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氨溴索

氨溴索,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及气管哮喘、气管扩张、肿、结核、尘埃沉着病、手术后的咳嗽困难等。注射给药可用于术后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征的治疗。本品高量(每次250~500mg,一日2次)有降低浆尿酸浓度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中文称:氨溴索盐酸盐中文:安布索;溴环己胺醇;氨溴醇;胺溴素;美舒咳;沐舒之保克;兰勃素缓释囊;美斯可;兰......
目录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称:氨溴索盐酸盐

中文:安布索;溴环己胺醇;氨溴醇;胺溴素;美舒咳;沐舒之保克;兰勃素缓释囊;美斯可;兰索力素;沐舒坦;兰勃素

英文称:Ambroxol

英文:Solvolan;Mucosan;Lindoxyl;N-(trans-4-hydroxy-cyclohexyl)-2-amino-3,5-dibromo-benzylamine;Mucofar;Brovanexine;Mucosolvan;Lanbroxol;Lasolvan

CAS号:18683-91-5

分子式:C13H18Br2N2O

分子量:378.10300

确质量:375.97900

PSA:58.28000

LogP:4.15900

物化性质

密度:1.7 g/cm3

熔点:233-234ºC

沸点:468.6ºC at 760 mmHg

闪点:237.2ºC

折射率:1.654

储存条件:库房通低温干

汽压:0mmHg at 25°C

常用其盐酸盐。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溶于甲醇,在水或乙醇中微溶。

安全信息

编码:2922199090

WGK Germany:3

危险类码:R22

安全说明:S36

RTECS号:GV8423000

危险品标志:Xn

生产

法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二氯乙烷、水和浓硫酸混,在室温下滴加溴,加毕反应。加入30%双氧水,反应。滴加10%亚硫酸钠棕色退去。冷至室温,分出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剩余物用甲醇重结晶后得二溴化物,收率95%。该二溴化物和乙二醇单醚、85%水肼一起回流。冷至室温,滤集结晶,用甲醇重结晶得酰肼化物,收率83.7%。该酰肼化物溶于二氧六环和吡啶中,滴加甲磺酰氯。加毕,继续反应。减压干,甲醇重结晶得甲磺酰肼衍生物,收率98%。反-4-氨基环己醇盐酸盐、氢氧化钠、碳酸钾和乙二醇单甲醚混,于115℃分批加入甲磺酰肼衍生物,回流。加入水,过滤,四氯乙烯重结晶,得反-4-[(2-氨基-3,5-二溴苯亚甲基)氨基]环己醇,收率74.5%。该化物和酸及5%钯-炭在0.196MPa和60℃下加氢。减压干,乙醇重结晶,得氨溴索。将其加入丙酮中,滴加浓盐酸,析出的固体以水重结晶,得白色的盐酸氨溴索结晶,收率79.1%,熔点235~238℃(分解)。以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计的总收率为46%。

法2:化物(I)和4-氨基环己醇在二甲苯中加热,生成4-[(2-氨基苯甲酰基)氨基]环己醇;氢化铝锂还原后,在乙酸中溴化,即得氨溴索

用途

痰药,有良好的黏溶解作用及润滑呼吸道作用,可促进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呼吸液的分泌和纤毛运动等。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痰药,用于稀化黏。具有黏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改善呼吸状况。应用该品治疗时,病人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适用于伴有液分泌不正常及排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

药典标准

【鉴】(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峰的保留时间一致。(2) 取本品,加0.01mol/L 盐酸溶液制成每lml中约含2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244 nm与308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102图)一致。(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反应(附录Ⅲ)。氨溴索

【检查】 酸度 取本品0.20g,加水2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5~6.0。甲醇溶液的澄清度与色 取本品0.50g,加甲醇1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 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有物质 取本品,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含l 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密量取l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检测灵敏度,使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5%,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 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峰面积的0.3倍(0.3 %)。残留溶 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与三氯甲烷 取本品约0.3g,密称定,置10ml空瓶中,密加人标溶液(取丁酮适量,加80%二甲基亚砜溶液制成浓度为0.05mg/ml的溶液)3ml使溶解,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甲醇、无水乙醇、丙酮、二氯甲烷和三氯甲垸各适量,分密称定,加入标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分含甲醇0.3mg、乙醇0.5mg、丙酮0.5mg、二氯甲烷0.06mg、三氯甲烷0.006mg的溶液,密量取3ml,置10ml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残留溶测定法(附录Ⅷ P第二法)试验,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柱温为40℃,维持5分钟,然后以每分钟1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5分钟;进样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20℃;空瓶平衡温度为平衡时间为25分钟。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空进样,记录色谱图,标法以峰面积计箅,均应符规定。干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本品l.0g,依法检査(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砷盐 取本品1.0g,加水10ml与盐酸15ml使溶解,依法检査(附录Ⅷ J第一法),应符规定(0.0002 %)。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 )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0.0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7.0)-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nm。取本品约5mg,加甲醇0.2ml溶解,再加甲醛溶液(1→100)40μl,摇匀,置60°C水中加热5分钟,氮吹干,残渣加水5ml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20ml,摇匀,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盐酸氨溴索峰与降解产物峰(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8)的分离度应大于4.0。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30μg的溶液,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盐酸氨溴索对照品,同法测定。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类痰药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药物说明

分类

呼吸系统药物>痰药物> 增加道黏膜纤毛运动的药物

剂型

1.:30mg;

2.溶液:30mg(5ml);

3.注射:15mg(2ml)。

药理作用

氨溴索为呼吸道润滑痰药,为溴己新的第8个代谢产物,能促使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成,调浆液性与黏液性物质的分泌,增加中性黏多糖分泌,减少酸性黏多糖成,并促进代谢,使呼吸道黏液理化趋于正常,利于排出。实验实,用药后,可使黏度下降50%。还可改善纤毛运动,增强呼吸道的消除作用。氨溴索

药代动力

服后肠吸收良好,作用迅速,0.5~3h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达9~10h,35%~50%进入肠环,亦即吸收后肝脏代谢,代谢物又道排入小肠,于小肠中再水解成溴环己胺醇,再次被吸收。氨溴索液向组织的分布迅速且显著,分布较多,其他组织分布较少。浆蛋白结率约90%。氨溴索要通过代谢,72h可完全由尿排出。浆t1/2为4~5h。

适应症

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及气管哮喘、气管扩张、肿、结核、尘埃沉着病、手术后的咳嗽困难等。注射给药可用于术后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征的治疗。本品高量(每次250~500mg,一日2次)有降低浆尿酸浓度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

忌症

1.妊娠妇女用。

2.哺乳期妇女用。

3.青光眼患者用。

用法用量

1.(1):饭后吞服:①成人及10岁以上少年儿童,每天3次,每次30mg;②5~10岁儿童:每天3次,每次15mg;③长期治疗可减少为每天2次。(2)溶液: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l,用量随年龄递减而减少。应于饭前服。

2.缓慢静注:(1)成人:每次15mg,每天2~3次;(2)儿童:每次7.5mg,分2~3次。

3.静滴注:加入葡萄糖、果糖、盐水或林格液滴注。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仅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肠道反应如部不适、痛、腹泻等。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注意事项

妊娠头3个月慎用;②注射液不应与pH大于6.3的其他溶液混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多西环素抗生素用,可增加这些抗生素的分布浓度,增强其抗菌疗效。(2)本品与β2受体激动茶碱气管扩张用有协同作用。

专家点评

报道,上海市胸科医院对48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常规治疗均应用头孢拉定滴注,二羟丙茶碱茶碱化痰药一律溴己新,每次16mg,每天3次;治疗组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服氨溴索,每次30mg,每天3次,连续2周。结果2周后咳嗽频率、咳嗽难度和液黏稠度减轻,咳嗽频率由氨溴索2.1±0.9(分)降至0.8±0.9(分);咳嗽难度由1.8±0.8降至0.8±0.8,液黏稠度由1.5±0.7(CM)降至0.7±0.7(CM),均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福建省宁德地区二院对36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应用氨溴索,另28例溴己新为对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为97.2%和78.5%,治疗组起效时间也明显快于对照组。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或早产透明膜病也有效。国先后两次报道,氨溴索治疗后,45~72h及胸恢复正常。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