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又称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该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临床上以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等为症状。该菌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
目录

病因

溶血性弧菌又称致病性嗜盐菌。广泛生存于近岸海水和贝类食物中,温热地带较多。中毒的食品要为海产品,以、贝类最多见,其次为盐食品和肉类、家禽和咸菜。

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的7~9月,沿海地区多发。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壮年为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14~20小时,短者为3~5小时,长者可达40小时。

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要表现为上部阵发性绞痛、腹泻呕吐,洗肉水样便,有时便,腹泻每日5~6次,体温一般为37.7~39.5℃。重症者可出现脱水、意识不清、压下降等。

3.病程

一般为2~4天,恢复期较短,预后多良好。

检查

从可疑食物及患者吐泻物中分离出相同的病菌。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伴有红细胞,部分患者可见巨噬细胞。清凝集试验中毒初期较高,一般为1:40~1:320。

诊断

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结细菌检验可确诊。

1.病史

夏秋季,有进食海产品、咸菜或被海产品污染的熟食品史。

2.临床表现

病急,潜伏期短,上部阵发性绞痛,并班恶心呕吐

3.实验室诊断:细菌检验。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

治疗

1.一般处理

卧床,适当服补液盐,静输液以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

2.抗菌药物治疗

轻症患者一般不需抗菌药物,重者可给予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诺氟沙星等。

3.对症治疗

腹痛者可适当给予镇痛药休克患者,除补充容量、纠正酸中毒,可酌情使用管活性药。

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饮食卫生。

2.不生食海鲜;注意海鲜是否干净、新鲜,食前应用淡水反复冲洗,吃时透,再加适量食;生熟食品分存放,装海产品的器具及接触海产品的手应洗净擦干再接触其他食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