系数

取本品,密称定,加盐酸溶液(0.9→1000)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8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在218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为751~797。

状鉴

(1)取本品约50mg,加水10ml,微温使溶解,加氨试液1滴与硫酸铜试液2滴,即生成蓝灰色沉淀;再加过量的氨试液,沉淀即溶解。

(2)取本品约50mg,炽灼,产生的体能使试纸显黑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图谱集142图)一致。

检查

酸性溶液的澄清度与

取本品3.0g,加1mol/L盐酸溶液12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20ml,摇匀,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供注射用)

氯化物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8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8%)。

物质

取本品,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4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含2μg和0.2μg的对照溶液(1)和(2)。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甲醇-水(240:760)(每1000ml中含磷酸0.3ml及己烷磺酸钠0.94g)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取本品约40mg,置100ml量瓶中,加1mol/L盐酸溶液10ml,水加热2分钟,放冷,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中和后,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临用新制),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酰胺类似物对西咪替丁的相对保留时间约为2.0,与西咪替丁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8.0。取对照溶液(2)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西咪替丁色谱峰信噪比不小于10;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1)各20μl,分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5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显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峰面积的0.4倍(0.2%);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1)峰面积的2倍(1.0%)。供试品溶液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2)峰面积0.5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密称定,加酸6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23mg的C10H16N6S。

药品类

H2受体阻滞药。

贮藏

密封保存。

分类

(1)西咪替丁 (2)西咪替丁囊 (3)西咪替丁氯化钠注射液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药物说明

药物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 制酸及黏膜保护药

性状类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剂型

1.:每200mg,400mg,800mg;

2.囊:200mg;

3.注射:200mg(2ml)。

药理作用

动物药理和毒理:体外研究表明,本品是一种特异竞争性的H2-受体拮抗,与儿茶酚胺β-受体,组织胺H1-受体或毒蕈碱受体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据给药的量,更确切地说是据所达到的液浓度,本品对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的药效是非常相似的。在所有的种属动物研究中,2mol/L左右的药浓度可以抑制50%的最大酸分泌量。对于大、狗和小服给药的半数致死量大约为2~3g/kg,静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100~150mg/kg,对狗的慢性毒性实验中,给药504mg/kg后,一些动物显示出有肝脏脏受损迹象。对于大和狗,本品显示有抗雄激素作用。量水平为150~950mg/kg的药物给予大12个月后,各量组雄性大前列腺缩小,而且在高量组睾丸精囊腺缩小。量水平为41~504mg/kg的药物给予狗12个月之后,导致前列腺的重量减轻。研究发现本品对生殖力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大24个月的毒理研究,量水平为150,378和950mg/kg/天(大约为人体推荐量的4~24倍),与对照组相比较,药物治疗组的良性莱迪希(Leydig)细胞发生率较高,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肿发生,而且仅在老年的大中其差异性才变得明显。对于狗的静给药研究,量水平为25mg/kg时可以观察到动过速和压。当量为336mg/kg时出现动过速。得安可以预防或逆转率的加快。对于人类,大和狗,本品的药代动力以及它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基本上是相似的。 人体药理:对基础(非刺激性)酸分泌的作用: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双盲,安慰对照研究,单西咪替丁可明显的持续降低白天空和夜间的基础酸分泌,与量有。抑制程度与所达到的药水平相,当药水平超过0.5mg/L时,抑制程度通常可以达到80%以上。不同量,这种水平的持续时间也不相同,单次给药200mg量,4~5小时后其作用消失,300mg量时,7~8小时后作用消失,然而400mg量在8小时后仍然有作用。西咪替丁的作用不仅是由于明显地降低酸浓度,而且还可以使液分泌量减少。当达到有效药浓度时,酸pH水平通常达5.0以上,这说明,在治疗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蛋白酶将被灭活。对刺激性酸分泌的影响,我们已知西咪替丁对于正常人群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组织胺,五肽泌素,胰岛素,食物或咖啡因刺激所起的酸分泌是一种强有力的抑制。当药浓度为0.5mg/L时,到少抑制酸分泌的50%或50%以上,而且当药浓度超过1.0mg/L时,酸抑制达80~90%。与实验餐有的给药时间选择影响药水平的模式,资料表明,进餐时给药可恰当地控制酸分泌。研究表明,每日800mg和1g量分降低24小时酸度的70%和72%.在这些研究中,西咪替丁蛋白酶浓度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因液量减少的结果而致蛋白酶分泌总量减少。如上所述,当pH超过5时,在此期间所有分泌的蛋白酶均无活性。本品明显抑制组织胺刺激所起的因子浓度的增加,但是不影响因子的基础水平。在检测泌素的研究中,正如所料的,可观察到由刺激物(食物等)所起的升高。在这些研究中,当安慰组和西咪替丁的pH均受到控制时,而两组间泌素水平无明显差。然而,如不控制pH,西咪替丁组的泌素水平则较高。这似乎在由于西咪替丁而导致的pH水平较高。西咪替丁排空速度以及食管下段括约(LOS)压力无作用。

药动力

服后约60%~70%由肠道迅速吸收,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45~90分钟。服生物利用度(F)约为70%,年轻人对本品的吸收情况往往较老年人好。浆蛋白结率低。服用300mg平均峰浓度(Cmax)为1.44ug/ml,可抑制基础酸分泌50%达4~5小时。本品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除以外),在肝脏代谢,排泄。24小时后服量的约 48%以原排出;10%可从粪便排出。本品可液透析清除。功能正常时半衰期(t1/2)为2小时,酐清除率在20~50ml/分,半衰期(t1/2)为2.9小时,当<20ml/分时为3.7小时,功能不全时为5小时。本品可胎盘转运和从乳汁排出。

滴注量为75~117mg的3H标记西咪替丁产生峰浓度为2.0~4.3mol/L(0.5~1.1mg/L)。西咪替丁浆半衰期为123±12分钟。尿液放射性明药物通过脏迅速排泄(2.5小时排泄60%);70%以原排出,还有19%以硫砜排出。西咪替丁与人体浆蛋白结率大约为22%。

适应症状

1.治疗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2.溃疡

3.反流性食管炎。

4.泌素(卓-艾综征)。

5.预防与治疗应激性及药物性溃疡

6.消化性溃疡并发出

7.可用于各种原因起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疗和肿助治疗。

8.另据报道,西咪替丁还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包括生殖器在的其他疱疹性感染。也可用于女性雄激素原性脱发痤疮妇女多毛症带状疱疹等。

症状

1.对西咪替丁过敏者。

2.由于西咪替丁能通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以避免胎儿和婴儿功能障碍。

3.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西咪替丁导致急性腺炎的报道,故西咪替丁不宜用于急性腺炎的患者。

用法用量

制:

1、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理性高分泌状态,一次0.2~0.4g,一日4次,餐后及睡前服,或一次0.8g, 睡前1次服;

2、预防溃疡复发,一次0.4g,睡前服;

3、功能不全患者用量减为一次0.2g,12小时1次;

4、老年患者用量酌减。

5、小儿:服,一次体重 5~10mg/Kg,一日2~4次。

注射液:

1、静滴注:本品0.2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静滴注,滴速为每小时1~4mg/kg,每次0.2~0.6g。

2、静注射:用上述溶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射(2~3分钟),6小时1次, 每次0.2g。

3、注射:一次0.2g,6小时1次。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特点:本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或更高,要是由于其抗雄激素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抑制

1.较常见的有腹泻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口苦口干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等,偶见严重炎、坏死、脂肪性变等。对硬化患者,可能诱发脑病。突然停药,可能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另有报道西咪替丁可致急性腺炎。

2.液系统:西咪替丁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细胞减少;也有报道出现减少、粒细胞缺乏;仅有个案报道可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西咪替丁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多见于并发症严重之患者,或接受抗代谢的烃基类药物或其他导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等。

3.神经/精神系统:(1)头晕头痛、疲乏、嗜睡等较常见;少数患者可出现可逆性的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不安、感觉迟钝、语言含糊不清、局部抽搐癫痫样发作、谵妄、抑郁、幻觉、锥体外系反应以及运动性多神经病等。出现神经毒性症状后,一般只需适当减少用药量即可消失,也可用拟碱药毒扁豆碱治疗。(2)在治疗酗肠道并发症时,可出现震颤谵妄,酷似征,应注意区分。(3)西咪替丁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要发生在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幼儿、功能不全者、有精神病史者、有部疾病者以及大量用药时也易发生。另外,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能对西咪替丁神经毒作用更敏感。

4.分泌/代谢系统:西咪替丁具有轻度抗雄性激素作用,可出现脂质代谢异常、高催乳素血症酮水平下降和促性腺素水平增加、男性乳房发育乳房胀痛以及女性溢乳等。

5.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动过缓、面部潮红等。静注射时偶见压骤降、房性早搏、跳呼吸骤停等。

6.泌尿/生殖系统:(1)西咪替丁起一过性酐水平上升和酐清除率下降,其机制为西咪替丁酐竞争小管分泌。也有报道可出现急性功能损害,停药后功能可恢复正常。(2)间质性肾炎:停药后可消失。(3)性功能障碍:用药量较大(每天在1.6g以上)时可阳痿性欲减退精子计数减少等,但停药后可恢复正常。(4)接受脏异基因转移的患者进西咪替丁治疗可导致急性转移体坏死。

7.眼:可出现神经病变。推测系西咪替丁具有锌螯作用,使体锌含量不足,从而神经病变。另有出现麻痹的报道。

8.皮肤:西咪替丁可抑制皮脂分泌,诱发剥皮炎皮肤干、皮脂缺乏性皮炎脱发等;也可发生过敏反应(如皮疹、巨型荨麻疹)、史-约综征及中毒表皮坏死溶解等。

9.骼:长期用药后可出现痉挛或痛。

10.致癌性:西咪替丁的长期毒性研究发现,良性Leydig细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临床上未见此不良反应。

11.其他:(1)西咪替丁可降低酸度,微生物的滋生,在反胃的情况下可出现感染,应起重视。(2)罕见发热、嗅觉减退等。

不良反应防治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老年患者由于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谵妄症状

(3)对实验室诊断的干扰,服15分钟液隐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水杨酸浓度、酐、催乳素、转氨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4)为避免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功能。

(5)本品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象。

(6)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抗碱药所致者极为相似,用拟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可改善症状。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7)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严重心脏呼吸系统疾患;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③器质性脑病;④功能损害。

注意事项

①为监测本品的对人体各系统脏器的毒性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功能和象,原有疾病患者尤当如此。

②突然停药后有 “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可能起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估计为停用后回跳的高酸度所致。故完成治疗后尚需继续服药(每晚 400mg )3 个月。

③ 本品应用可能会对实验检查结果构成干扰:服后 15 分钟液隐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水杨酸浓度、酐、催乳素、氨基转移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④ 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腺炎的报道,故不宜用于急性腺炎患者。

⑤ 严重功能不全者服用常规量后,其液的药物浓度为正常人的两倍,故容易中毒。出现神经毒性后,一般只需适当减少量即可消失。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抗碱药所致者极为相似,且用拟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其症状可得到改善。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⑥ 下列情况应慎用:严重心脏呼吸系统疾患;慢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西咪替丁骨髓毒性可能增高;器质性脑病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①由于能通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以避免胎儿和婴儿功能障碍。

儿童用药

幼儿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故而应该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脏是本品代谢一个重要器官,本品脏的清除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此,对老年患者应减少量,以防止中毒精神错乱的发生。

相互作用

由于本品的亲脂性和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的能力,使其与许多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四环素:本品干扰四环素的吸收,但不干扰四环素糖浆的吸收。

氯霉素:联用有诱发贫血的可能。

林可霉素:用可使林可霉素吸收增加而浓度升高19%。

环丙沙星:用能加速溃疡病的愈

酮康唑:干扰酮康唑肠道的吸收。

苯二氮卓类:本品可干扰中药物解毒,使安定、硝基安定、氟硝安定、氯氮卓(利眠宁)等药物的浆清除率明显降低,浓度升高1.2~2倍。加重镇静及其他中枢神经抑制症状,并可发展为呼吸抑制环衰竭。但不

脏代谢的氯羟安定或羟基安定则不受影响。

氯甲噻唑:可降低其清除率,使镇静催眠时间延长和作用增强。甚至呼吸抑制。不宜用。

阿米替林:能导致阿米替林浓度升高。

胺碘酮:可胺碘酮清浓度升高。

普鲁卡因胺:可使普鲁卡因胺半衰期延长,清除率降低,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清除率明显降低。在老年人及功能不良者尤为显著。

普萘洛尔得安):可使普萘洛尔清除率显著降低,浓度升高2-3倍。

利多卡因:可使利多卡因浓度、半衰期显著增加,全身清除率明显降低。

托卡胺:本品使托卡胺的峰浓度、尿中原药回收量明显降低,但半衰期及清除率不变。

维拉帕米(异搏定):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硝苯地平痛定):可使硝苯地平的最大浓度增加30%。

尼索地平:用时应酌减尼索地平量。

地尔硫卓:用时建议地尔硫卓的量降低30~50%。

可乐定米诺地尔、胍乙啶:西咪替丁拮抗本类药物的降压作用,联用可使降压作用降低或无效。

卡托普利用有可能精神症状

甲氧氯普胺(灭吐灵):用时能减少西米替丁在停留时间,影响其吸收,使西米替丁生物利用度有82%降至63%,疗效降低。

甘珀酸钠、丙谷胺:用可增强疗效,加速溃疡的愈

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含铝、镁抗酸药减少cim的吸收,降低生物利用度。

硫糖铝用可使硫糖铝疗效降低。

华法林用可使华法林浓度升高,酶原时间延长20%~200%。从而增强抗凝效应。但副作用随之增强入易发生软组织和泌尿道症状,—般不宜用。如必须用时,华法林量应酌减,并严密监测其各项凝参数,以防出

新抗凝:用使抗凝作用增强。

苯海拉明异丙嗪:与西米替丁联用,由于H1及H2受体均被阻断,使运动后的管扩张作用受到抑制,可加重绞痛及间歇性跛症状

吗啡:西米替丁使吗啡的清除率明显降低,药浓度升高,可起潜在的致命性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骤停、伴癫痫大发作、志错乱及全身抽搐症状,用纳酮可对抗此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用时使该药的溶解度增大,分解减少,吸收增多,药浓度明显升高,作用增强,用时宜监测浓度并减少用量。

地高辛:可使地高辛浓度或升高或降低,用时应慎重、宜监测清浓度。

阿托品用对抑制酸分泌有协同作用,但两者有相似的神经毒作用,故一般不宜并用。

咖啡因:可减低清除率.致使咖啡因浓度增高70%。这对患有失眠焦虑的患者可增加兴奋作用。

枸橼酸铵:西米替丁减低酸分泌,降低的吸收,影响疗效,不宜并用。

类固醇或阿糖腺苷(Ara,—A):西米替丁与类固醇或Ara—A联用治疗乙型炎患者,发现对清乙型炎e抗原阳性阴转有一定价值。

氯喹:西米替丁抑制氯喹中的代谢,从而减慢排泄。

苯妥英钠:应用西米替丁的一般量,使4例癫痫病人的苯妥英钠平均浆浓度增加13%~33%.浆浓度原已达治疗范围的高限者用当慎用。

茶碱用使茶碱清除率降低.代谢明显受阻,t1/2延长,浆浓度升高2~3倍,易起 毒性反应,如心悸,全身痉挛,甚至死亡。两药不应用,如必要时茶碱量应减少。

氟尿嘧啶伍用时,有可能降低药效并增加其毒性。

药物过量

①过量的临床征象为:呼吸短促或呼吸困难动过速。

②处理:首先清除肠道尚未吸收的药物,并给予临床监护及支持疗法,出现呼吸衰竭者,立即进人工呼吸,动过速者可给予β上腺素阻滞药。

中毒反应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泰美)为H2受体拮抗,能明显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泌素等刺激起的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刺激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服300mg后迅速由小肠吸收,30min即达到药浓度,90min达峰浓度。浆蛋白结率约为70%,半衰期约为2h。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44%~70%以原从尿中排出,12h可排出服量的80%。小LD50为服2.6g/kg,腔注射为0.4g/kg,静注射为0.15g/kg。大服LD50为5.0g/kg。服常用量每次200~400mg,800~1600mg/d;注射用每日量不宜超过2g。中毒要损害神经系统、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脏。

临床表现

1.不良反应较多,常见有腹泻腹胀口苦口干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等。

2.一次应用大量或长期较大量服用可致中毒。表现为:

(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昏幻觉、抑郁、精神障碍、嗜睡等。

(2)液系统:白细胞和减少及溶血贫血,偶见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肝脏毒性:转氨酶及红素升高,严重者发生坏死。

(4)脏毒性:出现蛋白尿,尿素氮和酐升高,严重者导致肾衰竭。(5)心血管系统:可见律失常,静注偶致搏骤停。

(6)分泌紊乱: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增大、胀痛和溢乳阳痿精子减少;女性患者月经紊乱。

3.关节痛、肉痛、皮肤瘙痒、皮疹、发热痉挛等过敏反应,甚至发生剥皮炎,或过敏休克

诊断

西咪替丁中毒的诊断要点为:

西咪替丁应用史,出现上述表现。

治疗

西咪替丁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般不良反应停药后可自消失。

2.功能损害应积极采取保护功能治疗。

3.严重律失常时,可律失常的类型应用律失常药物。

4.有过敏反应症状,可用抗组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专家点评

西咪替丁不仅有恢复免疫功能作用,还具有抗病毒作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感染、如疱疹疱疹角膜炎及生殖器疱疹性感染。有抗雄激素作用,可用于治疗痤疮及抑制前列腺增生,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但应长期服用以免复发。

临床治疗

有显著抑制酸分泌的作用,能明显抑制基础和夜间酸分泌,也能抑制由组胺、分肽泌素、胰岛素和食物等刺激起的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对因化刺激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也有明显疗效。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溃疡、上消化道出,慢性结肠炎,带状疱疹慢性荨麻疹等症。 对抗病毒及免疫增强有一定的作用。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脒胍)是1975年上市的可选择性H2受体拮抗,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近年该药用于非溃疡性疾病的治疗又有新发现。

治疗乙型

石世善等用西咪替丁0.4克,每日3次,服,治疗70例慢性乙型炎病人,连续用药3个月后,停3周,再继续服药3个月,总疗程6个月。对照组以炎灵治疗,疗程相同。两组均加维生素及对症治疗,但均不加抗病毒药。结果治疗组转氨酶复常率为82.9%,HBsAg阴转率为17.1%,HBeAg阴转率为6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13.3%、30%(p<0.05)。其机理可能是慢性乙患者淋巴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导致HBV清除不彻底,而西咪替丁可增强淋巴K细胞活性,打破免疫耐受,恢复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另外,日本者升田隆雄等应用西咪替丁每日0.8克服,同时应用类固醇和阿糖腺苷,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病人15例,7~9个月后阴转率为100%,而服用类固醇和阿糖腺苷的对照组只有33.3%。

治疗癌症

杨健等用西咪替丁服0.2~0.3克,每日两次或1次,治疗观察明,该药对胃癌转移癌等晚期癌症及肝癌黑色液癌、卵巢癌有抑制生长、延缓转移、改善症状等作用。这是因为西咪替丁能消除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还可增强带癌动物抗体的成能力。无论在和人类,西咪替丁均显示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预防反应

刘冬华等用西咪替丁预防输反应101例,同时与使用非那的99例作对照观察。治疗组输前静注西咪替丁0.4克,对照组注非那25毫克。结果治疗组发生反应1例,对照组为8例。其机理与抑制组织胺释放有

律失常

近年研究表明,西咪替丁律失常有对抗作用。景有伶等研究表明,西咪替丁的抗脂质过氧化可能为抗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心脏H2受体含量丰富,急性时快速性律失常,要由H2受体介导,西咪替丁可选择性阻断H2受体,减少氧自由基生成,发挥其抗律失常作用。有人用西咪替丁加入极化液中静滴,治疗急性梗塞早期顽固性律失常3例,结果1例偶发性室早于用药10小时后消失,2例频发室早分于用药10小时、20小时后消失。

治疗激素

西咪替丁具有非甾体抗雄激素样作用,是二氢酮(DHT)竞争性抑制物,能使DHT浆浓度下降,故可于治疗雄性激素增多样性疾病。有人用西咪替丁0.4克,每日1次,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短期使排尿恢复正常。国外有人用本品治疗痤疮45例,有效率95.5%;用本品治疗女性多毛症,也可使毛发生长迅速减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