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虎尾兰

虎尾兰 虎尾兰(拉丁: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为金边虎尾兰,是天门冬虎尾兰多年生草本观植物虎尾兰叶基生,肉质线状披针,硬革质,直立,基部稍呈沟状;暗绿色,两面有浅绿色和深绿相间的横向斑带;总状花序白色淡绿色;花葶高30-80厘米,期11月-12月。虎尾兰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
目录

形态特征

虎尾兰 虎尾兰有横走叶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质,扁平,长条状披针,长30-70(-120)厘米,宽3-5(-8)厘米,有浅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边缘绿色,向下部渐狭成长短不等的、有槽的柄。

花葶高30-80厘米,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质鞘;淡绿色或白色,每3-8朵簇生,排成总状花序花梗长5-8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花被长1.6-2.8厘米,管与裂长度约相等。

浆果直径约7-8毫米。期11-12月。

生长习性

虎尾兰适应性强,性喜温暖 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0℃。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西部和亚洲南部,分布于非洲热带和印度。中国各地有栽培

种类介绍

特征

虎尾兰

虎尾兰虎尾兰栽培品种,也称小兰虎、兰。植株低矮,株高不超过20厘米。叶片由中央向外回旋而生,彼此重叠,成鸟巢状。叶片短而宽,长卵形端渐尖,具有明显的短尾尖,长10-15厘米,宽12-20厘米,色浓绿,叶缘两侧均有较宽的黄色带,面有不规则的银灰色条斑。叶片簇生,繁茂。
银短虎尾兰银边短虎尾兰。为虎尾兰栽培品种。株叶形均与短虎尾兰相似。短,银白色,具有不明显横向斑纹。
虎尾兰虎尾兰、筒虎尾兰、筒千岁兰等,短或无,肉质呈细棒状,端尖细,质硬,直立生长,有时稍弯长80-100厘米,直径3厘米,表面暗绿色,有横向的灰绿色虎纹斑。总状花序小花白色或淡粉色。
虎尾兰植株呈放射状,质硬,广锥面凹槽面半叶缘黄褐色。色暗绿,具横向浅绿色虎纹斑。
其他品种

还有面具宽窄不等、银白色纵条纹的 银虎尾兰叶片宽阔呈扇形的 广虎尾兰(也称扇虎尾兰)也见于栽培

繁殖栽培

栽培

虎尾兰虎尾兰繁殖法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1.分株

分株法是将生长过密的丛切割成若干丛,每丛除带叶片外,还要有一段和吸,分上盆栽种即可。此法适所有品种的虎尾兰,全年均能育苗,但以春、夏时最佳,可于春季结换盆进

法:

植株从盆里出,用利刀将子株和母株分离,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让割离的子株尽可能多的多带些根系,切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稍晾干后便可上盆。

子株分离后要置放于室阴暗的地,防止雨淋,并控制浇水,以免导致切的腐烂,待新长出后才能转入正常的养护。

上盆时在植株部可撒一些细沙,以利成活。盆土要选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好的沙质培养土。每盆可栽2-3株。

2.扦插

扦插法适大量繁殖,但仅适叶片没有金黄色镶边或银的品种,否则会使叶片上的黄、白色斑纹消失,成为普通品种的虎尾兰虎尾兰

法:

选取健壮而充实的叶片,剪成5-6厘米长,切下的叶片要置于干阴凉的地数天,让切口干后,直插或斜插于介质中,插入深度为切段长的1/3或1/2,插后浇一次透水。插于沙土或蛭石中,注意不可倒置。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一个月左右可生。在15-20℃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就会从基部发或长出,并逐渐长成新株。待小苗长出2-3时可上盆定栽。

在夏季,插穗一月左右可长出定根,之后从其基部萌发出新。待新长出子后,便可连插穗一起上盆移栽。其他季扦插,生的时间相对要长些。只要温在15-25℃,何时扦插都可。对于部已腐烂的虎尾兰,如果上部叶片没腐烂,照样可以剪下来进扦插,一样可以成活。

金边及斑品种利用繁殖出的小苗为绿色苗,金边及斑纹状消失,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这些品种不宜用扦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栽培技术

1.光照

盆栽虎尾兰对光线的要求不高,只要有相对充足光线即可。虎尾兰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除盛夏须避免烈日直射外,其它均应多接受阳光;若放置在室光线太暗处时间过长,子会发暗,缺乏生机。但室盆栽不可突然移至阳光下,应先在光线暗处适应,以免叶片被灼伤。如果室条件不允许,也可放在离阳光比较近的地虎尾兰

2.土壤

虎尾兰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较为粗放,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盆栽可用肥沃园土3份,煤渣1份,再加入少量豆饼屑或禽粪做基肥。生长很健壮,即使布满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长。一般两年换一次盆,春季进

3.温度

虎尾兰适应性强,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冬季温度也不能长时间低于10℃,否则植株基部会发生 腐烂,造成整株死亡。 虎尾兰

4.水分

浇水要适量,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平时用清水擦洗面灰尘,保持叶片清洁光亮。春季颈处萌发植株时要适当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季也应常保持盆土湿润;秋末后应控制浇水量,盆土保持相对干,以增强抗力。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浇水要避免浇入。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装饰性盆时,要切忌积水,以免造成腐烂而使叶片以下折倒。

5.施肥

虎尾兰肥料要求不高,长期只施氮肥,叶片上的斑纹就会变暗淡,故一般使用复肥。施肥不应过量。 生长盛期,每月可施1-2次肥,施肥量要少。可在换盆时使用标准的堆肥,生长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以保叶片苍翠肥厚。也可在盆边土壤均匀地埋3熟黄豆,每7-10粒,注意不要与接触。从11月至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 虎尾兰

病虫防治

1.细菌性软腐病

症状特征

虎尾兰染病后叶片绿色变为浅黄色至灰黄色,近地面的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病,后期受害病易倒折。部染病,呈草黄色软腐,部腐烂枯死。根系受水浸亦呈黑腐状枯死。特春、夏季高温多雨、台大雨天发病较为严重。病原是由细菌起的。

防治

冬、春季应保持10℃以上,控制浇水,盛夏高温天应稍遮阴。春、秋生长期旺,应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最好选择无病土或烧土或热力灭菌后再种植。发现病应及时剪除烧毁。

发病初期,可选用医用硫酸链霉素2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700倍液或30%绿得悬浮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防治。

2.镰孢斑点病

症状特征

镰孢斑点病又称斑病,最先在叶片发现病斑,直径可扩大到12毫米。稍下陷,浅红褐色,有淡黄色边缘。病斑生,遍及全,斑中央干枯落,成穿孔。几个病斑相互融,环割叶片,则病部以上枯死。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球壳真菌。高温多雨季易发病。

防治

虎尾兰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期,可选用波尔多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700倍液,连喷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

3.

症状特征

病斑始于叶尖叶缘褐色,斑面现明显或不明显的轮纹,其病成有生或排列规则的小黑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称虎尾兰刺盘孢菌。南高温的天湿条件下有利发病,尤其4-6月发病较严重。

防病

冬春季剪除病部叶片及枯病,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炭福美可湿性粉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70%托布津可湿性粉(1:1)1000倍液。

4.矢尖蚧

症状特征

成虫、若虫群集嫩叶片刺吸汁液,使叶片灰绿色或黄色,致使全株枯萎。

防治

虎尾兰以若虫分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40%乐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5%亚胺硫磷或杀虫净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丰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农药和矿物油乳混用效果更好,对已分泌蜡粉或蜡壳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剂配比为烧碱2:松香3:水10。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虎尾兰含多种甾体皂甙元:罗斯考皂甙元(ruscogenin),(25S)-罗斯考皂甙元[(25S)-ruscogenin],它俩分是5-螺甾烯-1β,3β-二醇(spirost-5-en-1β,3β-diol)的(25R)和(25S)差向异构体;新罗斯考皂甙元(neoruscogenin)即是5,25(27)-螺甾二烯-1β,3β-二醇[spirosta-5,25(27)-diene-1β,3β-diol];虎尾兰皂甙元(sansevierigenin)即是5,25(27)-螺甾二烯-1β,3β,23S-三醇[spirosta-5,25(27)-diene-1β,3β,23S-triol];阿巴马皂甙元(abamagenin)即是(25R)-5-螺甾烯-23(或24)-二氯甲基-1β,3β-二醇[(25R)-spirost-5-ene-23(or 24)-dichloromethyl-1β,3β-diol]。还含焦磷酸-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pyrophosphatefructose-6-phosphate 1-phosphotransferase),焦磷酸-依赖磷酸果糖激酶(pyrophosphate-dependent phosphofructokinase)。又含丙基-4-羟丁基磷苯二甲酸二酯(propyl-4-hydroxybutyl phthalate)。

观赏价值

虎尾兰叶片坚挺直立,面有灰白和深绿相间的虎尾状横带斑纹,品种较多,株色变化较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植物栽培利用广泛,为常见的家盆栽观植物。适布置装饰书房、客厅、办公场所,可供较长时间欣赏。 虎尾兰

济价值

虎尾兰虎尾兰用来净化空起到良好的作用。研究表明,虎尾兰可吸收室部分 有害体,并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虎尾兰堪称卧室植物,即便是在夜间它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六棵齐高的虎尾兰就可以满足一个人的吸氧量。在室养殖虎尾兰使用椰维炭,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在夏季减少窗换

药用价值

来源

虎尾兰药材基源:为百合虎尾兰虎尾兰或金边虎尾兰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

《陆川本草》:性凉,味酸。

功能

清热解毒;活消肿。感冒、肺热咳嗽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伤。

①《陆川本草》:“ 解毒,消炎。治跌打、疮疡、蛇咬伤。”

②《广西草药》:“清热解毒,去腐生。治感冒咳嗽气管炎,跌打损伤,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外用:适量,捣

植物文化

虎尾兰由于极强的适应力,代表坚定、刚毅、虎虎生威,千岁兰象征长寿。

植物研究

药材鉴

性状鉴

虎尾兰叶片皱缩折,展平后完整者呈长条或长倒披针,长30-60厘米,宽2.8-5厘米,两面灰绿色或浅绿色,具相间的暗绿色横斑纹,先端刺尖,基部渐窄,全缘质稍韧而脆,易折断,断面整齐。微,味淡、微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