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奈普汀
药品名称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噻奈普汀钠,7-[(3-氯-6,11-二氢-5,5-二氧-6-甲基二苯并-[c,f][1,2]噻唑平-11-基)氨基]庚酸钠盐
分子式:C21H24CIN2NaO4S
分子量:458.9
所属类别
药物性状
适应病症
抑郁发作(即典型性)。
药品规格
12.5mg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药物禁忌
注意事项
- 带有遗传性自杀倾向的抑郁病人服用本药时必须密切监护,特别是在治疗伊始。
- 如需进行全身麻醉,应告知麻醉师病人正在服用本药,并在手术前24或48小时停药。
- 与所有治疗精神疾病药物相同,如中断治疗,需逐渐减少剂量,时间为7至14天以上。
对驾车或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
部分病人会出现警觉力下降。因此,司机或机器操纵者需注意服用本药时易出现打嗜睡的危险。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
- 在动物,研究发现本药对生殖功能无不良影响,仅有极少数的药物通过胎盘,未见胎儿体内蓄积作用。
- 因在人类尚无有关的临床研究资料,可能发生的危险尚未获悉,因此妊娠期间避免服用本药。
哺乳期
儿童用药
详见[禁忌]
老年用药
详见[用法用量]
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理
- 增加海马部位锥体细胞的自发性活动,并加速其功能受抑制后的恢复。
毒理
毒理学研究:
- 急性、亚急性及长期毒性试验:生物学、肝功能、病理解剖学检查未见改变。
- 生殖毒性及致畸胎试验:噻奈普汀对接受治疗的双亲代生殖能力及对胎儿及子代无影响。
- 致突变试验:噻奈普汀没有致突变作用。
噻奈普汀在人体特点
- 对心境紊乱有一定作用,作为抗抑郁药的分类,该药是介于镇静性抗抑郁药和兴奋性抗抑制药之间的一种。
- 对躯体不适,特别是对于焦虑和心境紊乱有关的胃肠道不适症状有明显作用。
- 对酒精中毒病人在戒酒期间出现的人格和行为紊乱有一定作用。
- 睡眠和警觉;
- 心血管系统;
- 药物过瘾。
药动力学
胃肠道吸收迅速并完全。
噻奈普汀的清除特点是终末半衰期短,为2.5小时,只有极少量原型药物通过肾脏排泄(8%),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老年人:对长期服药的老年病人(年龄超过70岁),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清除半衰期增加1小时。
贮藏条件
低于30℃保存。
药物包装
有效日期
二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33738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