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大花蕙兰

大花蕙兰惠兰(拉丁:Cymbidium hybrid),兰科兰属植物。大惠兰由独占春、虎头兰、象牙白等大型兰属原生种过多代杂交选育而来;根系发达,多为柱状。大都呈灰白色,无主根侧根之分,前端有明显的根冠结构为典型的子叶植物构造,其皮层较为发达,有防止根系的功能。株高30-150厘米,假鳞茎粗壮,属轴性兰花。原产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和中国南部等地区。其株型高大优美,......
目录

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假鳞茎至狭卵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大部分包藏于叶基4-6 (-8)枚,长35-60 (-80)厘米,宽1.4-2. 3厘米,带,先端急尖关节位于基部(4-)6-10厘米处。花葶从假鳞茎下部穿鞘而出,外弯或近直立,长45-60(-70)厘米;总状花序具7-14朵苞片卵状三角,长3-4毫米;花梗和子房长3-5厘米;大,直径达11-12厘米,有香萼片花瓣苹果绿黄绿色,基部有少数深红色斑点或偶有淡红褐色晕,唇瓣白色至奶油黄色,侧裂与中裂上有栗色斑点与斑纹,在授粉后整个唇瓣变为紫红色;萼片近长,长5-5.5厘米,宽1.5-1.7厘米;花瓣狭长状倒披针,与萼片近等长,宽1-1.3厘米;唇瓣,长4.5-5厘米,3裂,基部与蕊柱合生达4-4.5毫米;侧裂直立,多少有小乳突或短毛,尤其接近端处,边缘有缘毛;中裂外弯,亦具小乳突,有时生有短毛,边缘啮蚀状并呈波状盘上2条纵褶从基部延伸至中裂基部以上,沿褶生有短毛;蕊柱长3.3-4厘米,向前弯面近基部有乳突或少数短毛;花粉团2个,近三角蒴果,长9-11厘米,宽约4厘米。期1-4月。

生长习性

大花蕙兰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石上,海拔1100-2700米。

分布范围

大花蕙兰产广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西藏东南部(察隅)。尼泊尔不丹金、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蕙兰的日常栽培技术法是:

培养基质

大花惠兰蕙兰栽培中,应选用一些颗粒较大的培养基质;一般可选用蛭石、椰子屑、碎砖粒、陶烧土和水苔等来种植。

光照控制

与传统的国兰相比,蕙兰对光照的要求要高一些。光照的不足将导致植株纤细瘦小,抗病力弱外,还明显影响蕙兰的生殖生长;春季遮光20%—30%,夏季遮光40%—50%,九月下旬至12月花芽生长期可始增加光照。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见阳光,有利于花芽成与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助光,对极为有利。

肥料管理

大花惠兰蕙兰栽培多选用非土壤的基质,肥效不够,所以在蕙兰栽培肥料的施用非常重要。一般3—9月宜选用含氮较多的肥料,如尿素;10月应施用含磷、钾较多的种类,如磷酸二氢钾。也可用兰花的专用肥。浓度一般以0.1%—0.3%为好。同时在后的4—5月和秋天的9—10月每月应施加1—2次追肥;追肥种类可用新沤熟的饼肥为粉、粉、青草沤水等均可加以选用。

水分管理

在冬季3—5日浇水一次,盆土以偏干为好;因这时温较低,植株细胞的含水量低些会更有利于蕙兰的越冬。春季始,浇水量应逐步增加;至初夏每日浇水一次,一直持续至秋季,再逐步减少。

温度

蕙兰在冬季应移入温室越冬,并保持有5—8℃以上的温度。要是其花芽分化必须过一个在6—10℃的较低温度阶段;而蕾、莛的发育生长以在10—20℃最为适宜;但是此阶段应将日夜的温差保持得大一些,因为日夜温差过小,容易发黄。其每株可能会抽长出数株莛;所以从11月始就应对每株莛加以支柱,尽可能使每株莛齐整,从而也能提高整盆的观赏价值。

栽培技术

介质

大花惠兰50孔盘中采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灵浸2至4小时,旧水苔爆晒1至2个中午后浸药也可用。组培生苗:带瓶在温室锻炼1至3天,夏天须放在阴凉地炼苗,包苗前从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养基,清水洗净,随后在800倍多菌灵溶液中清洗,并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包苗,采用50孔盘,上盘后半个月可面喷肥,EC值0.8至0.9,上盘后15天需要常喷雾,并常补水,面肥以NPK 20:20:20即可,组培苗生长一年达到中苗标准,在这一年要维持单(也称母球)。盘苗培养2至3个月,即可上8×8养钵,此时即可采用细树皮作为基质,树皮应用标准:幼苗时用2至5毫米的树皮,中苗时用5至10毫米的树皮,大苗时用8至18毫米的树皮树皮一定要购买含盐量低的,如果树皮带有很多的盐分,会造成蕙兰很多症状:从老的尖端逐渐往下变黄,要是氯化钠的表现,不过肥料过浓也是同样症状

在8×8和12×12养钵中,只留春,不留秋(9月至12月份为最佳疏时间),用疏剪刀疏,疏2个子球/盆,对称留效果最佳,当长到5厘米进最为适。侧芽在15厘米长以前无,15厘米以后始发,不同品种用不同的留式。

成株苗

15厘米×18厘米和18厘米×22厘米的养钵,这个阶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机肥15克/盆,随着苗子长大,每月18至20克/盆,换盆12个月后只施粉,并在10月份前不断疏,11月份至1月份要决定球数量,大型:可培养中间1枚,2枚;中型:可培养中间2枚,3枚。

株培养

大花蕙兰(第三年)1至6月夜温为15℃至20℃,日温为23℃至25℃,以氮为,钾为。6至10月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至25℃;11月以后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机肥10克/盆(豆饼:粉2:1),4月以后每次施有机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温差,要施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现后,立即停有机肥,11月后成,箭确定后抹去所有新发生,大部分品种9至10月底可见花芽,如果氮肥养过多会长出叶芽应折断,箭用直径5毫米包皮丝作支柱,当花芽长到15厘米时竖起。绑箭的最低部位为10厘米,间隔6至8厘米,一般选择80厘米和100厘米长、粗0.45厘米的包皮丝。

期调空技术

(1)温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但可短暂高温,必须昼夜温差大。

(2)光照:较强光照可提高率,但太强会导致幼嫩花芽的枯死。

(3)控水: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能促进花芽分化花序成。

(4)C/N比:全年抹并提高P、K比例。

(5)选择性施肥:1至6月,N P、K平衡肥;6至10增加P、K比例

(6)蕙兰期养分不足或高温或温差大于10℃易造成落花落蕾。深色喜强光,弱光下容易出现垂现象。

(7)大多数品种需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少数品种如“贵妃”、“蝉”、“华尔兹”等不需高山催即可越夏):越夏的保护措施(如雨水)基本用不着,栽培即可,只需一层遮阳网,高温下蕙兰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

机理

大花蕙兰(1)生长习性:鳞茎基部1至2腋芽一般在鳞茎的2至4抽出,的萌动要受温度支配,通常新萌发到假鳞茎肥大结束需8至12个月。长日照、高温、高光强、多肥可促进新生长,但在高温、多肥时,影响鳞茎膨大,6月份以后,株高伸长慢慢停止,花芽成,花序腋芽端肥大始,2个月可完成花序分化花序分化完成后若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则发育顺利,直至伸长,早生品种9至11月,中生品种12月至次年1月,晚生品种1至4月

(2)花芽成与光照条件的相性:在新生长不良的短日条件下不花序,光照强:短,鳞茎大而充实,花芽数多。但在花芽分化期及的品质面,不受光照强度影响。

(3)花芽分化成和与温度条件的相性: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为花芽分化成的最佳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花粉成受阻,整个花序枯死,一般伸长和的温度在15℃左右。如白天大于30℃,夜间大于20℃,则花序成受到影响,接受60天的高温,花序发育全部终止,3厘米以上的花序比3厘米以下的花序更易受高温影响,花芽分化早晚取决于新停长早晚及鳞茎肥大早晚。

大花蕙兰繁殖栽培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后,新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分株前应适当干略发白、绵软时操作。生长健壮者通常2-3年分株一次,分切后的每丛兰苗应带有2-3枚假鳞茎,其中1枚必须是前一年新成的。为避免感染,可涂以硫磺粉或炭粉。放干处1-2日再单独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阴处,不可立即浇水,发现过干可向面及盆面少量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落和假鳞茎严重干缩。待新基部长出新后才可浇水。

蕙兰可用蕨根2份、炭类藓1份或直径1.5-2厘米 的树皮块作盆栽基质,亦可添加部分碎砖、木炭等粒状物。盆宜选择直径15-20厘米的高筒盆,每盆2-4苗。蕙兰喜较高的空湿度,春夏秋三季,在给予部充足水分的同时,应而喷水。但在早春后,蕙兰的短暂休眠,必须少浇水,待新生长出较大的新时才能多浇水。

蕙兰植株大,生长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国兰明显多,故生长应加强施肥。一般可将发酵过的饼肥等与1/3粘土混,再加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球,晒干备用。于春季放在盆面,离有一定的离,肥料可缓慢放出养分供兰花生长。每年可施用两次,每盆数粒,也可施用发酵好的液体农家肥,每1-2周一次,还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及盆面喷洒1:1:1的氮磷钾复肥,浓度应在3-5%,每周1-2次。秋末停肥。

蕙兰病虫害能力强于一般中国兰花,但在生长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加强预防乃是养好洋兰的重要措施,一般每隔10天交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1000倍液喷洒兰两面。

栽培要点

大花蕙兰栽培周期

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

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

8×8黑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

12×12黑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

15×18黑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

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

栽培条件

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最好在8℃以上。

2.光照:生长最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最大光强最好小于70000勒克斯。

3.空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否则易得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

4.肥水:(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

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通常3天施一次肥。

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粉的比率为2:1,催期施用纯粉。有机肥不能施于上,且不能高于养钵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最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

50孔/66孔:0.5克/8厘米×8厘米养钵:1至2克/盆

12厘米×12厘米养钵:7至9克/盆

15厘米×18厘米养钵:12至15克/盆

18厘米×22厘米盆:15至20克/盆

大花蕙兰长效缓释肥:长效缓释肥在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要保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

(2)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状况随时调整。

5.病虫害:(1)真菌性病:多发生于叶片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不良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喷药。常用药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

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

(2)细菌性病害:常用药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

(3)虫害:要虫害有蛞蝓螨,常用药: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螨在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始打起。

防治其他虫害的常用药有:2000倍克螨特、6000倍福星、2000倍乐果、3000倍爱福丁。

备注:为了省人力、物力,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通常可以将不会发生化反应的农药配起来应用,具体混情况可参考下列组

大花蕙兰1200倍三锉铜+1300倍效力增+6000农用硫酸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性病害防治)

500倍多菌灵+800倍井冈霉素+2000倍克螨特(小苗用,针对真菌、细菌和螨虫)

1000倍可杀得(针对细菌性病害,对真菌也有效)

300ppm农用链霉素+8000倍福星(针对细菌和虫害)

800倍百菌清+2000倍水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4000倍万兴+800倍井冈霉素(针对蛞蝓和细菌)

1200倍水霉素+800倍甲基托布津(针对细菌和真菌)

800倍甲基托布津+300ppm农用链霉素(针对真菌和细菌)

800倍易保(针对真菌、细菌)

1000倍百菌清+1000倍可杀得(针对真菌性病害)

500倍多菌灵+800倍甲霜灵(小苗用,针对真菌性病害)

800倍甲霜灵+1600倍苯菌灵+1300倍敌杀死(针对真菌和蛞蝓

6000倍福星(针对杀虫)8000倍福星+800倍百菌清(针对虫害及真菌性病害)

800倍瑞毒霉+800倍甲基托布津+2000倍吡虫啉(针对病毒、真菌和螨虫)

300倍多抗霉素+1875倍斑潜净(小苗用,针对细菌性病害和潜蝇)

2000倍敌杀死+800倍甲霜灵(针对蛞蝓和真菌性病害)

100ppm赤霉素(促进生长)800倍甲霜灵+800倍锰克菌(用于刀消毒)

1500倍敌杀死+2000倍敌敌畏+2000倍乐果(防治蛞蝓

3000倍爱福丁(防治灰虱、螨虫,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

磷酸三钠(防治病毒有效)6.矮化应用技术:蕙兰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最为适宜,若不用矮化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最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

7.催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键因素,催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

疾病处理

蕙兰出现黄焦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浇水不当

大花蕙兰蕙兰虽喜湿但由于其盆栽介质保湿性强,又是肉质系,较耐轻度旱,所以建议不要浇水过多过勤,浇水以接近室温的清水即可,期中不要浇肥水,待期过后再浇施肥料,否则期缩短,用肥不当还会出现肥害。可据室温情况掌握浇水的间隔天数,浇水时要缓缓地慢浇,不要急倒。

盆栽基质有问题

在市场上销售的蕙兰等年霄,都换上比较亮且高贵的瓷盆,但在换盆过程中,由于盆大一些,有的商家又往盆里加入一些土,可是有的土并没有腐熟,待换到盆中销售出去后到了有机物发酵释放热能时,给卉造成的伤害。根系受到灼伤,出现烂现象,造成植株或死亡。建议要将卉盆土仔细检查一番,确保生长健壮。

冷空侵害

蕙兰虽然较耐,但较低的温度状态下,是不可承受的。在购买回家途中有可能受到冷空的吹袭,造成叶片朵的伤害。当时并没表现出来,待到过几天后,症状才慢慢地出现。这种类型有受害卉只能剪去黄化叶片,慢慢调理,但一般不会致死。

小环境不适

蕙兰是喜空湿度比较大的一种卉,如果室湿度较低,温又偏高,则很容易出现黄焦边现象。可以每天多几次喷水,增加小环境湿度。再者就是可能有空调直接吹袭或靠近暖等易出现干小环境之中,也极易出现焦边黄。出现这种现象时只要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但已黄了叶片只能剪去。

光照太差

蕙兰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一般以射光为佳,光线太弱也会造成其生长不良出现一些病症,一般室欣赏都是以室位置决定卉的摆放位置,但此时还应注意卉是否适应此位置的小环境。

注意事项

1.蕙兰运输温度:保障在5℃以上,如果苞片叶片发黄,可能是发生了冻害。

2.进蕙兰标准:从日本韩国蕙兰,一般要求株高60至80厘米,每箭朵数15至20朵,每盆箭数3至5个,每箭度50%至80%,每盆间箭高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

3.蕙兰期养护:期最适温8℃至15℃,不能放于高温干的暖旁边,期3天浇水一次,长时间2℃至3℃的低温则发生冻害,苞变黄,不能放,观赏期50至80天。

生物特性

大花惠兰大花惠兰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期到4至5个月。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需要3年时间。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最快。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正常伸长,多在2—3月。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期推迟,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虽绿且有光泽,但会突然伸长,提前到1-2月,且软而不能直立,须竖以支柱支撑。

种类介绍

常见分类

常见栽培的有:独占、黄蝉兰、碧玉兰西藏虎头兰和大量杂交种的优良品种。蕙兰商品栽培品种要来自日本韩国,国最近几年也始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品种选育、组培技术、栽培技术等。

要的流品种有以下几类:粉色系列:‘贵妃’、‘粉梦’、‘楠茜’、‘梦幻’绿色系列:‘碧’、‘幻影’(浓香)、‘华尔兹’(清香)、‘禅’

黄色系列:‘夕阳’(清香)、‘明月’、‘UFO’

白色系列:‘川’(垂吊)、‘黎明’

分级标准

品种不同,性状不同,分级标准也不同,但是总体上都遵以下的分级标准:

A级:株高80至120厘米,4至5个箭,每支箭15至20朵

B级:株高60至80厘米,3至4个箭,每支箭10至14朵

C级:株高40至50厘米,1至2个箭,每支箭6至9朵

也可依据径的大小不同分成大系列(径8至10厘米)、中系列(6至8厘米)、小花系列(4至5厘米)。

主要价值

蕙兰碧绿姿粗狂,豪放壮丽,既有国兰之幽香典雅,又有洋兰的丰富多彩,是世界“兰花新星”。 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有艳丽的朵、修长的剑型整齐且质地坚挺,久不凋,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大惠兰的植株朵分为大型和中小型,有黄、白、绿、红、粉红及复色等多种色,色彩鲜艳、异彩纷呈。

植物文化

蕙兰色不同,语也不同,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痴情,淡绿代表志黄色代表万事如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股动脉损伤

下一篇 虎图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