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过度通气综合征

过度通气征(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HVS)是呼吸中枢调异常,过度通气超过生理代谢所需而起的一组症候群。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头晕眼花,严重者可有晕厥抽搐症状。发作时患者会感到跳加速、心悸、出汗,因为自己感觉不到呼吸而加快呼吸,导致体二氧化碳不断被排出而浓度过低,起继发性的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也称呼吸性碱中毒征、呼吸神经征、通气征。......
目录

病因

1.精神过度通气

这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常见原因,但一般不严重。严重者可有头晕、感觉异常,偶尔有搐搦。常见于癔病发作患者。

2.代谢性过程异常

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发热时,通气可明显增加,超过了应排出的二氧化碳(CO )量。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但一般也不严重。说明通气量并非单取决于体液中[H]和二氧化碳分压(PCO ),也与代谢强度和需氧情况有。此时的通气过度可能是流量增多通过反射性反应起的。

3.乏氧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时的通气过度是对乏氧的代偿,但同时可以造成CO 排出过多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常见于进入高原、高山或高空的人;胸廓肺病变如肺炎栓塞、气胸胸廓管或组织传入神经受刺激而反射性通气增加的患者;此外,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右至左分流增加而导致低张性低氧血症也能出现过度通气。这些均浆碳酸(H CO )下降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4.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炎、膜炎、管意外及损伤患者中有的呼吸中枢受到刺激而兴奋,出现通气过度。

5.水杨酸中毒

水杨酸能直接刺激呼吸中枢使其兴奋性升高,对正常刺激的敏感性也升高。因而出现过度通气

6.革兰阴性杆菌血症

革兰阴性杆菌进入繁殖的患者,在体温压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即可出现明显的通气过度。PCO 有低至17mmHg者。此变化非常有助于诊断。其机制尚不清楚,因为动物实验中未能成功复制出此现象。

7.人工呼吸过度

8.硬化

硬化腹水(NH )升高者可出现过度通气。可能系NH 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起的。当然,腹水上抬横也有刺激呼吸的作用,但是非硬化腹水患者却无过度通气的反应。

9.代谢性酸中毒突然被纠正

如使用碳酸氢钠(NaHCO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CO ]浓度迅速升至正常,但通过浆屏障很慢,约12~24小时,此时仍为代谢性酸中毒,故过度通气仍持续存在。这就造成H CO 过低的呼吸性碱中毒

10.妊娠

有中等程度的通气增加,超过CO 产量,前认为系黄体酮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一些成的黄体酮也有此作用。妊娠反应期因呕吐、饮食不足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妊娠反应期过后则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有时起手足搐搦。

11.其他

大约有14%呼吸困难患者过系统检查找不出器质性病理改变,被称之为“医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Medicallyunexplaineddyspnea)。

临床表现

发病时呼吸加深加快,患者诉有呼吸费力;胸闷压迫感或窒息感,可有胸痛心悸动过速等。四肢末端及面麻木,手足抽搐肉痉挛甚至强直,也可有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查体无阳性体征。

检查

1.分析PaCO 降低,pH升高。

2.动过速者,电图可发现异常。

诊断

1.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据发病前多有因性因素、典型的症状动脉分析呼吸性碱中毒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部分或完全诱发出症状做出临床诊断。常见于女性。

2.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通过潮末二氧化碳分析仪让患者自过度呼3分钟(60次/分钟)诱发出患者呼吸调功能的不稳定性,使其过度通气造成呼吸性碱中毒,全部或部分复制出重要症状

3.试验性治疗,试用含二氧化碳的体让其吸入,可阻止症状的发生。

治疗

1.如因感染、硬化等疾病所致,积极防治原发病;

2.向患者解释症状过度通气之间的系,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消除恐惧理;

3.式呼吸、缓慢呼吸,通过减慢呼吸频率,减少或消除过度通气的倾向性;

4.采用面罩限制通气,重复吸入面罩二氧化碳,纠正低碳酸血症

5.对于焦虑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

6.为提高液PCO 可用纸袋或长筒袋罩住,以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 的呼出和丧失。也可吸入含5%CO 的氧,达到对症治疗的作用。

7.手足搐搦者可静适量补给钙以增加浆钙离子([Ca])(缓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糜蛋白酶

下一篇 溴己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